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1株肺炎克雷伯菌( KPN)和1株铜绿假单胞菌( PAE)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利用种属特异基因PCR扩增、MALDI-TOF质谱技术及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细菌种属;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检测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应用改良型Carba NP法、质粒抽提、电转化实验、耐药基因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细菌编码的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1株KPN和1株PAE及其相应的转化子均产A类酶,PCR扩增测序显示PAE含有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KPN含有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和bla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二者的转化子只有blaKPC-2编码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KPN和PAE均携带A类2f组型碳青霉烯酶blaKPC-2编码基因且位于质粒上,而KPN所含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blaSHV编码基因可能位于不同质粒上,或存在于该菌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2.
医学检验专业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实验诊断医学,既是一门由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作为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独立工作的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临床检验的实习教学正面临诸多困难[1-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习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使MSC具有靶向性,将靶向MSC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MSC在小鼠脾脏的定位及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用组织片贴壁法培养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将转入P1-GFP融合基因的MSC注入小鼠体内,18小时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FP在小鼠脾脏的定位。结果:培养的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MSC感染含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18小时后MSC开始出现绿色荧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增强,72小时达高峰。靶向MSC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CD105(90.0%)/CD44(98%),CD73(85.0%)/ CD90(98.5%)。将靶向MSC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 18小时后小鼠脾脏出现大量GFP阳性细胞,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P1-GFP融合基因的靶向MSC,靶向MSC成功定向脾脏,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我院2007-201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阳性标本分离培养后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 2 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手工琼脂扩散敏感试验(kirbry-bauer,K-B)和仪器卡片法,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6%,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布占42.8%和4.6%;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病原菌分离率无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分析显示耐药率整体稳定;病原菌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及时关注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动态,对于控制耐药菌的传播、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治疗是手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本例患者在手术后放化疗基础上早期接受了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注治疗,不仅减轻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随访5年依然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及在传染病流行、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控制及应对方面的能力。方法通过优化流程,实行标本负责制;密切联系临床;以人为本,提高工作效率;作好质量控制和完善信息系统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了出现问题时的扯皮和推卸责任。结论满足了临床对微生物实验室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地位,达到了双赢。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检验信息系统(LIS)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医院特点,改造原有操作软件,开发新的检验信息系统。结果新的系统支持条形码技术,增加了样本核收、危急值预警、微生物药敏报告、结果自动审核功能,调整计费方式,更改了操作流程。结论优化后的LIS流程合理,操作简捷,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更加快速准确地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检验信息。  相似文献   
88.
观察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其细胞损伤的机制.建立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IEC-6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实现重组蓖麻毒素A链(rRTA)的高效表达,获得rRT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基于单抗的蓖麻毒素检测方法.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RNA二级结构预测和偏性密码子等手段设计引物;用PCR将rRTA基因克隆至载体pE132a( );用双酶切和DNA测序技术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鉴定;IFTG诱导rRTA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rRA/BL21,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ELISA及Westernblot鉴定rRTA蛋白;rRTA免疫Balb/c小鼠,建立杂交瘤细胞株,获得抗rRTA的单克隆抗体,用Westem blot鉴定.结果 构建了rRTA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rRA/BL21,实现了rRTA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获得了高纯度约10~20 mg/L rRTA;获得抗rRTA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的ricin EIJSA检测方法检出ricin的最低浓度为3.125 ng/mL,目视比色对蓖麻毒素的最低检出浓度为6.25 ng/mL.结论 本研究表达的rRTA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基于单抗的ricin检测方法,将在肿瘤生物治疗、ricin生物恐怖袭击的侦检、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法定量分析临床实验室不同组别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性能,改进实验室质量。方法收集2013年度生化组与血液组共35个检验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计算检验项目的σ值,评价检验项目分析性能。结果生化组参与评价的23个临床检验项目中σ≥6的10项,5≤σ6的6项,4≤σ5的3项,3≤σ4的3项,σ3的1项,平均σ值为5.962。血液组参与评价的12个临床检验项目中σ≥6的8项,5≤σ6的2项,4≤σ5的2项,平均σ值为7.38。生化组分析性能未达到6σ的检验项目占总项目的37%,血液组分析性能未达6σ的检验项目占总项目的11%。生化组与血液组检测项目σ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配套试剂与配套试剂检测项目σ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σ理论可以用于临床检验项目质量的评价,并可广泛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