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0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779篇
耳鼻咽喉   94篇
儿科学   2240篇
妇产科学   439篇
基础医学   992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2271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3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19篇
综合类   4631篇
预防医学   1493篇
眼科学   2378篇
药学   1404篇
  10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50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297篇
  2011年   1358篇
  2010年   1311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597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263篇
  2005年   1290篇
  2004年   1017篇
  2003年   799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基于胃黏膜组织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化浊解毒组,每组12只。采用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法复制PLGC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维甲酸组予维甲酸药液40 mg/kg、化浊解毒组予化浊解毒方水煎液10 g/kg,均每日1次灌服,连续1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浊解毒方对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AKT、mTOR的影响。结果给药16周后,模型组AKT、mTOR表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组、维甲酸组AKT、mTOR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解毒组与维甲酸组比较,AKT、mTOR表达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AKT、mTOR的表达,从而调控AKT/mTOR通路,达到抗肿瘤血管新生以逆转PLG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黄斑方联合抗氧化剂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至2015年就诊的31例(35只眼)视力、眼底彩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视力与眼底形态学改变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视力平均值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与治疗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与治疗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V总面积平均值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6、12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与治疗后6、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与治疗后12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视力提高19只眼(54.3%),视力稳定14只眼(40.0%),视力下降2只眼(5.7%)。CNV最大病灶面积与视力在治疗前无相关性,在治疗后3、6、12个月时均呈负相关。结论:黄斑方联合抗氧化剂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能有效缩小病灶及减少荧光素渗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形成素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TSD)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8只,以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3个剂量组(18,9,4.5 g·kg~(-1))和尼莫地平组(0.02 g·kg~(-1))。连续ig 7 d,采用TTC染色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ET-1,Ang-1和VEGF水平。结果: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小脑缺血梗死体积。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中、低3个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血浆黏度;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血清中ET-1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Ang-1和VEGF含量。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情况以及促进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的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缺血大鼠血清中ET-1,Ang-1,VE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以2.5%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别干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36,48 h时Jagged1 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48 h时Jagged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在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最佳药效条件下,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设置DAPT处理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和空白组,通过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抑制Jagged1/Notch信号对药物诱导HMEC-1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内皮细胞12 h能上调Jagged1在mRNA水平表达(P0.01),药物干预细胞24 h能同时上调Jagged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P0.05);DAPT阻断Notch信号后,药物促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通过调控Jagged1表达,影响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手术治疗的原发SACC患者进行60~159个月随访,并用CD34和VEGF单抗对其石蜡切片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然后分别测定各切片的MVD值和VEGF的平均光密度(O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TNM分期、MVD值和OD值均与SACC生存率有相关性(P=0.047、0.000、0.001、0.024),其中MVD在Cox分析中更具显著性意义(P=0.000)。MVD值在术后死亡分组、转移分组、带瘤分组、病理类型和TNM分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29、0.045、0.019、0.031、0.000)。OD值在术后死亡分组、TNM和病理类型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7、0.013、0.014)。Fisher检验显示,MVD分组间的SACC远处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32)。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VD值和OD值间呈线性正相关(P=0.029)。结论本研究表明,MVD、OD值均与SACC的生存预后显著相关,且MVD更具预后价值;MVD与SACC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VEGF在SACC中的过量表达,可使MVD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大鼠下颌骨牵张间隙内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痂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选用54只雄性SD大鼠,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所有大鼠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并于术后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2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射自体MSCs;而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期第2、4、8周分3批处死大鼠,进行放射学、组织学观察,并对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2组牵张间隙内均形成了骨痂组织,但实验组新生骨组织显著多于对照组。计量学分析也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量(NBV1和NBV2)和新生骨小梁宽度(T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张间隙内行自体骨髓MSCs移植,可有效促进新骨形成,缩短固定期;该方法对众多的颅颌面外科畸形的矫治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77.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4头.手术造成右侧髁突矢状骨折,切除部分关节盘,破坏颞骨和髁突的关节面,制动关节.术前及术后4个月测量下颌张口度,作CT检查,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实验动物中的2只术后4个月时张口度减小近1/2;CT显示关节窝与和髁突之间有骨痂形成;组织学证实关节窝与髁突之间被大量纤维组织占据,其中间杂有新生骨岛和骨桥.结论:初步成功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关节强直的动物模型,但可重复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78.
目的本文对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引导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6只成年狗,实验组,对照组各18颗牙。分别在每条狗抽取骨髓1ml,在实验室内进行原代骨髓干细胞培养,培养液为内含15%小牛血清(FCS)和0.5%青-链霉素抗生素的a-MEM培养液。第1代细胞转移到18块大小为6×2mm2胶原膜上,约每张胶原膜上1×107个细胞,培养24小时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膜上附着情况。在人工制造的牙周缺损中进行体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GTR方法(实验组)和单纯GTR方法(对照组)。在6周后切片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形成了的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实验组牙槽骨再生高度平均为4.50±0.13mm;对照组为3.09±0.28mm。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可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加快正常骨结构组织的建立并缩短修复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79.
2008年9月7-9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8级新生全部按期报到。华西口腔医学院共有6位同学来自“5&#183;12”地震的重灾区,口腔医学院的志愿者们根据学校对重灾区新生的特别的流程安排对其全程一对一地进行了服务。当了解到新生中有来自重灾区的情况之后,志愿者马上行动起来,积极地安排了各种不同的渠道方便他们报到注册。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眼压控制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80只眼)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5d后行Ex—press引流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新生血管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注射雷珠单抗3—5d后的80例(80只眼)NVG患者新生血管完全消退,随访6个月,无新生血管复发病例。80例患者手术完全成功71例(88.75%),条件成功9例(11.25%);术后1d、2d、3d、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眼压显著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各时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有15例出现浅前房,4例患者出现脉络膜脱离,5例患者术后第2-3d前房出现少量出血,对症处理后均有所好转。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联合Ex—press植入术能够有效控制NVG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且进一步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