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自有CT、MRI等检查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后患者行EEG检查较少,但近两年来由于部分轻中型颅脑外伤及伤后处于恢复期、恢复后期的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经检查CT、MRI正常,而脑电图异常的病例增多,故引起对脑电图这一脑功能检查法的重视.本组对3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的EEG初步观察,发现年龄愈小,外伤后急性期EEG的异常程度愈大,说明脑皮质功能受损愈严重.损伤部位出现水肿,血肿,脑皮质坏死,囊肿,软化灶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引起脑皮质功能障碍,EEG表现为慢波增多,θ波δ波呈节律发放.外伤后恢复期行EEG检查,有无痫样放电(小尖棘波,高幅慢波),对临床医师使用预防性的抗癫痫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颅内巨大动脉瘤虽然少见,但手术治疗困难,手术病死率和致废率仍较高。本对我院1980年以来手术治疗的3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3例,动脉瘤孤立后切除术11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后载瘤动脉重建术2例;颈部颈内动脉结扎术2例;动脉瘤包裹术2例。结果 术后早期恢复良好为73.3%,中、重残为20%,死亡2例,病死率6.6%。动脉瘤瘤颈夹闭组的13例病人中、除1例术前Ⅳ级的前交通动脉瘤病人术后重残外,均恢复顺利。动脉瘤孤立或孤立后切除的11例病人中,4例术后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对侧肢体瘫痪,其中2例在术后3周内恢复正常,另2例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28个月恢复正常;1例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术后因术野血肿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后,病人出院时能独立行走。单纯行颈部颈动脉结扎的2例病人出院时病情无明显变化。而仅行动脉瘤包裹术的2例病人均在术后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为消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和出血的潜在性,对颅内巨大动脉瘤提倡积极的直接手术治疗。动脉瘤瘤颈直接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是首选治疗,对必需行动瘤孤立且交叉循环不良的病例,应尽可能重建载瘤动脉。  相似文献   
93.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病灶的可行性。方法应用F.L.FischerZD定向仪,CT定位,对24例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开颅显微手术。病变性质胶质瘤14例,脑囊虫2例,转移瘤2例,脑脓肿1例,脑膜瘤1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异物1例,炎性肉芽肿1例。病灶直径为1.5~3.0cm,>3.5cm  相似文献   
94.
0 引 言1998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采用ZD立体定向仪及配套射频仪,行CT直接定位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 81例,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震颤及肌强直,提高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本文总结81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81例患者中,男50例,女31例,年龄为36~72岁.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伴有肢体僵直和(或)运动不能.64例患者生活上需依赖他人照顾,17例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78例行一侧毁损术,3例行双侧毁损术.术后震颤消失达100%,肌强直完全改善,所有患者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穿刺部位皮质小血肿1例,肢体无力3…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鞍隔脑膜瘤(DSM)的分型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方法:CT扫描提示为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并向后发展者,用MRI复查筛选共发现DSM20例,其中9例为A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前),5例B型(居鞍隔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居鞍隔下蝶鞍内),4例为混合型(累及鞍隔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20例均行手术治疗,17例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分型和手术方法的选择。鞍隔脑膜瘤的手术较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96.
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结合脑立体仪定位切除颅内病灶的效果。方法:对22例病变直径〈1.5 ̄3.5cm患者采用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22例患者中,2肺癌脑转移行肉眼全切,3例胶质瘤行大部切除,余17便行全部切除,术后均无并发症。16例继发性癫痫中,13例术后停止发作。结论:CT结合脑立体定向仪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的 定位准确,损伤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7.
鞍区颗粒细胞瘤非常罕见,至今报道有症状的颗粒细胞瘤还不足50例,文章回顾自1893发现鞍区颗粒细胞瘤经以来对颗细胞瘤的结构特点、组织起源的研究,以以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鞍区颗粒细胞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8.
外科治疗儿童颞叶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儿童颞叶癫痫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1990年至2001年手术治疗34例儿童颞叶癫痫患儿,经CT/MRI、脑电图、神经心理学等检查,行改良的前颞叶切除术切除颞叶,随访2~13年,平均6年。结果:依据Engel分级,痊愈22例(65%),明显好转3例(9%),好转3例(9%),效果不明显2例(6%),失访4例(12%):结论:手术治疗儿童颞叶癫痫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癫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癫痫患病率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报道相似,其患病率为0.44%,据此推算我国癫痫病人约为440万,其中顽固性癫痫约为88万,可从外科手术获益者约44万之多.尽管约3/4的癫痫病人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控制或减少发作,预后良好,但仍有1/4的病人经系统、合理的药物治疗无效,且长期服药会引起持久性毒性作用,导致智力与精神衰退,丧失工作或学习的机会,对这部分病人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采用一次开颅 ,将几种手术结合使用 ,治疗部分复杂的顽固性癫 病人 ,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 10例手术治疗的顽固性癫 病例 ,均采用 2种或 2种以上术式结合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前颞叶切除术、脑内病灶 致 灶切除术及功能区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 (MST)、胼胝体切开术。结果 术后无死亡及并发症 ,术后继续服用抗癫 药物 ,术后随诊 3~ 17个月 ,均无癫 发作。结论 采用多种术式结合治疗多灶性异常脑电改变的顽固性癫 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