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79篇
  免费   5517篇
  国内免费   1841篇
耳鼻咽喉   671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2166篇
口腔科学   969篇
临床医学   12610篇
内科学   2466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984篇
特种医学   18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852篇
综合类   16455篇
预防医学   3636篇
眼科学   1591篇
药学   4135篇
  70篇
中国医学   1508篇
肿瘤学   1772篇
  2024年   371篇
  2023年   1210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1484篇
  2020年   1924篇
  2019年   1493篇
  2018年   1032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701篇
  2015年   1973篇
  2014年   3396篇
  2013年   3450篇
  2012年   4761篇
  2011年   5103篇
  2010年   4911篇
  2009年   5054篇
  2008年   4856篇
  2007年   4292篇
  2006年   4112篇
  2005年   3398篇
  2004年   2442篇
  2003年   1882篇
  2002年   1629篇
  2001年   1314篇
  2000年   948篇
  1999年   897篇
  1998年   832篇
  1997年   648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82.
目的分析按照FIGO2018新分期磁共振成像(MRI)多模态和B超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均接受MRI、阴道B超、术后病理检查,分析MRI检查、B超联合MRI检查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结果 MRI检查确诊率72.37%,低于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的92.11%,与病理检查确诊率的98.68%比较,MRI检查率(72.37%)低于病理检查(98.68%)(P0.05),B超联合MRI检查确诊率92.11%,比病理检查的9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FIGO2018新分期标准,磁共振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子宫内膜癌,其应用价值高,所以针对子宫内膜癌或宫腔病变高危因素者,则建议接受MRI多模态联合B超检查。  相似文献   
83.
8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67-169+封三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 例经病理证实为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OFMT)病例的临床及MRI 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了OFMT 的临床、病理与影像特征:软组织的无痛性肿块;MRI 上T1WI 呈等信号,T2WI 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显著、不均匀强化,内见小片状、条状低信号影;由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分布于间质中,内见小灶骨化;免疫表型示波形蛋白阳性。希望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67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其中轻型3例,普通型35例,重型22例,危重型7例。分析和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轻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普通型患者中,单发病灶3例(8.6%),多发病灶32例(91.4%);重型患者中,单发病灶1例(4.5%),多发病灶21例(95.5%);危重型患者均为多发病灶。普通型患者胸部CT影像以实性斑片影伴晕征为主要表现(18/35,51.4%);重型患者以条索影伴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7/22,31.8%);以实变影为主要表现共7例,全部为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结论: 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以实变影为主要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可作为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PAC)后黄斑区的变化。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于抚顺市眼病医院就诊的APAC患者44例(88眼)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后2周和4周利用OCT测量并比较患眼及对侧眼的黄斑厚度和黄斑部体积。结果发病后2周,患眼的黄斑中心凹、黄斑颞外侧、黄斑颞内侧、黄斑外上侧、黄斑内上侧、黄斑外下侧的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均增加(P<0.05),患眼的黄斑颞内侧、黄斑内上侧、黄斑颞外侧、黄斑外上侧、黄斑鼻外侧、黄斑外下侧以及黄斑整体的体积与对侧眼比较均增大(P<0.05)。发病后4周,除黄斑中心凹最低处,患眼黄斑各部分的厚度与对侧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大部分患眼黄斑各部分的体积与对侧眼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后2周及4周,对侧眼的黄斑在各区域的厚度和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患眼的黄斑颞内侧、黄斑内上侧、黄斑鼻内侧、黄斑颞外侧及黄斑外上侧的厚度和体积在发病后2周和4周均减小(P<0.05)。此外,除黄斑内下侧,黄斑其他部分的体积在发病后2周和4周均变小(P<0.05)。结论黄斑部区域在APAC后受到明显影响;疾病缓解后,黄斑部厚度和体积显著增加,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又呈逐渐下降趋势;APAC后黄斑部功能的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测量并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不同型号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后在眼内的居中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2019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后6个月复诊的患者120例(120眼)。方法 根据所植入IOL的型号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对术眼进行前段扫频OCT(AS-SS-OCT)检查。同一轴线上IOL中心与巩膜突连线中点的距离为IOL偏心度,IOL平面与巩膜突平面间的夹角为IOL倾斜度。分别测量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偏心度和倾斜度,并进行组间比较。主要指标 IOL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偏中心度和倾斜度。结果 A组水平方向偏心度为(0.24±0.07)mm (0.11~0.39 mm),倾斜角度为(1.41±0.64)° (0.48~2.68°),垂直方向偏心度为(0.23±0.08)mm (0.11~0.47mm),倾斜角度为(1.79±0.91)° (1.02-4.72°)。B组水平方向偏心度为(0.23±0.08)mm (0.11~0.43 mm),倾斜角度为(1.59±1.19)° (0.44~3.61°),垂直方向偏心度为(0.23±0.07)mm (0.14~0.41 mm),倾斜角度为(2.09±1.31)° (0.56~5.04°)。C组水平方向偏心度为(0.28±0.12)mm (0.13~0.49 mm),倾斜角度为(1.86±1.21)° (0.26~3.71°),垂直方向偏心度为(0.31±0.17)mm (0.23~0.46 mm),倾斜角度为(2.01±1.01)° (0.61~4.86°)。三组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偏心程度和倾斜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05)。三组患者在充分矫正屈光不正后,均未出现炫光等不适主诉。结论 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后IOL偏中心的发生与所植入IOL的类型可能无关;在IOL偏中性度<0.5 mm、倾斜度<5°的情况未导致术后的不良视觉现象。  相似文献   
90.
赵伟  费维嵩  张中文  赵洋 《安徽医药》2020,41(6):708-711
目的 分析腮腺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腮腺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5例患者的CT图像特征。结果 25例患者中,8例多形性腺瘤,增强扫描呈渐进式强化;5例腺淋巴瘤,增强扫描呈快进快退方式,周边见"血管贴边征";5例腮腺囊肿,CT平扫为经典囊性灶;单形性腺瘤2例,基底细胞瘤1例,增强方式呈"快进慢退";炎症性病变4例,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程度未见明显下降。结论 腮腺大部分良性病灶的平扫与增强扫描征象不同,反映了腮腺病灶的基本特征及病理构成,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