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卡他布兰汉菌为人类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该菌至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非致病菌.1972年,Verger和Rior通过对痰细菌定量研究,首次证实其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菌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尤以肺炎、中耳炎多见,菌血症少见.我室于2003年9月从一患者血液中检出1株卡他布兰汉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基于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全序列,分析云南齐氏姬鼠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方法 采集玉龙、剑川、宜良等7地的齐氏姬鼠,提取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L14724和H15915R扩增,并测序。运用ClustalX软件、Mega 6.0软件、Dnasp5.0软件、Arlequin 3.1软件对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获得1110bp的齐氏姬鼠Cyt b基因序列44条。转换和颠换(TS/TV)比为6.957,A+T含量(59.47%)大于G+C含量(40.53%)。共发现51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9个单倍型,其中种群间有一个单倍型(Hap19)为德钦和维西种群共享,齐氏姬鼠单倍型多样性为0.96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58。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内的遗传差异(68.20%)明显高于种群间的遗传差异(31.80%)。Fst统计结果显示,玉龙、宜良、昭通、剑川4个种群分别与德钦、维西、贡山3个种群间遗传差异显著(贡山与宜良种群除外)。结论 云南不同地理种群的齐氏姬鼠存在遗传分化,其遗传结构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 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了解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自然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665份野外鼠形动物肝脾标本中抽取407份,采用巢式PCR对样本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7.0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注册的其它无形体属种株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检测野外鼠形动物3目5科12属17种407只,阳性率为3.19%(13/407),其中大足鼠、黄胸鼠和斯氏家鼠阳性率分别为21.43%(3/14)、6.00%(6/100)和4.94%(4/81),其它鼠形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不同海拔梯度(P=0.219)、不同性别(χ2=0.441,P=0.506)及不同生境间(χ2=0.386,P=0.534)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序列对比分析显示所有样本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进化分析显示与国内外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处同一个分支。结论 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低度感染。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香格里拉县小型兽类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方法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结果2011年6~7月,在该地区4类不同生态环境中,捕获小型兽类425只,包括4目7科14属21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生境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0.3857~1.9537,Pielou均匀度指数0.5564~0.7862,Simpson优势度指数O.1809—0.7743,Margalef丰富度指数0.0501。2.3938;Whittaker群落相似性指数显示,林区与农耕地生境小兽群落相似性相对较高,居民区和高山灌丛草甸小兽群落完全不同。结论香格里拉县小型兽类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因生境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多样性以林区生境最高,高山灌丛草甸次之,农耕地及居民区较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影响滇西鼠传疾病疫源地室内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滇西鼠传疾病流行区选择10个县(市)40个自然村(每个县4个村),每个自然村随机抽取20户家庭共800户为鼠形动物和重要环境因素调查区。每户布放5个鼠笼捕获鼠形动物,连续布放3个夜晚,根据鼠形动物外形特征鉴定种类。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室内鼠形动物丰盛度的因子。利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采用多元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0户共捕获421只鼠形动物(包括2目2科6属9种),其中黄胸鼠为优势鼠种(66.03%).多元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显示:傣族和彝族家庭捕获鼠形动物的概率增加2.16~2.87倍;家庭成员具有大学学历和户外堆放垃圾的家庭捕获鼠形动物的概率减少50%~68%;居住院内可见鼠形动物的家庭捕获的概率增加1.66倍;房屋周围(<50 m)种菜家庭捕获鼠形动物的概率增加1.52倍;被调查者认为室内鼠形动物多的家庭捕获的概率增加1.59倍,同时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也增加1.84倍;房屋地面为水泥或瓷砖的家庭捕获鼠形动物的数量增加3.62倍。结论 滇西鼠传疾病调查地区室内鼠形动物丰盛度与社会经济、人为及生态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效控制鼠形动物的丰盛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银杏内酯B对大鼠急性低压低氧所致大脑空间记忆形成与保持能力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平原组(对照组,n=16)、急进海拔6000m组(6000m组,n=16)、急进海拔6000In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给药组(6000m+3、6、12mg·kg^-1组,每组n=16)。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Ⅰ:大鼠急进高原损伤在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实验与空间探索实验之间,实验Ⅱ:大鼠急进高原损伤之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两部分实验使用不同的大鼠,统计分析各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60S内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结果实验Ⅰ中,预先给予6、12mg·kg^-1银杏内酯B组大鼠较6000m组60s内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著增长(P〈0.05、P〈0.01),而给予3mg·kg^-1剂量组较6000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Ⅱ中,预先给予6、12mg·kg^-1银杏内酯B组大鼠较6000m组第7天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P〈0.01),平均游泳总路程显著缩短(P〈0.05、P〈0.01),60s内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P〈0.01),目标象限滞留时间显著增长(P〈0.05),而给予3mg·kg^-1剂量组较6000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内酯B可有效改善急进高原大鼠空间记忆的形成与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溴敌隆在云南省野鼠鼠疫疫区处置中的灭鼠效果,为鼠类控制及鼠疫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7年4-5月选择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古城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鹤庆县居民区及耕地两种生境,使用0.5%溴敌隆母液配制0.005%的小麦毒饵,采取"回合式"投药,采用不设对照区的鼠疫流行疫点区和设对照区的非疫点区分别进行灭鼠效果试验。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灭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鼠疫流行疫点居民区灭鼠率为77.67%~100%,耕地为88.89%~100%;设对照区的非疫点居民区灭鼠率为88.48%~100%,耕地为85.72%~97.74%。疫点区和非疫点区同一生境不同县(区)及4个县(区)不同生境灭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00、0.863,均P0.05),两种试验设计方法计算居民区和耕地的灭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07、0.050,均P0.05)。结论溴敌隆杀鼠剂对云南省家栖和野栖鼠类仍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且适口性较好,在鼠疫疫区处置过程中可有效降低鼠密度,防止鼠疫疫情蔓延。目前仍可用于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区及大面积控制鼠害。  相似文献   
99.
目前实验室检测HBV的技术手段很多,其中最常采用ELISA法检测HBV-M。HBV-M是HBV感染人体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的抗原和抗体。此方法具有快速、价廉、简便等特点,不同的HBV-M模式可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它与HBV感染、机体免疫应答和治疗效果等有关。但一般只是定性,不能很好地反映HBV的体内复制和传染情况。HBV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及其寄生蚤的分布情况,为鼠疫及相关疾病防治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现场调查确定喜马拉雅旱獭在香格里拉县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种群、数量;利用圈套、挖洞等方法捕获旱獭,检体表寄生蚤及洞干蚤,进行生态学研究。结果海拔2300~4900m的7个乡(镇),调查24个点,确认16个点有旱獭分布,在7个旱獭分布点捕获旱獭22只,均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检获獭体寄生蚤56只,属1科1亚科3属3种,分别为斧形盖蚤(Callopsylla dolabris)、谢氏山蚤(Oropsylla silantiewi)、二刺形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bispiniforma);获洞干蚤7只,分属2科2亚科4属4种,分别为斧形盖蚤、谢氏山蚤、双凹纤蚤(Rhadinopsylla biconcava)和扇形巨槽蚤(Megabothris rhipisoides)。结论香格里拉县北部有喜马拉雅旱獭分布,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是该地优势蚤种;该地区高山草甸生境与周边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生态环境相似,同时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及主要传播媒介,提示香格里拉县具备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的宿主、媒介和自然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