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9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2篇
  4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电极指引下的肺静脉前庭导管消融与单导管技术隔离肺静脉前庭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方法学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有1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分为环肺电极组54例和单导管消融组81例,行三维标测系统(CARTO)下房颤导管消融.行双侧肺静脉前庭隔离后,比较两组的安全性、时效性和临床效果.结果 环肺电极组肺静脉前庭隔离52例(96.3%),单导管消融组78例(96.3%),两组隔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单导管消融组明显快于环肺电极组[(76±41) min比(101±32) min,P<0.05].单导管消融组X线曝光时间明显少于环肺电极组[(12±6.1) min比(24±6.5) min,P<0.05].随访8个月,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环肺电极组43例(79.6%),单导管消融组67例(8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肺电极组有2例肺静脉缩窄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消融,单导管消融优于环肺静脉电极指引下导管消融,应用单导管技术定位缝隙实现肺静脉前庭的完全隔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导管消融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相关快-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的50例阵发性房颤合并房颤终止后症状性长间歇的患者作为导管消融组,随访观察导管消融的效果。将同期在北京安贞医院因阵发性房颤相关症状性长间歇植入起搏器的61例患者作为起搏器组。比较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血管原因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导管消融组50例患者术前均具备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随访(22.3±10.5)个月后发现其中47例(94.0%)患者不再具备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随访结束时,起搏器组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例多于导管消融组(P0.001),而窦性心律维持率低于导管消融组(起搏器组为21.3%,导管消融组为82.0%,P0.001);两组心血管原因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消融组22.0%,起搏器组24.6%,P=0.954),而起搏器组因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再住院率高于导管消融组(起搏器组为14.8%,导管消融组为2.0%,P=0.02);两组血栓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等终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相关快-慢综合征的患者,导管消融的总体效果可能优于起搏器植入,这类患者大多数经导管消融手术成功根治房颤后,可以不用再植入起搏器。  相似文献   
73.
自主神经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脏局部的自主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消融自主神经可以提高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4.
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正>心房纤颤(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为3%~8%,其中以脑卒中的临床危害最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著。Wolf等[1]研究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较无房颤患者升高5~6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与房颤的关系愈加密切,80~89岁的高龄人群中,房  相似文献   
75.
心房颤动(房颤)和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常同时存在,关系密切,但对于这种密切关系内在机制的了解并不多。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广泛开展为阐释房颤和典型房扑的共存机制创造了条件;而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为房颤导管消融策略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从典型房扑诱发条件这一视角,探讨房颤和房扑的关系及其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十余年来,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已经从一项探索中的技术发展为广泛应用的房颤治疗方法,其进展日新月异.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技术更成熟,风险效益比更明确,普及更广泛,已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77.
笔者2004/2008年采用小切口微创可吸收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高分子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54例,疗效确切,患者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4~15岁。均为新鲜骨折,闭合性骨折45例,开放性骨折9例(其中长螺旋型骨折25例,短斜形骨折18例,粉碎骨折1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9例,摔伤20例,砸伤5例。骨折平面位于中下段36例,  相似文献   
78.
顾名思义,心律代表着心脏的节律,通俗讲就是心跳。心律失常说明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现象。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应用改良闭合法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对经治648例进行随访分析。方法:介绍了具体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对早晚期并发症的防治提出了处理方法。结果:对具备完整临床资料648例随访结果:优476,良107例,一般56例,差9例。优良率89.99%。结论:改良穿针具有微创,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取出简便,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