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介入微创方法获取晚期胰腺癌患者门静脉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2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中纳入29例。所有患者接受动脉化疗灌注或动脉化疗栓塞术前,于超声导引下用21G穿刺针穿刺肝内门静脉,抽取门静脉血15 mL,部分患者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7.5 mL。ClearCell系统富集CTCs后,EpCAM/CK19/DAPI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并计数。比较单位门静脉血样和外周静脉的CTCs计数,分析门静脉CTCs计数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观察门静脉和外周静脉CTCs的干细胞表征。结果  29例晚期胰腺癌Z患者均成功获取门静脉血,未出现并发症。29例患者的门静脉CTCs平均计数为(282±50)/7.5 mL。14例同时采集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的患者平均门静脉CTCs计数明显高于外周静脉[(237±78) /7.5 mL vs.(21±7)/7.5 mL,P=0.010 2]。伴肝转移患者门静脉CTCs平均计数明显高于无肝转移患者[(449±81)/7.5 mL vs.(126±18)/7.5 mL,P=0.000 4]。门静脉CTCs中CD133+细胞比例为5.9%,外周静脉CTCs中未检测到CD133+细胞。结论  超声导引下21G穿刺针穿刺肝内门静脉,是安全可行的获取晚期胰腺癌患者门静脉血的方法。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单位门静脉血CTCs计数明显高于外周静脉,门静脉CTCs计数与是否伴有肝转移相关。晚期胰腺癌患者门静脉CTCs中部分具有干细胞表征。  相似文献   
72.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嗅神经上皮的肿瘤,较罕见,仅占鼻部肿瘤的3%,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不多见,现将1例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报道如下: 患者女,19岁,因反复鼻塞、流脓涕4年,加重伴涕中带血2月于1999年9月6日入院。查体:T36.9℃,P84次/分,R18次/分,BP12.5/8Kpa,胸腹未见明显异常。右鼻腔粘膜充血、水肿,内见脓性分泌物,右后鼻孔见2×2cm大小淡红色肿物。化验检查:血像:白细胞5.27/L,淋巴细胞1.87/L,中性粒细胞2.83/L,单核细胞0.188/L,嗜酸性细  相似文献   
73.
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56例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分析有关原发性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结果 介入治疗前患者肿瘤分期Ⅰ期20例,Ⅱ期35例,Ⅲ期1例,肝功能分级Child A级36例,B级20例,C级0例.单发病灶32例,多发病灶24例,弥漫型0例.肿瘤直径≤3 cm、3~5 cm、5~10 cm和>10 cm者分别为10、20、19和7例.肝内原发肿瘤33例(58.9%)采用TACE治疗,23例(41.1%)采用TACE联合其他治疗,其中联合PEI治疗11例,联合射频治疗4例,联合外放疗1例;联合Ⅱ期手术切除7例.随访期间,对24例肝内复发患者和17例远处转移患者行相应治疗,20例次还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存活5年以上,其中3例存活10年以上.结论 肿瘤分期、肝功能状况、治疗中采用规范TACE治疗、TACE联合其他治疗、肿瘤复发和转移治疗以及介入并发症的治疗是提高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估介入及热消融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热消融治疗的45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病人中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中位总生存期(OS)为60.1(95%CI 14.181~106.08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8.3(95%CI 13.078~23.589)个月。1、3、5和7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3.8%、65.3%、52.9%和37.0%。TACE的总有效率为71.5%,热消融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原发病灶切除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58,95%CI 0.136~0.9412,P=0.037),原发病灶切除病人5年存活率为70.9%,而未行原发病灶切除者为32.5%。结论 TACE和热消融治疗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体外实验评价热损伤对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及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T)等特性的影响,探索热消融与HCC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体外加热构建McA-RH7777 HCC细胞热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热损伤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Transwell实验研究热损伤对HC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热损伤对HCC细胞侵袭及EMT相关分子标志物VEGF、MMP-9、Nm23、E-cadherin、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cA-RH7777 HCC细胞热处理条件为43.5C水浴30 min.热处理后2~5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处理48 h及72 h后处于G1期细胞比例降低,S+G2期细胞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热处理后24 h后HCC细胞侵袭能力差异不明显,而热处理72 h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增加(22.3±2.46对14.2±1.82,P<0.001).RT-PCR和蛋白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热处理72 h后HCC细胞VEGF、MMP-9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致死量热损伤诱导McA-RH7777 HCC细胞发生EMT并增加其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表现出更高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76.
中国是肝癌高发大国,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5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一线方案.然而由于TACE的局限性和肝癌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 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 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丙泊酚Wada试验对语言功能的定侧价值,并与功能MRI(fMRI)相比较。方法在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对18例患者进行了丙泊酚Wada试验,对其中有进行语言功能评估且fMRI语言激活资料完整的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丙泊酚Wada试验语言功能评估均提示右侧半球为语言优势。fMRI检查提示1例为右侧半球,余3例双侧半球均有语言兴奋区激活表现。埋藏电极慢性电刺激与术中皮层电刺激的结果与Wada试验相符。手术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语言功能受损表现。结论丙泊酚Wada试验对语言优势半球的确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存在半球病变时fMRI对语言评估易出现定侧偏差。  相似文献   
79.
姑息性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累及右心房的恶性下腔静脉阻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内联合置入内支架治疗累及右心房的恶性下腔静脉狭窄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5例男性晚期肝癌患者,年龄42-65岁,平均56.3岁,肿瘤侵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下腔静脉入口引起下腔静脉阻塞,产生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和体征,选用Z形自膨胀不锈 内支架,长度7.5-10.0cm,直径2.5cm,将其部分置入右心房,大部分置入下腔静脉,以开通阻塞的下腔静脉,心腔段内支架置入长度1-3cm,结果 内支架均置入成功,阻塞的下腔静脉全部开通,患者下腔静脉阻塞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随访67-188天,下腔静脉阻塞症状未见复发,也无与内支架入有关的心脏并发症,结论 对累及右心房的恶性下腔静脉狭窄采用右心房和下腔静脉联合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应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磁性阿霉素纳米微球(ADM-PNIPAM-Fe3O4)对兔VX2肝肿瘤的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用.方法 将肝脏已成功接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动脉灌注生理盐水10 ml;B组为游离阿霉素组,肝动脉注入阿霉素(1 mg/kg);C组为ADM-PNIPAM组,肝动脉注入ADM-PNIPAM 1.5 mg/kg(约相当于阿霉素1 mg/kg);D组为ADM-PNIPAM-Fe3O4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肝动脉注入ADM-PNIPAM-Fe3O4 2 mg/kg(相当于阿霉素1 mg/kg),同时在肿瘤表面加磁场.4组实验动物于介入术前1 d,术后14 d行CT肝脏及肺部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检查肺部转移灶;术后第15天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均取肿瘤组织及肺脏作组织病理学检查,C组及D组取胃、脾、肾器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前1 d各组动物肿瘤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至术后14 d时,A组平均肿瘤体积为(23.87±7.02)cm3;B组为(7.70±1.53)cm3;C组为(4.29±0.25)cm3;D组为(2.05±0.18)cm3.B、C、D 3组平均肿瘤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A组,B、C、D 3组之间亦有差异,按术后肿瘤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B组>C组>D组,以ADM-PNIPAM-Fe3O4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最小.肺转移的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100%、66.7%、37.5%、12.5%,C、D组肺转移率低于对照A组;与B组相比A组转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病理学检查B组转移瘤数目比A组少;肿瘤坏死程度为D组>C组>B组>A组.结论 经动脉途径应用ADM-PNIPAM-Fe3O4联合外加磁场治疗对兔VX2肝肿瘤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初步肯定ADM-PNIPAM-Fe3O4是一种有效的介入化疗栓塞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