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60篇
  免费   1349篇
  国内免费   2087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228篇
基础医学   1205篇
口腔科学   356篇
临床医学   2907篇
内科学   2326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1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61篇
综合类   9292篇
预防医学   2818篇
眼科学   588篇
药学   2665篇
  16篇
中国医学   4616篇
肿瘤学   52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674篇
  2014年   1093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481篇
  2011年   1631篇
  2010年   1595篇
  2009年   1745篇
  2008年   2097篇
  2007年   1808篇
  2006年   1922篇
  2005年   2427篇
  2004年   1626篇
  2003年   1762篇
  2002年   1867篇
  2001年   1228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555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盘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盘厚度的影响。方法 :12具尸体的 2 3侧颞下颌关节 ,5具尸体有以下咬合紊乱特征之一设为咬合紊乱组 :后牙缺失久未修复造成的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 ;第三磨牙因无对牙合牙而伸长 ;个别后牙的反牙合或锁牙合。 7具尸体没有上述表现者设为对照组。TMJ石蜡切片 ,HE染色观察。动物实验 :18只新西兰大白兔 ,9只以固定矫治技术将第一前磨牙拉向其近中的自然间隙 ,形成渐进性咬合紊乱 ,另 9只作对照 ,3个月后TMJ切片观察。结果 :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均表明 ,咬合紊乱组关节盘明显厚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关节盘可随咬合紊乱而作厚度方面的改建。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重组质粒pcDNA3. 1( ) /kgpcd免疫原性,并观察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小鼠肌肉及颌下腺组织中的原位表达情况。方法:重组质粒pcDNA3. 1 ( ) /kgpcd经肌肉注射和颌下腺区注射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BALB/c小鼠血清中IgG和唾液中sIgA抗体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可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血清IgG抗体,颌下腺区注射可同时诱导高水平的唾液中sIgA和血清中IgG抗体;骨骼肌、颌下腺导管内、腺泡腔内可见阳性着色。结论:重组质粒pcDNA3. 1( ) /kgpcd经颌下腺注射可同时诱导黏膜免疫和全身免疫应答,可作为有效免疫原,这为免疫牙周炎模型定菌鼠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本实验利用减毒沙门菌的肿瘤靶向性,以其为载体,携带抑癌基因Tip30和人IFN-γ基因,通过口服方式对舌癌进行基因治疗动物实验,以期在临床上为舌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
海藻酸钙膜引导兔颌骨缺损骨再生的对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观察两种国前可吸收性生物膜对引导性骨再生的影响,探讨海藻酸钙膜在骨缺损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角前切迹外造 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覆盖胶元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后对3种骨诱导因子含量进行测量。结果:海藻酸钙膜4-6周吸收,胶元膜6-8周吸收;前者组织反应程度轻,后者反应程度重;术后6周内实验侧BMP、骨钙素、VEGF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电镜下实验侧胶原纤维和骨小梁比对照侧出现早、多、有序。结论:海藻酸钙膜比已较广泛研究和采用的胶元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PerioGlas(bioaetive glass,BG)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e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在下颌骨侧嵴扩增的可行性。方法在免磨牙区唇侧骨皮质表面,球钻预备4~6个5mm的骨缺损,一侧骨皮质表面和骨缺损内放置BG/rhGBMP-2,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术后正常饮食,2、4、8周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结果观测时间内所有植入体固住良好,没有炎性反应。下颌骨表面明显加厚。材料表面骨组织覆盖;组织学观察皮质骨表面和骨缺损内新骨形成,2周纤维组织分割BG颗粒,4周大量新生骨呈编织骨样结构,新骨与BG颗粒直接结合。8周部分BG颗粒已降解被新骨取代,并与植骨床骨皮质表面直接结合,极少量残留颗粒被新骨包围。rhBMP-2/BG的表面成骨作用比单一BG、rhBMP-2好,具有明显的骨诱导性和骨引导性。新骨形成百分比明显高于BG(P〈0.05)。临床操作性能佳,易于放置,有止血作用。结论rhBMP-2/13G可以用于下颌骨侧嵴扩增。  相似文献   
96.
动物龋病模型能在真实的生物环境中模拟人类龋病的自然进程,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在龋病病因、病理以及防治的研究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种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龋病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建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动物模型的可能性。方法21只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15只,对照组6只),单侧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观察关节盘、关节间隙及关节软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4只动物关节盘移位或变形;4周时5只动物关节均发生粘连,关节软骨发生不同程度表层破裂、缺损或排列紊乱;6周时4只动物关节盘严重变形,5只动物关节发生严重粘连,骨小梁排列紊乱。对照组均正常。结论经颧弓后上牵引下颌是研究TMD病理机制一种较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8.
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成骨增高下颌牙槽嵴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10只,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1磨牙,实验组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及术后1、5、13周测量术区颌骨高度,拍X线片,分别在牵张完成后1、3个月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牵张器就位后骨块即开始牵张升起,术后1周达7.5~11.5mm,其后无明显变化。X线片可见牵张完成后1个月牵张区骨密度增高,有新骨生成;3个月骨密度与周围牙槽骨接近。组织学观察牵张区早期有胶原束形成,随后钙化成骨。结论 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可成功牵张增高犬下颌后牙区牙槽嵴,新骨以膜内成骨方式生成。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种植体周骨整合形成后在骨质改建过程中胶原的作用。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及偏振光显微镜的观察,考察了天然牙周、种植体周及拔牙窝的颈、中、底不同部位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及与骨整合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种植体周的I和Ⅲ型胶原纤维具有和天然牙、拔牙窝不同的分布特点。在牙种植体周牙槽窝的中部和底部I、Ⅲ型的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其比值高过天然牙和拔牙窝;而在同一牙窝内的分布较均匀。结论:提示二者对骨整合具生物学及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W2974对由二甲基苯并蒽(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癌发生模型的抑制作用。方法100只金黄地鼠,10只为阴性对照,其余90只于左侧颊囊涂0.5%DMBA,每周3次。6周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GW2974低浓度组、GW2974高浓度组。阳性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于左侧颊囊涂不同浓度的(4mmol/L,8mmol/L)GW2974。24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左侧颊囊黏膜,计算肿瘤发生率、平均肿瘤数目、肿瘤体积和肿瘤负荷,光镜下观察各组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和鳞癌数目并计算鳞癌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局部应用4mmol/L和8mmol/L的GW2974,肿瘤发生率从80.0%分别下降到43.3%(13/30,P〈0.01)和36.7%(11/30,P〈0.01),平均肿瘤数目从1.00±0.87分别下降到0.57±0.82(P〈0.05)和0.43±0.63(P〈0.05),平均肿瘤体积和平均肿瘤负荷均逐渐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率分别从70.0%下降到40.0%(12/30,P〈0.05)和33.3%(10/30,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数目分别从1.83±1.91下降到0.67±0.99(P〈0.05)和0.43±0.68(P〈0.01)。结论局部应用GW2974可明显抑制金黄地鼠颊囊癌的发生,提示GW2974对口腔癌可能具有较强的癌症化学预防和治疗作用,口腔黏膜局部用药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口腔癌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