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苏国宏主任认为股骨头坏死的病位主要在肝、肾,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肝肾亏虚,标实多为气滞血瘀,肝肾亏虚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治疗以肝肾为纲,针刺通经活络,汤药补益肝肾,配合艾灸温通经脉,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22.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瘀血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来氟米特片、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艾灸治疗,穴取双侧足三里、肾俞、血海及阿是穴,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评分(DAS-28)、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清钙离子(Ca2+)和血小板计数(PLT),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RF、hs-CRP、ESR、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L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a2+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高于对照组的67.9%(19/28,P<0.05)。结论:艾...  相似文献   
72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致病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等,缺少可以明确改善病理进展的疾病修饰疗法。在中医学的认知体系中,该病属本虚标实,总由肝肾阴损、气血不足,并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PD的防治,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处理,以及对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潜在的机制包括并不限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炎症、调节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该文主要根据PD的发病机制进行分类总结,系统阐述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在防治PD中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PD的中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4.
目的 观察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密封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质量量表(SF-36)、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S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颈椎总活动度(ROM)和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PF)等多种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VAS、SSS、GAD-7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2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VAS、SSS、GAD-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组NDI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2组ROM值均...  相似文献   
725.
目的:基于CircSERPINE2-miR-1271-5P-E26特异性转化相关基因(ERG)轴,观察针刀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假针刀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采用改良Videman法制备KOA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刀组于患侧膝关节股四头肌肌腱、内外侧副韧带附近条索状粘连、结节行针刀干预,假针刀组于针刀组进针点旁侧仅刺入针刀,不做任何操作。均每周1次,共3次。采用Lequesne MG行为学评分于干预前后评估各组兔膝关节损害程度。干预后,采用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和软骨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CircSERPINE2、miR-1271-5P、ERG mRNA表达。结果: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quesne MG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假针刀组比较,针刀组Lequesne MG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模型组、假针刀...  相似文献   
726.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治疗组给予脾胃培源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胃镜病理积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AH-PX)、丙二醛(MDA)、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PGⅠ和PGⅡ的比值(PGR)。结果 治疗后2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胃脘痞闷、食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溏积分,胃镜病理积分,血清MDA、G17、PGⅡ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GⅠ、SOD、GSH-PX水平及PGR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胃功能...  相似文献   
727.
张先姚  李梦梦  王姣  张国梁 《安徽医药》2021,25(7):1316-1318
目的 通过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IPH)的病例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病人肝组织病理学表现:肝小叶结构存在,肝板排列基本整齐.局灶肝细胞疏松肿胀及气球样变,中央静脉周围肝窦扩张,肝板结构轻度紊乱.汇管区未见纤维化及炎症,但可见结构改建及明显门静脉扩张,汇管区纤维化并不明显,未见桥接坏死及纤维间隔形成.汇管区内小胆管未见破坏.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特染结果:D-PAS(?),Masson(+),网织染色(+),铜染色-罗丹宁(?).结论 IPH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属排他性诊断,病理学诊断对确诊IPH具有重大意义;目前IPH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和预防门脉高压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28.
探究周楣声《灸绳》医案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的方法。收集《灸绳》医案数据,基于Python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Gephi9.2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登录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社团分析,并运用Neo4j3.5.25图数据库进行关联图谱和权值图谱的分析及验证。出现频率≥10%的疾病系统分别为外科、五官、运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系统下属疾病以痈、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为主。治疗常用灸法为熏灸、吹灸、直接灸和温针灸。复杂网络分析所得腧穴核心组方为压痛穴、至阳、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灵台、心俞、指尖、合谷,基本与高频腧穴相一致。社团分析共得到6个社团,分别与不同疾病相对应。关联图谱分析得到强关联规则穴对13条,至阳-大椎、压痛穴-灵台的关联性最强,与压痛穴关联性较高的腧穴为至阳、灵台、大椎、足三里、三阴交。高频疾病系统权值图谱中,外科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熏灸-痈-压痛穴,五官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吹灸-喉炎-合谷。关联图谱及权值图谱所得结论与数据挖掘结果相一致,可作为未来研究灸法诊疗知识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及复杂网络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尿失禁(Post-Stroke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的取穴应用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从2000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期间收录的针灸治疗PSUI的相关文献,用Excel 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SPSS 26.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Gephi 0.9.7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使用频次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关元穴、三阴交穴、中极穴、百会穴、气海穴;经脉选用最多的是任脉,其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和督脉;选穴部位以腹部、背腰骶部及下肢部及头部为主;特定穴以交会穴使用最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关元穴-中极穴,其次是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百会穴-关元穴;聚类分析得出4个腧穴聚类群;复杂网络分析得出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及百会穴等为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节点腧穴。结论:以调任通督、固本归元为原则,多选取任脉、膀胱经、脾经及督脉腧穴,多以局部、上下、前后配伍取穴,通调诸脏、平衡阴阳,并形成了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及百会等为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  相似文献   
730.
肝豆状核变性(WD)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表型丰富多样,发病机制异常复杂,属于少数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可以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罕见病。目前国内有关本病的系统性综述较少,笔者通过查阅与WD相关国内外文献,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层面对W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总得来看,西医认为ATP7B基因突变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ATP7B基因突变可影响机体铜转运功能,造成铜代谢障碍,过量铜沉积于机体内,促使氧化应激发生、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引起细胞死亡等等。目前WD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仍以药物为主,驱铜药物是临床首选,常联合保肝及抗氧化治疗,手术治疗是慢性肝病终末期WD患者常用的方式,而基因治疗为WD患者提供了可能的潜在选择。而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铜毒蓄积是本病根本病因,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机有所不同,临证当予以明辨。目前中医药治疗主要以滋补肝肾、温补脾肾治其本,清热利湿、化痰祛瘀、疏肝理气治其标,标本同治,方为根本。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了治疗WD的专病专方,如肝豆灵、肝豆汤、肝豆扶木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中、西医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因此,中西医结合的WD治疗方案被逐渐推广和应用,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该文通过对W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