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新型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的发育毒性。方法选择受精后2 h的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①将胚胎置于含有TCCA 50,100,150,200,250和300 mg·L~(-1)的培养液中暴露48 h,检测半数致死浓度(LC_(50))。②将胚胎置于含有TCCA 0,10.4,20.8和41.7 mg·L~(-1)的培养液中暴露96 h,分别于暴露后48,72和96 h检测胚胎死亡率、畸形率和心率,采用羟胺法于暴露后2,4和6 h检测胚胎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HE染色观察暴露后7 d幼鱼头部组织病理结构。结果 TCCA暴露48 h,斑马鱼胚胎LC_(50)为166.9 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露后96 h,TCCA 41.7 mg·L~(-1)组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TCCA各剂量组心率显著下降(P<0.05);暴露后72h,TCCA41.7mg·L~(-1)组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20.8和41.7mg·L~(-1)组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暴露后48 h,TCCA 41.7 mg·L~(-1)组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TCCA暴露4和6 h,20.8和41.7 mg·L~(-1)组SOD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TCCA暴露7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斑马鱼幼鱼均出现脑和眼部间隙变大及眼部视网膜分层不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TCCA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能引起胚胎发育早期SOD活性下降,造成幼鱼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92.
摘 要 目的:探讨及比较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对Tg(kdrl:mCherry)斑马鱼的血管新生影响。方法: 将受精后 6 ~ 8 h(6 ~ 8hpf)的胚胎暴露在含不同浓度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水提取物的胚胎培养液中,每24 h更换一次含药培养液。72 hpf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发育形态和节间血管,测定48,72 hpf孵化率,72 hpf节间血管数目、心率。结果: 在抑制血管新生方面,宽体金线蛭组浓度≥30 μg· ml-1时,菲牛蛭组浓度≥20 μg· ml-1时,斑马鱼节间血管数目均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毒性方面,在48 hpf,给药组浓度≥40 μg· ml-1时,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组斑马鱼的孵化率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在72 hpf,宽体金线蛭组斑马鱼的孵化率在100 μg·ml-1时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而菲牛蛭组斑马鱼的孵化率在80 μg· ml-1就明显降低(P<0.01)。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组斑马鱼的卵黄囊、心囊无明显水肿,脊柱未弯曲;两组心率显著降低(P<0.01),但在正常心率范围内。结论: 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都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且菲牛蛭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强于宽体金线蛭。两者对斑马鱼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使用斑马鱼 (Danio rerio) 肝癌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确定筛选方法和最适条件。方法 用不同浓度盐酸多西环素 (Dox) 处理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诱导其肝脏异常增生,通过综合评价诱导效应与毒性效应,确定适合的诱导浓度;选择适宜的诱导浓度,对索拉非尼抑制肝部异常增生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确定了盐酸多西环素的最适诱导浓度为30~60mg/L,索拉非尼对斑马鱼模型的肝部异常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观察到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 该模型适用于索拉非尼及其类似物抗肝癌活性的评价与筛选,是评估化合物体内生物活性的快速筛选模型,同时也可以观测毒副作用,在其它抗肝癌药物及与Ras下游信号通路相关靶点的药物的筛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斑马鱼(zebrafish)为小型热带鱼类,具有世代周期短(2~3个月)、产卵量大、形体较小(成体仅长3~4cm)的特点,尤其是卵子体外受精,胚胎发育速度快,仅需2.5d就可发育为幼鱼。此外,斑马鱼的精子还可通过冷冻来保存,而且胚体完全透明,胚胎发育过程可以直接观察使得发育异常的突变体很容易被识别,这就给遗传操作和人工诱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5.
《药物生物技术》2006,13(1):78-78
研究浅颜色斑马鱼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可能决定人类皮肤颜色的基因。了解人类皮肤颜色显著不同的遗传起源是生物学中现存的几个难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金色”斑马鱼的浅色斑纹是由slc24a5基因的变异引起的,这个变异使黑色素体变小,其数量减少、密度降低。人类这个基因的版本与斑马鱼基因在序列上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转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高效表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方法以增强处理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在表达质粒的两翼连接构建腺关联病毒(adeno-assoc iated virus,AAV)来源的病毒性反转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 inal repeats,ITR s),以显微注射方式注入斑马鱼受精卵的单一细胞和双细胞时相。结果病毒序列中的ITR s可使转基因表达效率达到33.0%,远远高于未与病毒序列结合的质粒。结论源于病毒的ITR s可显著促进转基因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该研究利用叶酸拮抗剂甲氨喋呤(MTX)构建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制的斑马鱼模型后,观察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干扰作用以及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TX处理不同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于48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观察胚胎心脏发育情况并计数各组心脏发育异常个体的百分比及心率,评定MTX 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程度。用1.5×10-3 M的MTX处理6~10 hpf 发育时段的斑马鱼胚胎作为MTX处理组。于24 hpf及48 hpf 在显微镜下观察MTX处理组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情况。借助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 的方法检测BMP2b和HAS2在正常对照组及MTX处理组胚胎的表达水平。结果:胚胎早期发育阶段6~12hpf是斑马鱼胚胎对MTX的敏感时期。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并有心脏形态发育明显异常。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在心脏的表达于36 hpf及48 hpf下调。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MTX处理组斑马鱼BMP2b的相对表达量在12,24,36及48 hpf减少,HAS2的相对表达量在24,36及48 hpf减少。结论: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对早期胚胎的心脏发育影响较大,可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延迟及心脏形态异常,并下调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BMP2b及HAS2的表达,这可能是叶酸生物学活性受抑后导致心脏发育异常的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59-163]  相似文献   
98.
人类胚胎期暴露于乙醇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严重致畸作用.近年来,因比小鼠等其他动物具有独特的优点,斑马鱼已成为研究胎儿酒精综合征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之一.文章就国内外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胎儿酒精综合征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叶酸缺乏斑马鱼胚胎的背主动脉(DA)发育情况,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后胚胎DA发育异常的机理.方法 采用将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功能阻断的方法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分别应用DHFR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DHFR基因knock-down技术处理斑马鱼胚胎.在胚胎发育至48 hpf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整体发育情况,在60 hpf时应用荧光显微造影的方法观察胚胎的背主动脉发育状况.利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影响DA发育的关键因子ephrinB2、Ang-1和Radar的表达情况,利用TUNEL法检测胚胎底索的凋亡情况.结果 MTX处理组胚胎以及DHFR knock-down组胚胎有相似的胚胎发育异常表型.荧光显微造影显示叶酸缺乏组胚胎的DA发育异常.叶酸缺乏组胚胎的ephrinB2、Ang-1和Radar表达减弱,底索凋亡增加.结论 叶酸缺乏可导致斑马鱼胚胎背主动脉发育异常,其机理与ephrinB2、Ang-1和Radar的表达减弱以及底索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农利灵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农用杀菌剂农利灵(vinclozolin)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胚胎发育毒性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水浴染毒法,将受精后2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内的斑马鱼卵分别暴露于浓度为12.5、25、50、100μg/mL的农利灵,作为4个染毒组,同时设置溶剂(DMSO)对照组、10μg/mL睾酮(testosterone)组及10μg/mL睾酮+50μg/mL农利灵混合组。通过死亡率、孵化时间、发育畸形等指标评价农利灵的胚胎发育毒性。[结果]农利灵染毒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52.6%、68.4%、85.0%、100.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0%),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比较孵化时间,12.5μg/mL农利灵染毒组高于溶剂对照组(t=4.077,P〈0.05)。 10μg/mL睾酮+50μg/mL农利灵混合组的死亡率为51.2%,低于50μg/mL农利灵染毒组的死亡率85.0%(X^2=6.53,P〈0.05)。此外,在农利灵染毒组观察到脊柱弯曲、心包囊肿等发育畸形,其畸形与睾酮染毒组所观察到的畸形相似。[结论]农利灵可延迟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具有胚胎致死毒性和致畸毒性,其毒性至少有部分是来源于抗雄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