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4篇
  免费   1340篇
  国内免费   1719篇
耳鼻咽喉   261篇
儿科学   336篇
妇产科学   499篇
基础医学   1796篇
口腔科学   156篇
临床医学   4417篇
内科学   2851篇
皮肤病学   253篇
神经病学   560篇
特种医学   7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611篇
综合类   5569篇
预防医学   3586篇
眼科学   290篇
药学   2837篇
  34篇
中国医学   1182篇
肿瘤学   159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24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091篇
  2013年   1298篇
  2012年   1990篇
  2011年   2244篇
  2010年   2027篇
  2009年   2142篇
  2008年   2450篇
  2007年   2030篇
  2006年   2078篇
  2005年   2211篇
  2004年   1355篇
  2003年   858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约50%的RSA患者病因不明,其中由于蜕膜化受损所致的胚胎反复丢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p53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介导蜕膜化受损从而引发RSA。其中p53/p21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可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使细胞周期进入停滞状态,蜕膜多倍体化障碍,转而促进细胞凋亡,影响胚胎着床。而在雌二醇(E2)/p5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中,p53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植入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LIF,并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为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参与调控p53信号通路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功能异常及p53通路基因多态性均可影响p53的活性,从而影响蜕膜化及妊娠结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p53蛋白家族及其通路参与蜕膜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2.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化痰除湿祛瘀剂膝痹康对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采用酶消化培养法培养人软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细胞来源。将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膝痹康0.016、0.08、0.4、2.0、10.0 mg/m L组,培养24 h后,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根据增殖结果将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膝痹康低、中、高剂量组(0.05、0.1、2.0 mg/m L),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Bcl-2同源水溶性相关蛋白X(Bax)及p53 mRNA表达。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有限细胞系,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甲苯胺蓝染色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来自中胚层的软骨细胞。膝痹康在0.016~10.0 mg/m L范围内对OA软骨细胞波长=450 nm处24 h的光密度(OD)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膝痹康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膝痹康中、高剂量组下降(P0.05,P0.01)。膝痹康低、中、高剂量组间比较显示,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膝痹康低剂量组Bcl-2、Bax及p53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膝痹康中、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Bax及p53 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P0.01);与膝痹康低剂量组相比,膝痹康中、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Bax及p53 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P0.01);与膝痹康中剂量组相比,膝痹康高剂量组Bax 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结论化痰除湿祛瘀剂膝痹康调控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过度凋亡,这可能是抑制软骨破坏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联合温针灸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10水平及关节功能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RA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及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38例加温针灸疗法,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骨通贴膏关节疼痛部位敷贴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相关症状、体征,ESR,血清CRP、IL-1及IL-10水平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73.6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20 m步行时间、ESR及血清CPR、IL-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或减少(P0.05),双手平均握力及IL-10水平增加(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5.2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通贴膏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老年RA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能够下调ESR、CRP、IL-1水平,上调IL-10,改善关节功能,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基于胃黏膜组织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化浊解毒组,每组12只。采用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法复制PLGC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维甲酸组予维甲酸药液40 mg/kg、化浊解毒组予化浊解毒方水煎液10 g/kg,均每日1次灌服,连续1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浊解毒方对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AKT、mTOR的影响。结果给药16周后,模型组AKT、mTOR表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组、维甲酸组AKT、mTOR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解毒组与维甲酸组比较,AKT、mTOR表达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AKT、mTOR的表达,从而调控AKT/mTOR通路,达到抗肿瘤血管新生以逆转PLG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筛选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为研究白斑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口腔白斑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蛋白,进行二维电泳,选择在表达差异量较大的11个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所分析的蛋白质类型。结果:人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二维电泳图谱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726±67和1608±73,蛋白质点重复性较好。人口腔白斑与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38个,其中16个点在白斑中为高标达,22个点在白斑中为低表达,选择11个表达差异量较大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其中的5个点,分别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免疫球蛋白(Ig)κ型轻链的恒定区(C区)片段等。结论:膜联蛋白A2,角蛋白8,角蛋白1,II型角蛋白亚基,Igκ型轻链的C区片段等在口腔白斑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人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简称Pin1)、β-连接素(β-catenin)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SACC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SACC中Pin1、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在SACC83、SACC-LM、ACC-2和ACC—M4种SACC细胞株中检测Pin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 65例SACC中Pin1高表达的51例(78%),cyclin D1高表达的41例(63%),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2)。14例(22%)SACC出现β-catenin在胞质中累积,其中6例(9%)表现为明显的β-catenin的细胞核表达;其余51例SACC中β-catenin仅在细胞膜上表达,伴淋巴结转移或浸润的病例中大都出现了β-catenin在细胞膜上表达减弱或缺失(11/14)。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Pin1蛋白和mRNA在4种SACC细胞株中都呈现高表达。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Pin1的过度表达在SACC中常见,其过度表达和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可能与SACC的细胞增殖及癌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88.
抗微生物多肽和蛋白是机体先天性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份,防御素(defensins)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组抗微生物多肽,人体已发现的防御素有9种,分为α和β两类防御素。本文综述了防御素的分类、结构特征、组织分布、抗微生物性能及机制,以及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9.
所谓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药物、毒物等)并与之特异结合,将生物活性分子产生的信息传递到效应器,引起各种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大多是糖蛋白。涎腺的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膜上都有大量的受体分布,但是由于腺泡细胞是液体和蛋白质分泌的主要细胞,所以大多数的受体研究都集中在腺泡细胞上。英国学者Garrett将分布在涎腺上的受体分为四大类:经典的神经递质受体、非肾上腺素能和非胆碱能受体、其他潜在的神经递质受体以及涎腺上的其他因子受体。  相似文献   
90.
成人牙周炎治疗前后龈沟液蛋白质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成人牙周炎患者同一位点基础治疗前后1个月龈沟液(gingivalcrevicularfluid,GCF)中蛋白成分的改变,以期发现能够反映牙周健康及疾病状况的特异蛋白。方法采用滤纸条法收集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56个位点GCF样本,以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离,ImageMasterTM电泳图象分析仪分析其中的蛋白质。结果治疗后蛋白区带数及非血清源低分子量12000,10000蛋白的丰度及百分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分别为P<0001和P<005),而38000蛋白百分含量呈增加趋势且与治疗前牙周探诊深度和GCF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分子量为12000,10000的蛋白与牙周炎症有关;分子量38000的蛋白与疾病的好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