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88篇
  免费   5644篇
  国内免费   3510篇
耳鼻咽喉   811篇
儿科学   715篇
妇产科学   1731篇
基础医学   4717篇
口腔科学   1225篇
临床医学   22609篇
内科学   8476篇
皮肤病学   436篇
神经病学   2965篇
特种医学   7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3篇
外科学   28697篇
综合类   50447篇
预防医学   9960篇
眼科学   1661篇
药学   19029篇
  218篇
中国医学   12167篇
肿瘤学   2945篇
  2024年   492篇
  2023年   1750篇
  2022年   2029篇
  2021年   2867篇
  2020年   3504篇
  2019年   3598篇
  2018年   1633篇
  2017年   3175篇
  2016年   3813篇
  2015年   4311篇
  2014年   8074篇
  2013年   8330篇
  2012年   10603篇
  2011年   11433篇
  2010年   10985篇
  2009年   10547篇
  2008年   11993篇
  2007年   10892篇
  2006年   9790篇
  2005年   10133篇
  2004年   8073篇
  2003年   7231篇
  2002年   5972篇
  2001年   5433篇
  2000年   4161篇
  1999年   3030篇
  1998年   2506篇
  1997年   2170篇
  1996年   1861篇
  1995年   1619篇
  1994年   1187篇
  1993年   706篇
  1992年   461篇
  1991年   466篇
  1990年   349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147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内侧髌股韧带股骨附着点定位目前主要采用Schottle点、Stephen点、內收肌结节辅助定位点三种定位方法,前二者基于放射学辅助2D投影技术,后者基于临床解剖标志,均能够对解剖附着点进行有效定位,为手术重建MPFL提供帮助。三种内侧髌股韧带股骨附着点定位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而基于临床解剖标志定位结合影像学辅助3D重建技术定位应当是未来定位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究髓内钉及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Danis-WeberB型外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Danis-WeberB型外踝骨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和OM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骨折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对多数Danis-WeberB型外踝骨折仍是常规的治疗方式,虽存在一定并发症,但有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且功能恢复较好。但对于软组织条件不佳的患者,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更佳,其切口较小,并发症较少,有助于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5.
86.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加权运动磁共振成像双指数、拉伸指数模型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30例经活检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放化疗前、放化疗1个月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T2WI,横轴面T2WI、T1WI、DWI、IVIM(12个b值,范围0~2000s/mm2)。双指数模型测得病变区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拉伸指数模型测得水分子扩散异质性指数(α),扩散分布系数(DDC)。测量各扫描时间点肿瘤最大面积及相关参数,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病灶的D值、f值、DDC值在放化疗后升高,分别由0.642×10-3mm2/s,18.8%,0.84×10-3mm2/s升高至0.777×10-3mm2/s,36.3%,2.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D*值在放化疗前后分别为0.775,9.59×10-3mm2/s至0.486,39.8×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双指数、拉伸指数相关参数可动态监测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的细微变化,D值、DDC值能有效监测放化疗疗效,f值可作为放化疗疗效的潜在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7.
88.
<正>2008年6月~2016年6月,我们采取经尺侧腕屈肌旁入路结合微型钢板固定治疗5例尺骨冠突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0~40岁。骨折O'Driscoll分型:Ⅱa型1例,Ⅱb型3例,Ⅱc型1例。3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10 d。1. 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C臂机透视下做肘内翻应力试验,根据肘内翻的程度判断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损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初步探讨人为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外侧克氏针出针点的可行性及其相应的置入方法。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61例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外侧针构型病例术中透视图像中最外侧针的出针点和入针点位置,测量最外侧针冠状面和矢状面钢针角度。第二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基于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两名小儿骨科医生尝试人为提高最外侧针的出针位置(预期组),另外两名外科医生继续按照常规流程置针(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治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阶段参与回顾性研究的161例患者中,47例(29.2%)最外侧针出针点位于骨干-干骺端交界区(metaphyseal-diaphyseal junction,MDJ)上边界线以上,其中40例最外侧针(85.1%)由肱骨小头骨化中心(ossific nucleus of the capitellum,ONC)外侧或骨化中心外1/3置入(正位像),于骨化中心后1/3或骨化中心后方置入(侧位像)。冠状面和矢状面钢针平均角度分别为58.4°和90.5°。第二阶段,预期组中有47例(65.3%,47/72)患者的最外侧针出针点位于MDJ上边界线以上,而对照组中仅32例(36%,32/89)出针点位于MDJ上边界线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34,P<0.05)结论在单纯外侧针构型中,人为提高最外侧针出针点可行。钢针路径位于正位像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外侧、外1/3及侧位像在肱骨小头后方或后1/3位置时更容易获得高位的出针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因宫颈病变行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9月至2021年0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HSIL及MIC的4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绝经状态、孕次、产次、同房出血、不规则出血、家族肿瘤史、HR-HPV感染种类、HPV16/18感染、TCT检测结果、转化区类型、宫颈管搔刮术(endocervical curettage,ECC)结果、病变级别、是否累及腺体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是否相关。同时,对79例进一步行子宫切除术者分析切缘阳性及上述相关因素与术后病变残留的关系。结果:术后切缘阳性与TCT检测结果、转化区类型、病变级别、是否累及腺体、ECC结果有关(P<0.05),其中MIC、累及腺体、3型转化区及ECC阳性是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外,宫颈病变残留与切缘状态及病变级别有关(P=0.001;P=0.038),切缘阳性是子宫切除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结论:重视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个体化干预,是降低切缘阳性和病变残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