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分别按照Touitou法和Cevc法制备5-氟尿嘧啶(1)乙醇脂质体和变形脂质体,并进行体外透瘢痕试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两者透过瘢痕组织的1累积含量及1在瘢痕组织中的滞留量.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95),检测波长265 nm.结果表明:透瘢痕试验24 h后,1乙醇脂质体、1变形脂质体及1 PBS溶液透过瘢痕组织的1累积透过量(μg·ml-1·cm-2)和在瘢痕组织的1滞留量(μg/cm2)分别为14.12±0.1和10.74±1.17、12.35±1.21和17.48±0.82、3.08±0.57和3.21±0.19.可见纳米级乙醇脂质体和变形脂质体均能有效促进1进入并透过瘢痕组织.相比之下,乙醇脂质体具有更好的透瘢痕作用,而变形脂质体能使5-FU在瘢痕组织内具有较高的滞留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沈阳市4所学校的858例流动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8.50%。女生的支持利用度高于男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状态下的学生获得社会支持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为主;流动女童的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于流动男童;社会支持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3.
铁剂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芳  王孝林 《吉林医学》2011,32(26):5468-5469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用铁剂的指征、方法与剂量。方法: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饮食治疗,二组间隔小剂量口服铁剂治疗,三组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儿原始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1、1.683,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Hb,二、三组Hb均明显高于食疗组(t值分别为2.742、2.854、2.736、2.843,P<0.01),二、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3,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6、1.257、1.684,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单纯采用食疗Hb恢复较慢,及时补充铁剂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偏食、厌食的小儿。采用间隔、小剂量多次口服铁剂疗效显著,与间隔、小剂量一次口服法疗效无区别,且不良反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快捷的治疗手段,值得试用。  相似文献   
84.
85.
病历摘要 患者女,72岁.主因"腹胀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持续性全腹胀,伴腹部膨隆,进行性加重,严重时明显影响日常起居,出现胸闷和憋气,有时伴有恶心、反酸和双足背轻度水肿,否认其他不适表现.外院给予利尿剂治疗,疗效一般.发病以来,精神和睡眠尚可,食欲减退,尿量偏少,大便干硬,间断服用芦荟胶囊,体重较前增加.既往曾出现2次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多年.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结直肠非上皮性肿瘤的内镜下特点。方法对我院1978年~2007年结肠镜及其病理诊断的结直肠非上皮性肿瘤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发现经组织学检查确诊的非上皮性肿瘤95例。其中,间叶源性肿瘤61例(平滑肌瘤26例、脂肪瘤25例、神经纤维瘤3例、胃肠间质瘤3例、间叶组织错构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假脂肪瘤病1例),大肠淋巴瘤22例,恶性黑色素瘤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1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结论结直肠非上皮性肿瘤内镜表现各有特征,掌握其内镜特点有利于提高其内镜下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7.
林三仁教授论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治疗要点及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据估计在一般人口中约 5%~ 1 0 %在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生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保护因素主要包括粘液 -粘膜屏障、粘膜的血流和上皮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及表皮生长因子等 ,损害因素包括胃酸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胃幽门螺杆菌 (Hp)、胃泌素和胃窦部滞留、饮食不节和失调、吸烟、饮酒、情绪应激、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其中胃溃疡的发病以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则以损害因素的…  相似文献   
88.
头孢吡肟在果糖注射液等3种溶媒中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头孢吡肟在果糖注射液等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治疗量的头孢吡肟在果糖注射液等3种输液中配伍后外观性状、pH值及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没有变化以及在6 h内含量均未有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吡肟在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可以使用果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及能量补充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的粪便菌群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30名UC活动期、30名UC缓解期患者及22名正常对照,收集其粪便标本.根据细菌的16S r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和大肠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待测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16S rDNA拷贝数,分析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 UC活动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粪便中双歧杆菌(8.45±0.92 vs 9.10±0.78)、乳酸杆菌(8.11±0.94 vs 8.69±0.55)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杆菌(9.88±1.34 vs 9.71±0.92)和肠球菌(7.74±0.63 vs 7.61±0.49)无明显变化(P>0.05);而UC缓解期患者粪便中4种细菌数量(双歧杆菌9.15±0.81,乳酸杆菌8.51±0.80,大肠杆菌9.54±1.64,肠球菌7.90±0.46)均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C活动期患者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而UC缓解期患者粪便菌群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具有UC遗传易感性个体发病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90.
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并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以提高对小肠出血这一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10年来确诊的7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因以小肠肿瘤最为多见(44.6%),其他依次为憩室(23.0%)、血管疾病(16.2%)及炎症(16.2%)。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开展较普遍,检查阳性率为76.3%(29/38)。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开展尚不普遍。各种检查均有其缺陷。结论 小肠出血病例中,小肠肿瘤为常见病因,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是应用较广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