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04篇
  免费   9036篇
  国内免费   7478篇
耳鼻咽喉   957篇
儿科学   1238篇
妇产科学   1227篇
基础医学   8027篇
口腔科学   1277篇
临床医学   23801篇
内科学   22251篇
皮肤病学   946篇
神经病学   5143篇
特种医学   10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6篇
外科学   14234篇
综合类   46105篇
预防医学   7220篇
眼科学   4818篇
药学   17336篇
  161篇
中国医学   9234篇
肿瘤学   5698篇
  2024年   532篇
  2023年   2267篇
  2022年   2725篇
  2021年   3109篇
  2020年   3735篇
  2019年   3632篇
  2018年   1968篇
  2017年   3164篇
  2016年   3787篇
  2015年   4526篇
  2014年   7149篇
  2013年   7281篇
  2012年   10281篇
  2011年   11356篇
  2010年   10653篇
  2009年   11332篇
  2008年   12293篇
  2007年   11260篇
  2006年   10988篇
  2005年   10909篇
  2004年   8566篇
  2003年   7396篇
  2002年   6011篇
  2001年   5118篇
  2000年   3660篇
  1999年   2983篇
  1998年   2499篇
  1997年   2125篇
  1996年   1932篇
  1995年   1679篇
  1994年   1404篇
  1993年   1005篇
  1992年   749篇
  1991年   643篇
  1990年   480篇
  1989年   549篇
  1988年   161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目的探讨线粒体凋亡通路在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棕榈酸(0.1、0.2、0.4、0.8 mmol·L~(-1))作用HUVECs(0、12、24、48 h),MTT法检测HUVECs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s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HUVECs中AIF、Cyt-C、cleaved caspase-3、Bcl-2、Bax等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内凋亡水平。结果 0.4 mmol·L~(-1)棕榈酸作用HUVECs 24 h时,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AIF、Cyt-C、cleaved caspase-3、Bax/Bcl-2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线粒体通透性抑制剂环孢素A (ciclosporine A, CsA)预处理组HUVECs凋亡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棕榈酸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相关通路密切关联,此研究对脂毒性心肌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单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6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致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症状发生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均为6~10 h。根据入院时单相CTA检查结果,采用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ingeal score,rLMC)将入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40例),以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以90 d全因死亡率为主要安全性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90 d mRS评分、90 d全因死亡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90 d mRS 0~2分患者占比和入院时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均显著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均P <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颅内高密度灶发生率和血管再通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S、rLMC评分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 <0.05)。r LMC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6~10 h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52,95%CI:1.110~1.647,P=0.003)。结论对于发病至穿刺时间为6~10 h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的AIS患者,应用rLMC量表对单相CTA侧支循环结果进行判读能够预测血管内治疗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西药对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CM-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盐酸氮卓斯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VACM-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1.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7天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鼻塞不通、鼻痒难耐、鼻流清涕、喷嚏频作)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疗程结束后7天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7天组内比较,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和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D8~+、IL-4、IL-10、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疗程结束后7天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西医治疗中重度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确诊为血管前 置的 12 例病例的彩超声像图特点进行,总结超声检查对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结果: 12 例血管前置病例中超声 正确诊断 11 例,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9.97%,准确率为99.89%。12 例中帆状胎盘 7 例,副胎盘 3 例,脐带 胎盘边缘附着 1 例,双叶胎盘 1 例。12 例病人均行剖宫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前置血管 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诊断灵敏度较高,是胎儿血管前置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自拟柴金化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胆囊排空率、血清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7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2组患者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500 mg/(次·d),治疗组同时口服柴金化瘀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胆囊排空率及血清CCK-A、VI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VI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SF-36评分、胆汁排空率及血清CCK-A水平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8%(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柴金化瘀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提高胆囊排空率、血清CCK-A水平及降低VIP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在腹盆腔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CTA的110例腹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A在腹盆腔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前CTA共显示135条主要供血动脉,其中腹膜来源60支,腹膜后来源15支,盆腔来源60支,与手术结果对照,腹盆腔肿瘤供血动脉对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73.64%(81/110);良性肿瘤中,21例可见1支主要供血动脉,9例2支,3例3支及以上,其余6例未见供血动脉;恶性交界性肿瘤患者中,1支35例,2支21例,3支15例,良性肿瘤与恶性交界性肿瘤在主要供血动脉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TA可在腹盆腔肿瘤术前发挥一定定位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腹腔镜术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疗效及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术联合反向添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VEGF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