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7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9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方法对40例DEACMP患者(病例组)和32名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进行SEPs的N22、P40、N50、P60、N75各波潜伏期和N22~P40峰间期测量。结果病例组30例(75%)患者出现下肢SEPs异常,皮质电位各波潜伏期分别为P40(41.92±2.49)ms、N50(52.13±4.29)ms、P60(64.37±4.98)ms、N75(80.84±4.73)m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均P<0.01),腰髓诱发电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10例SEPs正常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10/10),30例SEPs异常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ACMP患者下肢SEPs的变化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其中皮质电位的变化较腰髓电位敏感。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米氮平治疗前后P300的研究,探讨米氮平对PS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PSD患者认知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56例PSD患者,用米氮平治疗前后均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及听觉oddhall刺激序列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治疗后PSD患者P3潜伏期(ms)明显缩短(320.60&;#177;27.61;t=10.43,P<0.01)且波幅(mV)显著增高(6.21&;#177;40.3;=2.24,P<0.05);治疗前后PSD患者HAMD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4.95~18.23,P<0.01),治疗前后PSD患者MMSE差异具显著性意义(t=5.32,P<0.05)。结论:米氮平是一种治疗PSD有效的药物,PSD认知损害可能与5-HT的异常有关,P300可作为评价PSD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状况及P300电位在评价其认知功能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和5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试验(CASI),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的P300电位成份中N2和P3潜伏期(ms)延长,分别为246.8±25.2,342.4±32.8;及P3波幅(2.3±1.2)μV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着显著性意义(t=2.43,3.02,4.87,P<0.01~0.05),病例组CASI测定其总分(50.84±16.97)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4.03,P<0.01~0.05),并且随着CASI分值的降低N2和P3潜伏期逐渐延长。结论:P300电位可作为评价癫痫性精神患者的认识状况的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30例),早期康复组(32例),体外反搏组(30例),对照组(31例)。应用Bobath疗法、Carr的运动再学习和体外反搏治疗,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I),简式FugI-Meyer评分(FMA),BartheI指数评定(MBI)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早期康复加体外反搏组疗效明显优于早期康复组、体外反搏组和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和体外反搏治疗,两种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sae,NO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动态测定31例DEACMP患者血清NO及NOS水平,并与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MP)后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和30 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急性期血清NO及NOS水平[(62.67 ± 14.39)μmol/L,(27.68 ± 6.14)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8 ± 9.95) μmol/L,(20.88 ± 6.32)U/mL] (均P < 0.05),与ACMP组急性期[(62.00 ± 16.46)μmol/L,(28.13 ± 5.23)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DEACMP患者恢复期血清NO及NOS水平[(54.66 ± 11.73)μmol/L,(21.74 ± 5.88)U/mL]明显低于急性期(均P < 0.05),与ACMP组随访期[(52.79 ± 11.22)μmol/L,(20.64 ± 5.92)U/m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结论 NO-NOS系统参与了DEACMP的发病机制,NO-NOS水平变化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与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3 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白天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eeplatency ,SL)、睡眠初次出现REM (sleeponsetrapideyemovementperiods ,SOREMP)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和3 4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 6例均有白日过度嗜睡(10 0 % ) ,2 5例伴猝倒(69.44 .% ) ,16例伴入睡前幻觉(4 4 .44 % ) ,8例伴睡眠瘫痪(2 2 .2 2 % ) ,7例典型的睡眠四联征(19.44 % )。白天5次MSLT显示:2 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SL <5min +SOREMP≥2次(77.78% ) ,SL(4 .12±2 .0 4)缩短和SOREMP≥2 (3 .2 8±0 .67)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整夜PSG结果显示:发作性睡病组总睡眠时间(3 3 5 .82±3 4.0 9)min、REM潜伏期缩短(17.19±7.14 )min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发作性睡病具有睡眠潜伏期缩短和REM睡眠提前的特征,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REM)的关系.方法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27例猝倒型和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猝倒组入睡次数(3.82±0.73)和入睡初REM提前出现次数(2.48±0.80)明显高于非猝倒组(P <0.01),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发作性睡病伴猝倒与REM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98.
听觉P300在血管性痴呆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致脑机能衰退,患病率为324/10万。痴呆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1临床症状学的描叙和神经心理学量表的测试,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与人脑认识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可评价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脑功能状态。本研究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同时进行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和P300测定,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P300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
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患者的MRI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临床上广泛用来驱虫,此药可使虫随肠蠕动、调节免疫、恢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但国内报道此药可直接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病[1],有关本病的MRI研究报道资料尚少,我们对确诊该病的36例患者MRI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左旋咪唑致脱髓鞘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在国内已有报道,现将1995年8月~200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2例本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