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皮肤肌肉炎症,以模糊的前驱症状、皮炎和肌肉炎症与变性为特征。一般情况下皮肌炎应包括皮肤和肌肉两方面病变,但可表现为单一病变,如无皮肤改变仅有肌肉受累者称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而无肌肉改变仅有皮肤特征性损害者称为无肌病性皮肌炎。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缺损的效果。方法: 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11例,创面面积约l .2cm×1.2cm~1.8 cm×2..5cm。根据创面的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眉间皮瓣、菱形皮瓣、风筝皮瓣或联合使用两种局部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个月至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时,如果能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内眦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可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究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RhaFGF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皮肤溃疡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难愈性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aFGF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局部外敷,RhaFGF组采用RhaFGF局部外敷.于第7、14...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急性期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吞咽训练+针刺治疗)、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各2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三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显著优于吞咽训练组和针刺组(P0.05),吞咽训练组与针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训练联合针刺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优于单纯针刺和吞咽训练,且吞咽训练与针刺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86.
儿童 SLE 53 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SLE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对53例儿童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SLE患者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女比例为1 ∶ 9.6。年龄7 ~ 14岁,中位数为12岁。首发症状以皮疹最为常见,占41.51%;其次为发热占20.75%;关节痛占20.75%。系统损害中最常受累的是血液系统,占84.90%;肾脏占60.38%,神经系统也易受累,占18.87%。血液、肾、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的表现分别为贫血、蛋白尿、癫痫。实验室检查ANA阳性率最高,占90.57%,其次为抗dsDNA抗体,占67.92%。男女在发病年龄、入院评分、出院评分、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出院剂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SLE临床表现多样,倾向于多系统受累。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7.
 患者女,55岁。因“躯干、双上臂、前臂褐色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皮肤专科检查:躯干、双上臂、前臂可见对称、播散性分布的针尖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丘疹,边缘堤状隆起,中央萎缩凹陷。皮损病理检查:角质层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柱,其下颗粒层消失,棘层内有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符合汗孔角化症。予外用维A酸软膏后病情稍有改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3例采用了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手术安全有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术前做好病人准备及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围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应用虎栀菌合剂治疗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5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虎栀菌合剂,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栀菌合剂是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3组,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30)、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n=30)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n=30).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对3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问、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闻和术后腹痛情况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等.结果:D组、F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组.丙泊酚总用量以及术中的体动反应也明显少于P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D组、F组明显高于P组(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D组优于F组、P组(P<0.01).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两种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但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