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1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810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154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736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750篇
内科学   73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670篇
综合类   2507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1146篇
药学   685篇
  5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35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688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董昭 《抗癌之窗》2015,(2):30-31
所谓的温热性食物,一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温度过高、过烫的食品;二是指属于中医药性划分中的温热之性食物。因为过于辛热,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所以这类性质的食品最易诱发的是消化系统的肿瘤。1.过烫饮食是导致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饮食过热,会损伤、刺激食管黏膜上皮,长期刺激下将诱导组织恶变。中国人的消化道肿瘤明显高于西方人,就是与中国人多喜热食,一日三餐均喜配以热汤,如菜汤、面糊等有关。而西方人的饮食较为简单,平时少见热汤,多饮用果汁、可乐等冷饮。  相似文献   
92.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肺泡 型上皮细胞 (type alveolarepithelial cell or type pneumocyte,AT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 ,对维持肺泡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功能有 :1增殖功能 :它是 型、 型上皮细胞的祖细胞 〔1 ,2〕,在正常细胞更新和损伤修复过程中 ,AT 可以分化为 型细胞 ,也可通过有丝分裂补充自身的数量 ,因此被认为是肺泡上皮的干细胞〔3,4〕 ;2合成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 onarysurfactant,PS) ;3维持肺泡内外液体平衡 ;4近年还发现 AT 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5〕。AT 的位置比较特殊 ,容易受到来自空气和血液两方面的损害。空气中的各种有…  相似文献   
93.
细胞固定技术在两种细胞共同培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固定对鉴别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嗜酸粒细胞两种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产物来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1%多聚甲醛固定嗜酸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通过锥虫蓝、伊红细胞染色,观察多聚甲醛固定对细胞形态、结构、活力和与正常细胞接触培养过程中与正常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定量分析固定细胞与正常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对白细胞介素(IL)-6释放的影响。结果多聚甲醛固定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变为死亡细胞,但其形态、结构及嗜酸粒细胞中颗粒着色无明显变化;多聚甲醛固定的BEAS-2B细胞与正常及固定的嗜酸粒细胞接触培养仅有极少量细胞发生黏附,而多聚甲醛固定的嗜酸粒细胞与正常BEAS-2B细胞接触培养则有较大数量的细胞发生黏附,但黏附细胞数量少于两种正常细胞的共同培养;固定后的嗜酸粒细胞与正常BEAS-2B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可诱导BEAS-2B细胞释放IL-6。但与嗜酸粒细胞单独培养比较,固定后BEAS-2B细胞与正常嗜酸粒细胞共同培养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经多聚甲醛固定后,细胞死亡并丧失其代谢功能,但其表面仍保留可诱导其他细胞活化的结构成分,此技术可用于两种或多种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代谢产物来源的鉴别。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浓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只眼,分为右眼实验组(A组)和左眼对照组(B组),各12只眼。A组兔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术),前房灌注平衡盐液(BSS)中加入5.63μg/ml或6.06μg/ml的全反式维甲酸,B组兔眼行ECCE术,BSS中不加入维甲酸。术后1月至术后4-4.5月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及后囊膜情况。术后4~4.5月取出兔眼标本,石腊包埋及切片后病检。结果术后第1~4天术眼有不同程度的结膜浅充血、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术后第5天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明显好转,1周后结膜浅充血及睫状体充血消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兔晶状体后囊膜梭形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后囊膜增厚明显高于A组(P〈0.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浓度为5.63μg/ml及6.06μg/ml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梁月有 《新医学》2007,38(9):567-568
1肾小管的结构 肾脏是机体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产生多种激素的重要器官,此外,肾脏还有代谢功能。在解剖上,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和基膜组成的连续性小管,分为近端肾小管、细段和远端肾小管3部分,其末端通过连接小管与集合管相连通。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及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ctivated receptor kinase 5,ALK5)抑制剂(SB-431542)对这一影响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处理组、TGF-β1+SB-431542处理组、SB-431542处理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三组分别用10 μg·L-1 TGF-β1、10 μg·L-1 TGF-β1+30 μmol·L-1 SB-431542、30 μmol·L-1 SB-431542处理细胞24 h。MT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观察各组处理后0 h、12 h、24 h RPE细胞迁移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ALK5蛋白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LK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以及纤维粘连素(fibronectin,F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作用于RPE细胞24 h后,可改变RPE细胞表型,使其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并明显促进RPE细胞增殖和迁移。10.0 g·L-1 TGF-β1作用24 h后RPE细胞增殖率为对照组的(1.33±0.08)倍,30 μmol·L-1 SB-431542作用24 h后RPE细胞增殖率为10.0 g·L-1 TGF-β1处理组的(67.77±6.78)%。经TGF-β1作用24 h后RPE细胞内ALK5、VEGF、α-SMA、ColⅠ及FN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3.69±0.37)倍、(1.76±0.05)倍、(2.58±0.18)倍、(1.86±0.11)倍、(1.74±0.08)倍;SB-431542可逆转TGF-β1诱导的ALK5、VEGF、α-SMA、ColⅠ及FN蛋白表达上调,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67.73±5.15)%、(71.71±3.50)%、(79.87±0.05)%、(63.59±3.16)%、(83.07±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RPE细胞增殖、迁移,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并能显著上调RPE细胞内ALK5、VEGF、α-SMA、ColⅠ及FN蛋白的表达;SB-431542可通过抑制TGF-β1的作用而抑制RPE细胞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蛋白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甲基化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转移评价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龙岩市第二医院就诊的57例NSCLC患者,测定患者术前血浆RASSF1A基因甲基化、血清SCC水平,同时检测患者术后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水平。出院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分析两组血浆及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术前血清SCC水平与术后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生转移的患者术前血清SCC水平、术后组织和术前血浆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术前血清SCC水平对NSCLC患者术后转移判定的ROC曲线,NSCLC患者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术前血清SCC水平符合预测NSCLC术后转移的条件。将SCC水平4.05 ng/m L、RASSF1A甲基化阳性作为危险分层界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与低危组两组术后转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术前血清SCC水平越高,发生术后转移的风险越高,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术前血清SCC水平对NSCLC患者危险分层及术后转移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1400W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理实验所实施。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将SD大鼠均分5组:创伤模型组(T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和假手术组(C组)各10只,其中T组、L组、M组和H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模拟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模型,C组只开腹腔不进行盲肠穿孔。术后1h,接受CLP法的L、M和H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iNOS抑制剂1400W(100、200、400μg/L)进行腹腔注射治疗,T组和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免疫组化切片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QRT-PCR检测各组肠黏膜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T、L、M和H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T组最严重,M组、H组明显减少,C组仅少量凋亡的上皮细胞集中在肠绒毛顶端及中下部等处;接受CLP的各组AI明显高于C组,T组AI明显高于L、M和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1400W治疗的L、M和H组AI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M和H组肠黏膜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高于C组,其中T组最高,L、M和H组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iNOS抑制剂1400W可显著地抑制SD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PM)孢子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吞噬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人HIV-分离株孢子与细胞培养6hPAS染色,观察孢子黏附细胞的情况;HIV-分离株孢子与细胞培养4h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观察细胞吞噬孢子的情况;HIV-分离株孢子与细胞培养1~5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吞噬孢子的过程;(人HIV-分离株孢子、人HIV+分离株孢子、FRR2161孢子、野生分离株孢子、及LPS分别加入以上4种分离株孢子、空白对照及LPS阳性对照组)10组实验组分别与细胞培养24、48、72h,用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IL-6和IL-8浓度。结果 PAS染色示孢子紧紧黏附细胞;FISH示细胞能吞噬孢子;透射电镜示细胞吞噬孢子后,孢子细胞壁被破坏,细胞溶酶体增多和线粒体空泡化并轻度肿胀;3个时间段的LPS阳性对照组、孢子刺激组及孢子加LPS刺激组的细胞上清液IL-6及IL-8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PM孢子与BEAS-2B细胞发生黏附后被吞噬,细胞内溶酶体将孢子消化破坏,并导致细胞分泌的IL-6和IL-8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Foxo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2个月后处死,取肾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Foxo1、Akt和SREBP-1在肾脏的表达;油红O染色及组织脂质定量检测肾组织中脂质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出现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体重较正常组明显下降,血糖、血甘油三酯及血尿素氮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磷酸化Foxo1和Foxo1表达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可见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磷酸化Foxo1在糖尿病大鼠表达升高;而总Foxo1在两组间表达未见差异。相似地,磷酸化Akt和SREBP-1在糖尿病组大鼠表达也均明显升高。油红O染色表明脂滴沉积于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定量甘油三酯测定显示糖尿病组肾脏脂质含量高于正常对照大鼠。结论磷酸化Foxo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升高,可能和SREBP-1上调及细胞内脂质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