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9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mesencephalic tectum elicits behavioral and autonomic responses similar to those following peripheral noxious stimulation. Benzodiazepine and opioid compounds attenuate escape behavior in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dorsal periaqueductal gray (PAG) and deep layers of the superior colliculus (SC). The present study determines if microinjections of midazolam and morphine applied to these PAG-SC sites affect both responsiveness to peripheral noxious stimulation and to aversive PAG-SC stimulation. Both aversive brain stimulation or foot-shocks applied at threshold intensities caused running or jumps concomitant with increases in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BP) and heart rate (HR). Microinjection of both drugs attenuated the behavioral reaction and increases in MBP and HR induced by mesencephalic tectum stimulation, while attenuating only the increase in heart rate induced by peripheral painful stimul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the behavioral and autonomic effects of stimulating the mesencephalic tectum and peripheral nociceptors are different although they may partially overlap.  相似文献   
92.
武猛  王粜  白琳  王嘉佳 《黑龙江医学》2012,(12):897-898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不同年龄段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的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60例需应用咪达唑仑镇静8 h以上的机械通气病人,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常规应用Ramsay评分镇静管理,在不同时段应用BIS检测镇静深度,比较镇静过度及不足发生率。结果 40~60岁组容易发生镇静不足,60岁以上组最容易发生镇静过度。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病人的镇静治疗中,60岁以上者应用BIS指导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93.
汤胜君  陶峰  李安  郭金枝  郜素琴  汪洁 《安徽医学》2012,33(11):1482-1485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结肠镜下治疗患者总共23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麻醉组152例,普通组86例,麻醉组在肠镜检查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及丙泊酚,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及到达盲肠的时间,记录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麻醉组在进镜时间、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及丙泊酚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基层临床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旨在评估咪达唑仑静脉镇静联合局部麻醉拔除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镇静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拔除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患儿(6~14岁)41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级,咪达唑仑静脉滴定到中度镇静,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记录患儿入室5min(作为基础值)、局部麻醉时、手术切开时、手术10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脑电双频指数值(bispectralindex,BIS)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手术结束后评价治疗的总体镇静效果。结果:41名儿童中男29名、女12名,年龄(9.76±2.46)岁,手术时间为(23.83±9.98)min,用药总量为(2.96±0.92)mg,用药剂量为(0.084±0.016)mg/kg。年龄与用药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与用药剂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37,P<0.05);随着年龄减小,患儿在局部麻醉时发生体动或哭泣的概率增大;随着年龄增加,患儿对牙钻或锤敲击有记忆的概率增大;RSS和BIS值相关系数为r=-0.854(P<0.01),RSS为3时对应的BIS值中位数是75;所有患儿均完成手术且术中的SpO2在95%以上。结论:在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采用咪达唑仑滴定法静脉镇静,使患儿处于嗜睡、反应迟钝状态,且BIS值不低于75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
韩刚  田俐 《新疆医学》2013,43(3):34-37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中靶控输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的择期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工组(M1组)、咪唑安定Ⅱ组(M2组),每组20例。M1、M2组均在咪唑安定0.05 mg·kg-1静脉注射后,才艮据组别启动咪唑安定微量泵,剂量M1组为0.04 mg·kg-1·h-1;M2组为0.08 mg·kg-1·h-1。三组均直接启动丙泊酚TCI,主要手术操作结束时停止咪唑安定静脉注射,缝皮时停止丙泊酚TCI。每隔5 min记录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病人苏醒时间、苏醒情况。结果:在相同镇静深度(SE值相同),随着咪唑安定剂量增力口,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由P组至M1组和M2组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苏醒时间逐渐延长,但组间差别不明显(P<0.05):苏醒后OAA/S评分P组较M1组和M2组明显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咪唑安定组术后嗜睡发生率高(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降低丙泊酚有效靶浓度,且丙泊酚有效靶浓度随着咪唑安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以0.08 mg·kg-1·h-1的剂量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且对术后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为较适宜的麻醉复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丙泊酚、咪达唑仑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镇静,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23±8)s,(22±6)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9)s,(58±1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5.67;P<0.05)。试验组患者镇静后心率(74±11)次/min,呼吸(15±3)次/min,较对照组出现减慢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4.17;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效果好,起效快,但对心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药物诱导方法,在睡眠状态下行上气道多层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14例,先行清醒状态下吸气末上气道CT扫描;后对其中109例患者经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待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行上气道相应部位CT扫描;比较并测量两种状态下上气道狭窄水平的截面积及气道最小直径,并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直观显示上气道形态.结果:①本组109例OSAS 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100%.②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62例患者软腭后气道完全闭塞,其中 26例伴有舌后气道闭塞,27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9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40例患者软腭后气道较睡眠前狭窄,其中2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1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完全闭塞,10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7例患者睡眠前后CT扫描软腭后气道及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③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 (72.60±45.15)mm~2,睡眠相(8.26±18.16)mm~2(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133.21±120.36)mm~2,睡眠相(16.73±30.21)mm~2(P<0.01).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6.91±2.23)mm,睡眠相(1.18±2.14)mm(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8.68±4.32)mm,睡眠相(1.68±2.22)mm(P<0.01).结论:①运用药物诱导方法的睡眠状态下,对OSAS患者进行CT检查是安全可靠的.②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真实再现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发生时上气道的形态,对临床准确定位上气道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和范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王利军 《河北医学》2013,19(10):1508-1510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局部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0.04mg咪达唑仑与0.8μg/kg芬太尼辅助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局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MAP、HR、镇静效果、完全遗忘率、手术不适等。结果:两组患者的MAP以及HR较麻醉前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各时间点的MAP以及HR相互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完全遗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完全遗忘率;观察组镇静效果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中不适感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张文强  邱小凤  梁郁  李方卿 《吉林医学》2013,(30):6258-626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实施清醒镇静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行实施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S组(67例):舒芬太尼0.10.15μg/kg加咪达唑仑0.040.15μg/kg加咪达唑仑0.040.06 mg/kg、C组(63例):实施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SpO2,术中Ramsay镇静分级,术后对术中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和术中操作的记忆,以及对结肠镜检查的感受。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缩短(P<0.05);术中Ramsay镇静分级20.06 mg/kg、C组(63例):实施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SpO2,术中Ramsay镇静分级,术后对术中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和术中操作的记忆,以及对结肠镜检查的感受。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缩短(P<0.05);术中Ramsay镇静分级24级;术后对术中疼痛NRS评分低(P<0.01),对操作无明显记忆(P<0.01),术后感觉舒适(P<0.01)。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在S组SBP、HR变化幅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C组检查中收缩压及HR显著升高(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清醒配合,无痛镇静,对操作无明显记忆,其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是安全、舒适、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68例,根据患者入住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水平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34例)和咪达唑仑组(34例)进行镇静治疗.右美托咪啶组予负荷剂量1.0 μg/kg,以0.2~0.8 μg·kg-1 ·h-1的剂量维持;咪达唑仑组予负荷剂量0.05 mg/kg,以0.06 ~0.2 mg·kg-1·h-1剂量维持;使Ramsay评分控制在3~4分.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停用镇静剂后的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成功率、ICU住院时间和入ICU后28 d死亡率.同时比较镇静后呼吸抑制、循环及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啶起效迅速[(49.80 ±8.20)s比(107.55 ±19.65)s,P<0.01],苏醒时间短[(18.90 ±2.30) min比(40.82±19.85) min,P<0.01],机械通气时间短[(4.9±1.6)d比(7.8±2.5)d,P<0.01],成功脱机拔管率高(79.4%比58.8%,P<0.01),ICU住院时间短[(6.5±2.5)d比(9.6±3.4)d,P<0.05].右美托咪啶呼吸抑制率低,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谵妄发生率低且持续时间短.两组28 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作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优先选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