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6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811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1291篇
内科学   700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89篇
综合类   3675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585篇
药学   762篇
  2篇
中国医学   93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97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 CD4, CD8, CD4/CD8, IL-2, 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 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 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 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 IgG, 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 过敏性紫癜模型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细胞及分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研究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猪胰弹性酶快速诱导建立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形态学改变和早期病理学变化,探讨动脉瘤的创伤修复机制,为动脉瘤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应用猪胰弹性酶消化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建立动脉瘤模型,3 d、7 d、21 d灌注取出动脉瘤组织,采用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脑血管造影技术研究该模型的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动脉瘤顶部均有红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消失,瘤壁完全缺失弹力层,载瘤动脉的弹力层在动脉瘤颈部突然消失,动脉瘤内膜逐渐增生,但仍缺乏弹力层,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内膜VonWillebrand因子(vWF)染色阴性。对照组动物均形成动脉残端,动脉残腔内无或少量血栓,血管壁结构完整。造影显示21 d动脉瘤长径(6.40±1.62)mm,宽径(4.41±1.15)mm,瘤颈宽(5.30±2.51)mm,载瘤动脉直径(3.99±1.59)mm。结论:通过简单外科手术方法结合弹力酶消化局部血管壁,可以建立病理学和形态学上与人颅内动脉瘤相似的动脉瘤模型。动脉瘤模型早期存在一定的自身修复机制,内膜逐渐增生,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为主,未见弹力纤维和内皮细胞增生修复。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应激家β-AR-AC-cAMP信号转导通路和心室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实验室进行实验。雄性家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应激组(n=10)、干预组(给予美托洛尔,n=10),应激组和干预组采用声、电复合持续刺激24h,建立急性应激模型。建模后麻醉开胸电生理检测各组室颤诱发率,观测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和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结果应激组室颤诱发率高于对照组(x~2=6.270,P=0.012)和干预组(x~2=9.600,P=0.002),对照组与干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2=0.457,P=0.499)。应激组血清E和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q=-22.49、-33.64,P<0.01)和干预组(g=-6.45、-9.76,P<0.01);应激组心室肌.AC、cA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q=-34.70、-11.74,P<0.01)和干预组(q=-21.61、-4.52,P=0.004)。应激组、干预组心室肌β-AR密度均高于对照组(q=-8.36、-6.14,P<0.01),但干预组和应激组间β-AR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21,P=0.129),3组平衡解离常数(K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96,P=0.349)。结论美托洛尔通过抑制β-AR-AC-cAMP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交感兴奋,减少NE和E释放,提高心室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TLM钛合金及其涂层材料骨植入试验的生物相容性,为其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40只家随机分为Ti-6Al-4V组、TLM组、含生物涂层的TLM组、含耐磨涂层的TLM组各10只,将受试材料植入各组家股骨内,在第1、2、4、8、12周观察取材,对植入物及其界面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光镜检查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新型TLM钛合金及其涂层材料的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评价及成骨效应均未出现异常。结论新型TLM钛合金及涂层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5.
背景:骨碎补促进骨损伤愈合疗效确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冲洗股骨和胫骨骨髓腔获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体外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不同浓度骨碎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经骨碎补总黄酮体外诱导后,行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银染色了解细胞钙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扩增和纯化;含骨碎补总黄酮血清培养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测定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浓度为10-6mmol/L时可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经骨碎补总黄酮诱导液诱导,扫描电镜下可见成骨细胞样形态和钙结节形成;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银染色均呈阳性,提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改良备皮法在骨科手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年家20只制作成胫骨骨折模型,实验侧肢采用改良备皮法,对照侧肢采用传统备皮法,比较实验侧肢和对照侧肢术前、术后24h细菌生长情况及术后48h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侧肢与对照侧肢术前细菌培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术后24h细菌培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术后48h实验侧肢与对照侧肢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结论改良备皮法不仅能达到骨科手术要求,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省时省力省钱,可应用于骨科手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比较人类椎体骨折与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各时间段内MRI表现的相似点对照动物模型相同时间段的病理变化,从而利用MRI成像技术对人椎体骨折时间进行判定.方法1)回顾分析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68例,按照椎体骨折后MRI检查时间分为7组,分析椎体骨折时间与骨髓信号的改变.2)同年龄相近体重的雌性成年健康青紫兰1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2只.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行椎体基础MRI检查,按时间段行MRI及病理学观察.通过人类椎体骨折各时间段骨髓MRI信号改变,并结合病理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人椎体骨折在骨折区骨髓信号变化分为:水肿型、不均匀型、复原型及脂肪型,较人椎体愈合要快.表现为水肿型、不均匀型、复原型.根据MRI信号改变,人椎体骨折与动物椎体骨折在人类椎体骨折30天与椎体骨折2天的信号变化相似,呈长T1WI、长T2WI信号,即I型(水肿型);椎体骨折30-90天与1-6周骨髓信号变化近似,信号分布不均,呈点片状边界清,即II型(不均匀型);椎体骨折90-120天与8周骨髓信号近似,椎体信号与邻近骨髓相似,即III型(脂肪型);但人椎体骨折愈合过程T=120天时出现脂肪型,即MRI下呈短T1长T2信号,动物则无.结论 MRI可通过对椎体骨折后骨髓信号改变的分析评判椎体骨折愈合程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益智康脑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再灌注组18只,益智康脑丸治疗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检测海马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1 h、6 h、12 h后海马组织PLA2的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益智康脑丸治疗组PLA2的活性显著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智康脑丸可通过降低脑组织PLA2活性、改善脑循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截骨推移区骨愈合的组织学特点和新骨形成规律。方法取青紫蓝24只,建立胫骨大段骨缺损模型,在近干骺端截骨。分别于截骨后第1、2、4、6、8、10周各处死4只,在近干骺端的分离区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截骨后第1周出现血肿机化,第4周出现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第6周推移区大部分被骨性骨痂取代,第8周开始改建。结论推移区存在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2种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模拟高原低氧条件下牙周炎的病理改变以及与破骨细胞相关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nn,OPG)的相关性.方法 40只家完全随机分成4组:平原实验组、平原对照组、高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每组各10只.通过钢丝结扎切牙方法建立家牙周炎模型,动物于分组饲养8周后处死,制作牙周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破骨细胞的表达,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牙周组织中RANKL、OPG的表达.免疫荧光组化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实验组与对照组RANKL、OPG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高原实验组与平原实验组、高原对照组和平原对照组RANKL灰度值分别为(1.799±0.036)、(1.519±0.061)、(1.242 ±0.078)、(0.963±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原对照组比较,高原实验组OPG表达降低无统计学意义.高原实验组RANKL与牙周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高原低氧条件下可能通过改变破骨细胞的RANKL/OPG调节途径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