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35篇
  免费   5884篇
  国内免费   3437篇
耳鼻咽喉   1177篇
儿科学   1690篇
妇产科学   739篇
基础医学   5972篇
口腔科学   1594篇
临床医学   22544篇
内科学   12196篇
皮肤病学   1341篇
神经病学   3980篇
特种医学   77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7篇
外科学   9574篇
综合类   57124篇
预防医学   20797篇
眼科学   1835篇
药学   21252篇
  96篇
中国医学   15808篇
肿瘤学   5461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491篇
  2022年   1646篇
  2021年   1924篇
  2020年   1962篇
  2019年   2190篇
  2018年   2407篇
  2017年   1991篇
  2016年   2236篇
  2015年   2228篇
  2014年   20882篇
  2013年   4446篇
  2012年   4308篇
  2011年   4394篇
  2010年   4215篇
  2009年   4101篇
  2008年   3761篇
  2007年   3901篇
  2006年   3744篇
  2005年   3772篇
  2004年   3560篇
  2003年   7578篇
  2002年   26110篇
  2001年   29479篇
  2000年   7181篇
  1999年   5460篇
  1998年   4635篇
  1997年   4526篇
  1996年   3990篇
  1995年   4086篇
  1994年   3120篇
  1993年   2891篇
  1992年   2303篇
  1991年   2009篇
  1990年   2050篇
  1989年   1702篇
  1988年   625篇
  1987年   587篇
  1986年   570篇
  1985年   509篇
  1984年   378篇
  1983年   425篇
  1982年   381篇
  1981年   243篇
  1980年   178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4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中药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分子机制并分析预测其靶标和药物作用通路。方法检索并下载GEO中与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获取的基因表达数据集,分析六味地黄丸干预前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基因变化,并将这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绝经女性血液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取交集,获得两对比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对获得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分(CC)三方面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生物通用交互数据集库(BioGRID)分析获得与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互作的蛋白质,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实现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的可视化。应用中医药数据库(BATMAN-TCM)对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六味地黄丸干预后,得到1 3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22个,下调表达基因1 027个。5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相关,六味地黄丸干预后43个基因下调,15个基因上调。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靶标为ESR1, FGFR2, MED1, PGR, PRKCB, PTGS1, PTGS2, TRIM24, VDR, WNT4。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差异表达基因对比分析,ATF2, FBXW7以及RDX基因在干预后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结论 ATF2, FBXW7和RDX基因为参与六味地黄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分子调控机制的关键基因。六味地黄丸主要中药成分的10个共同靶标基因中,ESR1, FGFR2, MED1, WNT4为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相关内分泌疾病的潜在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82.
陈雅洁  吴节 《新中医》2020,52(5):124-126
结合中医理论及外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肝气郁结、疏泄失调"为病机,治则立"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大法,探讨治疗该病选用肝俞施用龙虎交战针法的理论依据。为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同时也体现了古典针法创新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83.
84.
85.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艾灸对比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1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涉及684例患者,与西药组比较,艾灸对于提高RA的总体有效率及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相关炎性标志物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96,95%CI (1.87,4.70)]、[WMD=-5.99,95%CI (-8.06,-3.93)]、[WMD= -1.86,95%CI (-2.96,-0.76)]、[WMD= -5.73,95%CI (-8.4[]*8,-2.98)]。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与西药比较,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更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顺溪镇维新社区,曾有一位103岁仍在为人看病的老中医——吴法余。虽然他已于3年前去世,但他百岁高龄还能把脉诊病开方,人们对他的养生之道都深感好奇。本人多年前曾与他做过近10年同事,对他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世多少有些了解,再加上他儿孙们的详细讲述,我认为吴老的健康长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导管护理中应用人工气道气囊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入组,病例选择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均实施气管导管护理,对照组常规建立人工气道,应用气压表监测,保持较大气囊压力;观察组建立人工气道时,利用气囊充气即可无需较大压力;开展人工气道气囊监测,对比两组气囊注气容积、气囊压力,统计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囊注气容积、气囊压力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统计差异明显.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导管护理中开展人工气道气囊监测,可降低医源性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9.
正在优生优育知识广泛普及的今天,人们对孕产期的女性用药问题都比较关注,担心乱用药物会伤害腹中的宝宝。但对于月经期的女性用药,相对就没那么多在乎了。其实,在经期这个特殊时期,女性同样要注意谨慎用药,更不能擅自滥用药物。到医院看病,也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处于月经期,以便于医生合理选择药物。有关资料显示,下面这些药物在月经期间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用药不当惹麻烦。  相似文献   
90.
【摘要】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为了有效应对猴痘病例的输入以及传播,我国亟须加强包括入境监测、症状监测和人群监测的综合监测措施,同时做好针对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阻断和重点人群防护的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