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6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1.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混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及硫酸钙人工骨混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在正规抗结核的基础上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含链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与自体骨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局部切口、有无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定期影像学检查对植骨融合和后凸畸形矫正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的矫正,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无全身不良反应。21例均获随访,时间9~18个月。20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于术后9个月结核复发再次行前路手术后治愈。胸腰椎X线检查:术后1周硫酸钙人工骨粒显影清楚,术后3个月显影不清,术后6~9个月植骨部位获骨性愈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骨与含链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混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12.
目的探讨链霉素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采取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取3HRZE(S)/9HRE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2HREZ/4HR(E)方案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的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的病菌检查复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表明链霉素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链霉素的加入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近期痰菌转阴率和空洞闭合率,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远期病菌检查复阳率。  相似文献   
813.
背景:国内外学者曾用生物、非生物及药物等方法,诸如生物膜、透明质酸钠、纤维素密封胶等材料进行大量肌腱修复防粘连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的:观察肌腱损伤局部植入链霉素复合降解膜后腱周结缔组织的增生。 方法:切断SD大鼠跟腱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在肌腱断端缝合处植入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空白缓释降解膜。术后90 d行肌腱损伤局部组织学观察、羟脯氨酸含量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 结果与结论: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组肌腱缝合处内部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均较其腱周围、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组、空白缓释降解膜组多;腱缝合处肌腱周围多为正常结构的疏松结缔组织,很少有增生的结缔组织长入肌腱内部;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最大抗拉强度、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表明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通过抑制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防止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长入腱内,从而减轻或防止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814.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链霉素PLA-PEG共聚物微球(Superparamagnetic streptomycin sulfate PLA-PEG block polymer microspheres,spSPM)在体内药物释放的规律.方法: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Fe3O4油酸钠纳米粒,用复乳化(W/O/W)溶剂挥发法制...  相似文献   
815.
1944年,链霉素的问世开创了抗结核药物治疗新时代,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开发成功,1950年乙胺丁醇的研制,到了1951年异烟肼顺利应用于临床,宣告了结核病从此进入了化学治疗(化疗)时代。  相似文献   
816.
何才通  欧炯昆 《新中医》2011,(12):64-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纽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2.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转氨酶升高者1例,消化道不良反应者3例,副作用发生率9.1%;对照组转氨酶升高者3例,消化道不良反应者7例,白细胞减少者1例,副作用发生率26.2%。2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结核较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17.
HPLC同时测定决明子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决明子药材中蒽醌类和萘并吡喃酮类4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为决明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100:23:5: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4种成分达到了基线分离.红链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aurantio-obtusin-6-O-β-D-glucopyranoside以及决明子苷B线性范围为0.274~1.37,0.153~0.765,0.302~1.51,0.052~0.26μg,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RSD 1.8%),101.2%(RSD 1.2%),99.40%(RSD 2.2%),100.5%(RSD 1.6%).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测定决明子中4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精确,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决明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18.
病例:患者,男,5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咳血30余年,再发伴发热4天"于2010年6月1日入我院就诊。既往曾有"链霉素"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化痰等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相似文献   
819.
目的我国是WHO认定的结核病高发区域之一。链霉素在我国已经使用50年以上,现在在结核病治疗中仍广泛使用。本工作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和测序法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和rrs基因突变,从而检测是否对链霉素耐药。方法21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常规方法证实,115株为链霉素耐药,100株为敏感),测定链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DHPLC和测序法检测rpsL和rrs基因突变。结果85.2%(98/115)的链霉素耐药株携有rpsL或/和rrs基因突变,其中rpsL基因突变占大多数(76.5%,88/115)。对98株带有基因突变的菌株的分析表明,rpsL,rrs基因的突变类型与MIC之间未见密切关系。100株敏感株未检出基因突变。DHPLC法与测序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工作建立的DHPLC法可以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分析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2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83例BTCC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03%,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WHO肿瘤分级相关。AI与P33ING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P33ING1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33ING1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