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3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486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514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2275篇
内科学   931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327篇
特种医学   4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79篇
综合类   3760篇
预防医学   1397篇
眼科学   250篇
药学   1732篇
  20篇
中国医学   1502篇
肿瘤学   40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766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499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斜行强回声大界面(OSEBI)发生彩色血流镜像伪差(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将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于降主动脉旁出现MACBF的45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降主动脉旁未出现MACBF的29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出现MACBF的必备 条件在两组间的发生率的差异。观察MACBF的图像特点,应用多普勒成像原理探讨存在OSEBI形成MACBF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45例受试者中,MACBF均发生在降主动脉左侧旁。45例降主动脉旁出现MACBF的受试者存在OSEBI 100%(45/45)与对照组存在OSEBI 6.90%(2/29)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所有受试者MACBF均显示为降主动脉内真实彩色血流(RCBF)与MACBF间存在OSEBI,RCBF与MACBF二者呈镜像关系。降主动脉左侧旁OSEBI为左肺与胸膜界面。 结论 超声在OSEBI存在时可发生MACBF;血流与OSEBI的距离及彩色血流增益大小均会影响MACBF的形成及伪差信号强度。  相似文献   
92.
肖露  代菁  樊巍  刘茂竹  肖少华 《中国康复》2020,35(9):459-46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组采用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并测定患侧肩外展及腕背伸时的表面肌电均值(sEMG)。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及肩外展和腕背伸时的表面肌电均值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0.01),且联合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tDCS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较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作用优于单一的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相似文献   
9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有创的动脉内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使无创、定量检测椎动脉,血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建立本室最佳报警参考阈值。方法将238例患者静脉血标本以EDTA-K2抗凝,分别用仪器和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以SPSS 10.5统计软件的ROC曲线对5种分类参数不同阈值进行分析,选择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者为本实验室报警阈值,并与仪器设置阈值进行比较。结果经ROC曲线分析,仪器设置各参数阈值分别为中性粒细胞(N)<50%或>75%、淋巴细胞(L)<20%或>40%、单核细胞(M)>12%、嗜酸性粒细胞(E)>5%、嗜碱性粒细胞(B)>2%诊断试验整体准确性中等(AUC=0.792);当N>80%或N<20%、L>50%或L<10%、M>10%、E>5%、B>1.5%时AUC最大(AUC=0.926),诊断试验整体准确性优秀。最佳报警阈值对显微镜分类正常或异常标本判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1、0.90和0.91,明显优于仪器设置阈值。结论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报警阈值,以提高显微镜协同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不同取出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乳房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选取56例PA HG注射隆乳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中26例患者采用开放式取出术治疗(开放组),30例患者采用吸脂术治疗(吸脂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PA HG残留及愈合情况。另选取40例PAHG取出术后乳房畸形患者,分别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乳房修复术(A组,n =18)和脱细胞异体真皮乳房畸形矫正术(B组,n =22)修复乳房畸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吸脂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开放组患者术后PAHG残留量明显低于吸脂组( 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Ⅰ期愈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A组与B组患者乳房畸形修复后的效果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开放式取出术可较为彻底的清除PAHG ,吸脂术则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特点,但术后残留 PAHG较多,两种取出术各具特色。自体脂肪修复术与脱细胞异体真皮乳房畸形矫正术均可有效修复患者乳房畸形,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患者,女性,27岁。右下腹疼痛伴恶心三天,加剧半天,急诊入院。7个月及1月前有类似发作,都经保守治疗缓解,但经常感觉右下腹不适。1982年3月流产一次,流产后月经未来潮。体查:体温37.6℃,脉搏84次,呼吸18次,血压120/80;轻度贫血,急性痛苦表情,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式呼吸存在,下腹部稍隆起,下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右下腹麦氏点为  相似文献   
97.
背景: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因其客观指标较少,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难度。在基础研究方面,脑啡肽和多巴胺在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中的表达及意义。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健康Wistar雄性二级(清洁级)大鼠80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房饲养,水料任意,用于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依致脑震荡所用砝码质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0,100,200g组。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动物于伤后1,3,7,14及30d活杀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nNOS在脑震荡中的变化规律。结果:100g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扩张。脑组织瘀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nNOS蛋白和mRNA于伤后3d表达增强,7d达高峰,14d后开始减少,30d仍呈阳性表达。阳性部位见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nNOS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对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ICU不发酵糖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回顾性研究近5年我院ICU医院获得性不发酵糖菌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22个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COPD、胃酸分泌抑制剂、镇静剂、误吸、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切开6个为高危因素。结论患者误吸、COPD、胃酸分泌抑制剂、使用镇静剂、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是导致医院获得性不发酵糖菌肺炎的危险因素;而患者昏迷、胸腹部手术、低血清白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脑震荡所致的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和尼莫地平治疗脑震荡作用。方法:224例脑震荡患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113例)和对照组(111例)应用经颅三维多谱勒(3D-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分析脑血流变化规律,特点,结果:脑震荡脑血流分为脑血流低灌扩张期,脑血管痉挛期,脑血流恢复期,尼莫地平组在脑血管痉挛期和恢复期临床主要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痉挛和脑缺氧,缺血损害是脑震荡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脑神经功能障碍是否可逆,主要取决于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长短。  相似文献   
100.
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阻塞的可能原因和预防发生阻塞的护理对策.方法 183例透析患者中有41例发生血管内瘘阻塞.对比内瘘发生阻塞前后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并用logistic分析方法,将41例发生内瘘阻塞与142例内瘘未发生阻塞的患者的年龄、性别、HB、PLT、ALB、TG、CHO、HCT以及内瘘使用年限用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内瘘阻塞多发生在使用的早期,其阻塞发生率为22.4%(41/183).配对t检验单因素统计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的升高和自蛋白(ALB)的降低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P<0.0001).结论为避免患者内瘘阻塞,特别是在内瘘成熟早期行血液透析时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血浆白蛋白;适量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缓慢地提高血红蛋白,避免上升过快;恰当地应用抗凝治疗;采取阶梯式穿刺法,透析后采取点状压迫,防止力量过大,加压时间勿过长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保护内瘘的宣教都是预防内瘘发生阻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