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8篇
  免费   1026篇
  国内免费   679篇
耳鼻咽喉   14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1077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1949篇
内科学   1639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772篇
特种医学   9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92篇
综合类   4952篇
预防医学   2034篇
眼科学   382篇
药学   1565篇
  17篇
中国医学   935篇
肿瘤学   90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1047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197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613篇
  2001年   544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ien,Aβ)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培养液对正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研究,探讨通心络对HBMEC及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Aβ损伤组,通心络组,石杉碱甲组,空白组为正常神经元组,正常组为正常HBMEC培养液培养神经元组,其余4组采用20μmol·L~(-1)Aβ诱导HBMEC损伤,其中通心络组提前干预(400 mg·L~(-1)通心络预处理6 h),石杉碱甲组提前干预(100 mg·L~(-1)石杉碱甲预处理6 h),取其损伤后的细胞培养液加到正常脑神经元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束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及凋亡蛋白、基因表达。结果:Aβ损伤HBMEC后的培养液可加速脑神经元的凋亡,且较Aβ直接导致脑神经元凋亡严重,提前通过通心络干预的HBMEC培养液诱导脑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凋亡蛋白、基因表达均有降低(P0.05,P0.01),且优于西药石杉碱甲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AD)中HBMEC损伤可以进一步加速神经元的凋亡,而通心络保护HBMEC同时可起到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通心络胶囊对AD脑神经元及HBMEC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通心络的干预作用。 方法 制备3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正常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N-CM),同型半胱氨酸诱导损伤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CM)和通心络干预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T-CM)。将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M组、T-CM组及H-CM组,采用相应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JC-1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 C)和钙网蛋白(CRT)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CM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MMP水平、CRT及Cyt C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N-CM组比较,H-CM组细胞皱缩,细胞边缘模糊,有大量坏死细胞漂浮,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CRT及Cyt C蛋白表达升高,MMP水平降低(P<0.01);与H-CM组比较,T-CM组细胞无明显皱缩,细胞边缘较清楚,坏死漂浮细胞减少,细胞上清液cTnT含量、CRT及Cyt C蛋白表达降低,MMP水平升高(P<0.05, P<0.01)。结论 受损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损伤心肌细胞,其损伤机制可能与CRT介导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有关,通心络可抑制该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多形性腺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33 例多形性腺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涎腺(P<0.05);MVD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分布与正常涎腺组织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与MVD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VEGF有较高水平表达,MVD的分布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4.
Lyons  AJ  James  R  Collyer  J  王延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3(3):272-272
该文对应用游离髂骨瓣修复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研究,并分析手术并发症。作者共用26块髂骨肌瓣、1块髂骨肌皮瓣修复18例下颌骨和8例上颌骨缺损。1例因微血管再灌注问题而导致手术失败:3例术后行组织瓣抢救,其中2例吻合口血栓形成,重新吻合血管后抢救成功;10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皮肤麻木,3例并发切口疝,1例供区创口裂开,2例并发口鼻瘘,1例颈部创口感染,  相似文献   
85.
吻合血管髂骨移植是修复颌骨缺损的常用手术。作者应用吻合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植修复颌面部骨缺损4例,证实以该血管为蒂的髂骨瓣的临床可行性。旋股外侧血管升支位置恒定、血管口径较粗,所形成的血管蒂较长,操作安全、方便。作者认为以该血管为蒂的髂骨移植是颌骨缺损修复的可供选择术式之一。本文对该髂骨瓣的血供、手术注意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舌鳞状细胞癌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舌鳞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62例舌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结果 62例舌鳞癌标本中有56例标本的VEGFR-3呈阳性表达,但功能性淋巴管主要分布在癌组织周围,癌间质中未见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舌鳞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舌鳞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而与舌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状况密切相关(P<0.05).VEGF-D在癌细胞胞质呈阳性表达,且随着VEGF-D表达增强,癌组织周围淋巴管密度亦明显增加.结论 VEGF-D和VEGFR-3途径可促进鳞癌淋巴管新生和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87.
微血管病变能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激发凝血、纤溶、补体及免疫系统,参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发生,活血化淤及扩血管药物治疗OSF有疗效。  相似文献   
88.
随着对颞颌关节(TMJ)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需进一步了解TMJ的微细结构。近几十年来对TMJ微血管分布及其生理病理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对TMJ血管的发生及发育变化方面的研究则甚少。本文通过对12个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标记物CD105(endoglin)和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测定ACC41例、涎腺良性病变27例、正常涎腺组织块23例中CD105和MMP-2表达值,并结合AC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生存状况,分析二者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正常涎腺组织中无MVD和MMP-2的阳性表达。ACC组MVD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良性病变组(P=0.027);CD105标记的MVD值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相关,MMP-2仅与TNM分期相关;Cox回归显示CD105标记的MVD可作为ACC的独立预后因素,MMP-2未得出同样结论;CD105标记的MVD高/低表达组复发率有明显差异;MVD和MMP-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05与ACC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望作为ACC有价值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和ACC的局部侵袭相关,但根据本研究还不能认为其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地鼠颊囊粘膜癌变所起的干预作用。方法90只金黄地鼠分为实验1组(TI组)、实验2组(T2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利用二甲基苯并葱(DMBA)诱导T1,T2组地鼠颊囊癌变,并在T2组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I,.硝基精氨酸甲醋( L, NAME),观察T1和T2组颊囊豁膜癌变中病理改变,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VEGF,珊因子动态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量的变化。结果】)MBA诱导T1组和72组颊囊薪膜癌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OS,iNOS, VEGF阳性表达增加,NO量和微血管密度不断增加。结论NO在地鼠颊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而G NAME起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