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胚胎干细胞的无动物源性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周灿权 《生殖与避孕》2010,30(9):627-633
人胚胎干细胞(hESCs)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模型,而且在细胞移植治疗方面有可能存在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hESCs培养体系的优化已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者们通过使用机械法切割内细胞团(ICM),以及在培养过程中使用无动物成分的培养液、饲养层或基质胶,或使用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并且维持染色体核型的稳定性等,以得到有质量和安全保证、可用于临床治疗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82.
控制性促超排卵治疗周期中卵泡生长速率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我中心 1 996~ 1 997年间施行的 2 55个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促超排卵周期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优势卵泡在排卵前的数天以 1 .3 mm/天的速率呈直线生长 ,3个最大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而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间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认为促超排卵药物虽然可以促使多个卵泡发育 ,但不能完全克服这些发育卵泡之间的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在回收卵母细胞前取消周期的原因,寻找IVF—ET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IVF—ET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的资料。【结果】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其中因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9人(52.7%),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0人(47.3%)(其中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20人,IVF—ET中妊娠8人,生殖道炎症8人,内科感染4人,个人及家庭问题10人,不明原因30人)。因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与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VF-ET中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患者因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占比率较高,而这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预测COS中卵巢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GnRH及GnRH激动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十肽激素,由神经突触末端释放进入垂体门脉系统,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分泌FSH、LH。1971年,Schally等成功从猪的下丘脑中分离出GnRH,再经6年研究才阐明其一级结构的氨基酸顺序[1]。GnRH的第5~6,6~7和9~10位氨基酸链稳定性差,极易受肽链内切酶作用而裂解,因而在体内血浆半衰期仅为2~4min。通过将其第6位和第10位氨基酸进行置换或去除,而得到一种9肽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GnRH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随机的采用传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结合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对两种策略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佳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行PGD的183个周期资料,其中91个FISH-PGD周期采用D3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FISH组、92个SNPPGD周期采用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SNP组。将两组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SNP组的无胚胎移植周期低于F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正常率SNP组为33.8%,高于FISH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方面,SNP组高于FISH组而早期流产/胎停率则低于FISH组。【结论】SNP-PGD的滋养外胚层活检结合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6.
目的:回顾分析达英-35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内分泌因素及胚胎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7年9月因PCOS予达英-35预处理,且因输卵管因素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辅助生殖后妊娠患者35例,其中早期流产15例,分娩20例。选择同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IVF-ET的非PCOS早期流产患者20例为对照。对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础代谢情况(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达英-35治疗前后及IVF-ET周期中的内分泌水平(启动日的FSH、LH、E2水平,及注射HCG日的LH、E2、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废弃胚胎率等胚胎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COS患者接受达英-35治疗后,LH、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PCOS流产组LH水平及LH/FSH比值显著低于PCOS分娩组。PCOS流产组和PCOS分娩组患者的肥胖程度、代谢水平、基础内分泌水平及卵子、胚胎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COS流产组与非PCOS流产组的内分泌及胚胎因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达英-35预处理的P-COS患者接受IVF-ET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与基础代谢、内分泌、卵子及胚胎情况无关。使用达英-35能降低PCOS患者的基础LH水平及基础T水平,但激素情况改善并非降低流产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Ca2+载体A23187对受精失败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的补救激活及激活后的胚胎发育情况。方法:收集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24h仍无受精征象的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5μmol/LCa2+载体A23187中处理5min,观察第二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情况,激活后卵母细胞在体外继续培养2d。结果:IVF组及ICSI组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64.9%(24/37)和73.2%(30/41)。ICSI组受精失败卵母细胞激活后主要表现为二极体二原核(2PB+2PN)(80%,24/30),而IVF组仅有20%的被激活卵母细胞表现为2PB+2PN,两组间差异具极显著(P<0.01)。31个2PN卵母细胞继续培养,25个发生分裂,11个发育到2-4细胞,8个发育到4-8细胞,6个发育到8-细胞以上阶段。结论:Ca2+载体A23187能够有效地激活ICSI后受精失败卵母细胞恢复受精并继续发育成胚胎。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亚端粒探针分析(Subtelomere Assay)联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自然流产绒毛进行遗传学分析,并探讨绒毛组织染色体嵌合现象的发生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31例自然流产、16例IVF/ICSI治疗后流产、10例正常对照绒毛组织,同时进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及MLPA联合FISH检测.结果 细胞培养核型分析与MLPA联合FISH检测的成功率分别为71.93%(41/57)、100%(57/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然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61.29%(19/31),IVF/ICSI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56.25%(9/16),正常对照组为10%(1/10);正常对照组绒毛16、18、X、Y 3对染色体的平均嵌合率为98.6%±1.32%,以正常对照组3对染色体平均嵌合率-2SD为界限值下限统计嵌合发生率;自然流产组和IVF/ICSI流产组绒毛嵌合率分别为38.71%(12/31)、25%(4/16),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自然流产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率、嵌合现象发生率均高,是导致胚胎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人原生殖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人原生殖细胞(PGC)的分离取材时机与体外培养方法,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EG)的建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不同孕龄的人胚,分离人PGC,在不同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增殖与分化情况。结果:孕8、9周较孕7周人胚用酶机械法分离PGC后,原代克隆形成率高,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或STO细胞作为饲养层,并且在培养液中加入hLIF、hbFGF\,hSCF,能较好地维持人PGC的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结论:孕8、9周龄人胚为分离PGC的适宜材料,酶机械法分离PGC简单有效,饲养层细胞与生长因子为人PGC细胞体外培养所必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与β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HumTH01在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作用。方法 对4例已出生重型β地贫患儿的、双方均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进行了6个周期的PGD治疗,应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检测β珠蛋白基因及HumTH01基因,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入子宫。结果 6个周期共活检44个胚胎,获得44个卵裂球,其中41个卵裂球扩增成功,35个胚胎经PCR分析后获得明确诊断,移植了14个胚胎,获得1例临床妊娠。孕17周时经脐带血穿刺,证实为完全正常胚胎,现已出生一正常女婴。单个卵裂球平均扩增效率为89.7%,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out,ADO)率为14.4%。HumTH01基因可以帮助检测出ADO及污染的发生。结论 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应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检测β珠蛋白基因及HumTH01基因对β地贫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并成功获得临床妊娠。在PGD中同时检测与β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可以降低PGD中由于ADO及污染造成的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