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85篇
  免费   707篇
  国内免费   24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38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204篇
内科学   1160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6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47篇
综合类   9711篇
预防医学   234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148篇
  33篇
中国医学   3358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515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579篇
  2012年   1875篇
  2011年   2150篇
  2010年   2119篇
  2009年   1992篇
  2008年   2333篇
  2007年   2214篇
  2006年   2042篇
  2005年   2190篇
  2004年   1445篇
  2003年   1177篇
  2002年   1062篇
  2001年   869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现代医院》2019,(11):1711-1713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预防复杂腹部手术中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诊治的复杂腹部手术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在术中实行护理干预,随机分组: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5)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麻醉前、术后30、60、120、180 min和术毕时的肛温指标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0、60、120、180分钟和术毕时的肛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0. 354、10. 354、16. 106、13. 024、16. 106,均P=0. 000)。结论无缝隙护理预防复杂腹部手术中患者低体温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深化护理内涵,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 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Ⅲ 级,年龄65-90岁。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舒芬太尼0.03ug/kg/h,观察1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3ug/kg/h,观察2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5ug/kg/h,观察3组:舒芬太尼0.03ug/kg/h+右美托咪啶0.075ug/kg/h。记录各组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S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量;各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例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四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B组>C组>D组)。两两比较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3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RAA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在术后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观察3组在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舒芬太尼累计用量在术后4小时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术后2小时、8小时、24小时、48小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呼吸抑制发生率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 05),恶心呕吐发生率、口干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可以增强镇痛程度的同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随着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镇痛水平更加完善,但围术期心动过缓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故综合考虑临床麻醉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术后镇痛配方,在舒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为0.03ug/kg/h的前提下,右美托嘧啶的输注速度保持在0.05ug/kg/h时,既可以增加临床镇痛程度,又不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等并发症,可为临床优选推荐配方。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与腹部X线片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肠套叠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腹部X线平片和超声检查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B组腹部超声的检出率为98.00%,明显高于A组腹部X线片的82.00(P <0.05)。B组检出49例中,诊断为原发性肠套叠42例,继发性肠套叠7例;A组检出41例中,诊断为原发性肠套叠35例,继发性肠套叠6例。超声检查声像特征为包块中央为强回声,周边为低回声,呈现出"靶环征"、"套筒征"及"假肾征"等典型征像。结论与腹部X线片相比较,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合并血管前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是妊娠合并血管前置的44例孕妇,以产后胎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在44例研究对象中,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血管前置18例,漏诊8例,误诊4例,其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77.78%和准确性为72.7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18例无前置血管,前置血管有26例,其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为100%,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血管前置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为老年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249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83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拔管后5 min呼吸功能、麻醉恢复情况、肺部感染征象发生率;术后24 h、72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细胞亚群CD4+、CD8+数量,计算CD4+/CD8+比值,比较3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5 min复合麻醉组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3 d发热、咳嗽、肺部音、胸部X线片特征表现、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 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72 h IL-6、IL-8水平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CD4+/CD8+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苏醒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免疫抑制程度低,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中药封包联合腹部按摩护理促进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及肛门排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的4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200)和观察组(中药封包联合腹部按摩护理,n=200),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封包联合腹部按摩护理效果尤为显著,可直接缩短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8.
99.
100.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河南电力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收治的 69 例腹腔镜手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患者,按照罗哌卡因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 A 组(23 例,0.25 % 罗哌 卡因)、B 组(23 例,0.375 % 罗哌卡因)、C 组(23 例,0.5 % 罗哌卡因),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三组患 者的术后出血量、芬太尼给药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h、6 h、12 h、24 h,C 组患者的数字疼痛 量表(NRS)评分均低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h、6 h、12 h、24 h,C 组患者的舒适度 评分(BCS)评分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2.17 % 高于 A 组的 4.35 % 以及高于 B 组的 21.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0.5 % 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但是术后不良反 应发生率高于浓度分别为 0.375 % 罗哌卡因以及 0.25 % 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