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DNA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各种实时PCR技术、现代DNA测序的发展和应用,豁然明白了沙门菌属(Salmonella)的各个种、亚种、型的精确关系,例如过去认为是种的伤寒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副伤寒A和B沙门氏菌、肠炎沙门菌在保守区某片段处只有几个核苷酸差别,即它们不是种、也不是亚种的关系,而属于型的差异 [1].故需要更改沙门菌属的分类和命名.  相似文献   
82.
庄桂英  王澎  张颖  冀萍 《山东医药》2001,41(9):34-34
近年来 ,我们应用温热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腰背肌纤维炎患者 86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46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43岁。有外伤史 45例 ,受寒凉史 8例 ,其余原因不明。单侧疼痛 2 6例 ,双侧疼痛 6 0例。病程 1个月内 18例 ,2~ 6个月 40例 ,7~ 12个月 15例 ,1年以上 13例。本组均有腰背肌肉疼痛 ,其部位主要见于第三腰椎横突、竖直肌附着处、胸椎和腰椎椎板。查体时医生用拇指按压患者腰背部 ,一般压痛最明显处即为压痛点。本文疼痛评分标准为 :0分 :按压时患者表情无改变 ,无局部压痛。 1分 :按压时患者表…  相似文献   
83.
庄桂英  王澎 《现代康复》2001,5(5):107-107
目的:本讨论了用温热低频脉冲电治疗腰背肌纤维炎的疗效。方法:将172例腰背肌纤维炎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温热低频脉冲电流,对照组86例采用红外线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治疗前后痛点得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P<0.01),而对照组无显性(P>0.05)。结论:说明温热低频脉冲电是治疗腰背肌纤维炎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效果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接送手术患者这一流程,看似简单,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涉及到临床科室、后勤保障部门、手术室、麻醉科和护理部,牵一发动全身。  相似文献   
85.
背景与目的骨骼是最易发生肿瘤转移的部位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骨转移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其中核素骨显像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查手段,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对在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抗AT1-R抗体组、抗AT1-R抗体+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处理组、血管紧张素Ⅱ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组。通过MS2000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抗AT1-R抗体可显著升高大鼠LVSP、±dP/dtmax(P〈0.05),且这种增强心功能的效应可被Losartan逆转。结论抗AT1-R抗体可能通过激活ATl受体而发挥正性变力效应。  相似文献   
87.
70例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北京协和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至2010年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的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 本组70例均存在基础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确诊为真菌血流感染,40例(57.1%)为单数菌感染,30例(42.9%)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从70例患者的血培养中共分离122株病原体,72株真菌,50株细菌;念珠菌61株(84.7%),占绝对优势,白念珠菌31株(50.8%),非白念珠菌30株(49.2%)。分析真菌血症的原发感染来源,35例(50.0%)原发真菌血症,18例(25.7%)同时存在下呼吸道定植,10例(14.3%)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真菌血症,3例(4.3%)继发于腹腔真菌感染,另有4例(5.7%)存在多个部位相同真菌定植。住院期间死亡37例,粗病死率为52.9%,真菌血症所致的直接病死率为32.9%。单因素分析显示,ICU治疗(χ2=15.136,P<0.001)、30 d内手术史(χ2=3.540,P=0.060)、有创机械通气(χ2=4.450,P=0.035)与住院期间死亡相关;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χ2=5.657,P=0.017)、循环系统疾病(χ2=3.399,P=0.065)、ICU治疗(χ2=4.955,P=0.026)增加归因病死率。多因素分析中,ICU治疗增加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ICU治疗和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真菌血症患者的归因病死率。结论 真菌血症多发生于有一定基础疾病的患者,常伴随细菌血流感染。出现真菌血症的患者预后差,半数以上病人死亡,ICU治疗同时增加真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期间死亡和归因死亡风险,住院期间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增加归因病死率,30 d内手术史与住院期间死亡负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索先心病术后早期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连续纳入2020年10月~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外科术后恢复室接诊患儿,共纳入80例,分为非体外循环组19例,体外循环组61例。为更好的研究SVR在不同疾病中的情况,体外循环组分为非紫绀型先心病组(40例)及紫绀型组(21例)两个亚组。记录返回PICU即刻的SV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相关术前术中数据等,总结分析SVR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与非体外循环组相比较,体外循环组的体质量、身高、术前血氧饱和度、术后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均下降(均P<0.05);与非紫绀型先心病组相比较,紫绀型先心病组术前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术后血氧饱和度下降、CPB时间增加、术后LVEF值下降(均P<0.05)。体外循环组患儿术后SVRI较非体外循环组患儿明显减低[(1357±299 )vs. (1129±330),P<0.01],进一步比较体外循环各亚组与非体外循环组的SVRI,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SVRI较非体外循环组无明显差异,而紫绀型先心病术后患儿SVRI明显减低(P<0.01)。体外循环组组内比较,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SVRI较非紫绀型患儿显著减低(P<0.01),同时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CI较非紫绀型患儿显著升高(P<0.01),紫绀组患儿术后SVV虽较非紫绀型患儿升高,但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回归分析示术后SVRI与体质量呈正相关(r=25.079,P<0.05),与体外循环时间呈负相关(r=?2.831,P<0.05)。 结论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外周血管阻力可维持基本正常水平,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后外周血管阻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增加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风险。体外循环术后患儿SVRI主要受体质量和体外循环时间影响,体质量越低、体外循环时间越长,术后其外周血管阻力可能会越低。  相似文献   
89.
甲状腺属于人体内比较浅表的小器官,甲状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中比较重要的有甲状腺B超和EC T核素显像检查。这两种检查都属于非创伤性检查,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在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疗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甲状腺B超是超声检查的一种。它利用甲状腺及颈部周围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吸收和衰减不同而成像,有着快速、及时、准确、方便的优点。B超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颈部甲状腺的解剖形态、大小、内部组织回声情况,有无结节和肿物等。在临床应用中,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判断甲状腺体积大小B超检查可以通过测量甲状腺组织的三维大小,判断甲…  相似文献   
90.
高分辨力CT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能够更好地显示受累肺实质严重的区域和影像学特征,但是扫描层间距为10~20mm时,可能会遗漏局灶性的肺部异常.多层螺旋CT能够将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轴位的HRCT重建和在工作站进行冠状位图像的重建,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1].本研究扫描了48例临床诊断为肺部间质性改变的患者,比较冠状位图像和轴位HRCT在诊断肺部间质性疾病中两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