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海洋中分离的河流弧菌致病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的致病性.方法毒力实验组:22只二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河流弧菌,2个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实验:22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河流弧菌的人工海水)和2个阳性对照组(分别含有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培养,3 d后活杀小鼠,取脏器和伤肢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毒力实验:实验组7只鼠中5只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12 h血培养阳性,2只鼠24 h血培养持续阳性;伤口感染实验: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0%,病理学检查伤肢横纹肌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形成.结论自海水中分离出的河流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鼠伤口感染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282.
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梅毒螺旋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 4种 ,即病原体、血清学、PCR及脑脊液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为血清学试验 ,又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这些方法对于各期梅毒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3.
免疫抑制法测得CK-MB/CK大于30%的几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K和CK-MB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肌梗死(MI)的特异性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认可。现大多数实验室采用免疫抑制法测量CK、CK-MB,其优点是快速方便,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测量原理是用抗-M抗体将M亚基抑制,测B亚基活性,结果乘2即得CK-MB活性。当病人血清中存在CK-BB或巨CK1、巨CK2时由于其活性不受抗-M抗体  相似文献   
284.
CIK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是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下诱导而来的一群异质性细胞群,因为它的快速增值,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且副作用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且正在成为新一代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85.
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试图客观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分布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并同步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测定,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用化学发光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491例临床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及分型.对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103例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结果 491例被检者用化学发光法检出15种模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出仅9种模式.前者中可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抗体双阳(9例,1.84%)和乙型肝炎e抗原与乙型肝炎e抗体双阳(10例,2.03%)等少见模式.检测103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63例,占61.1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值在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不同分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分布具有多样性;化学发光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86.
中国海域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理想的海洋细菌增菌、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 海洋细菌经8种不同种类增菌液增菌后,选择11种不同种类的培养基进行分传,然后挑选单个菌落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OTEK-AMS)、API微生物鉴定系统和BIOMIC榆测仪进行检测,用微量生化反应管进行手工补充鉴定.结果 从中国四大海域采集的海水中共分离到72种411株细菌与真菌.弧菌为海水中的优势菌(177株,43.1%).弧菌应首选碱性蛋白胨水和嗜盐菌增菌液进行增菌,然后用TCBS平板和血平板进行分传.其他细菌适合用2号营养肉汤增菌后再用血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分离.真菌适合用真菌肉汤液增菌,用沙氏平板进行分传.对所分离的细菌采用VITEK-AMS、API系统和BIOMIC检测仪结合微量生化反应管进行手工补充鉴定,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结论 对于海洋中不同种类的细菌与真菌,应选用不同种类的增菌液和培养基进行增菌与分离.采用VITEK-AMS、API系统、BIOMIC检测仪结合微量生化反应管进行手工补充鉴定,是较理想的海洋细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87.
目的了解2008年我院细菌分离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BIOMIC药敏测定仪,耐药性分析采用WHO NET 5.4软件。结果 2008年我院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 983株,革兰阴性菌1 157株,革兰阳性菌443株,真菌383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分离菌,占检出菌的45.7%;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分别为72.7%和7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26.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好,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97.4%和90.6%。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好,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多在5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4%,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9.2%。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研究大鼠角膜上皮组织中β防御素HBD-1、HBD-2的表达及角膜局部感染后其表达的变化,为细菌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18只,共36眼,配对分为两组.第一组9只大鼠一只眼内滴人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另一眼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第二组9只大鼠的一只眼内仍滴人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另一眼建立大肠埃希菌感染眼模型,待角膜感染24 h,分别取各组角膜上皮组织,用RT-PCR法检测健康大鼠眼及角膜感染24 h后大鼠眼角膜上皮组织中B防御素HBD-1、HBD-2的表达.结果 大鼠角膜上皮组织中均有HBD-1、HBD-2的表达,角膜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后HBD-2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大肠埃希菌组的大鼠眼角膜上皮组织中HBD-2的表达高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组.结论 细菌感染大鼠眼角膜上皮组织后HRD-2表达增加,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大鼠眼角膜上皮组织中HBD-2增加程度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提示HBD-2在眼表角膜感染初期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发挥着更重要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289.
目的 观察N-对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N-tosyl-L-phenylalanyl-chloromethyl Ketone,TPCK)干预对延缓晶状体混浊程度的作用,并初步分析TPCK在晶状体氧化应激状态下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同窝SD大鼠离体培养晶状体36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组(H2O2组)和药物干预组(TPCK组),每组12个。于晶状体培养12 h显微镜下观察离体培养晶状体混浊的情况并分别计分;然后每组取一个晶状体匀浆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其余所有晶状体匀浆后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结果 TPCK组晶状体混浊程度(8.33%)明显低于H2O2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2,P<0.05)。TPCK组GSH含量为(2.36±0.29)μmol·g-1,与H2O2组(1.12±0.08)μmol·g-1相比明显升高,低于空白对照组(3.52±0.30)μmol·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89,P<0.05)。结论 TPCK作为一种烷基化试剂竞争性结合晶状体蛋白巯基而减轻了其氧化损伤程度。TPCK能稳定晶状体蛋白的热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