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6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415篇
综合类   738篇
预防医学   3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8篇
  4篇
中国医学   216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SCCmec型别。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84株,通过PCR扩增esp和mecA基因准确鉴定MRSE,采用多重PCR对MRSE SCCmec进行分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84株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均可扩增出esp基因,mecA检出率为76.19%(64/84),其中血液、痰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MRSE检出率分别为76.8%、68.8%、100.0%和71.4%。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64株MRSE中,SCCmec单一型别为22株,其中SCCmecⅠ型19株、SCCmecⅢ型3株;SCCmec混合型为42株,其中Ⅰ、Ⅱ混合型2株,Ⅰ、Ⅲ混合型14株,Ⅰ、Ⅱ、Ⅲ混合型12株,Ⅱ、Ⅲ混合型5株,Ⅲ、Ⅳ混合型9株。结论临床分离的MRSE SCCmec型别存在明显的多样性,以混合SCCmec型别为主。  相似文献   
72.
背景:多种分叉病变的治疗焦点仍然在于最佳置入方法是单支架置入还是双支架置入。 目的:比较双对吻挤压与即兴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于2006—08/2007—04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完成。 对象:入选62例真性分叉病变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目测分支血管直径〉2.0mm)。其中32例患者接受即兴支架置入治疗,30例患者接受双对吻挤压技术治疗。 方法: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所置入支架均选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即兴支架组主支常规置入支架,如果球囊对吻后分支仍然有大于50%残余狭窄或有影响前向血流的夹层出现则根据术者经验采取T支架、Culotte支架或Reverse crush支架术。双对吻挤压组按常规置入支架。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及置入后6-9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终点为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0.05)。冠状动脉造影测得支架置入后即刻双对吻挤压组分支血管开口部位最小管腔直径明显大于即兴支架组(P〈0.01),同时双对吻挤压组残余狭窄度显著小于即兴支架组(P〈0.01)。6-9个月造影随访结束,双对吻挤压组分支血管最小管腔直径显著大于即兴支架组(P〈0.01),残余狭窄度小于即兴支架组(P〈0.01)。即兴支架组晚期管径丢失较双对吻挤压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1年随访期间双对吻挤压组发生1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即兴支架组发生4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P〉0.05)。 结论:双对吻挤压与即兴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均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由于双对吻挤压可以有效降低分支血管再狭窄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故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内镜下肠道金属支架安置术(SEMs)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梗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收治的因结直肠恶性梗阻行SEMs的患者108例,回顾分析该技术的临床成功率及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8例患者中,金属支架安置成功率92.59%(100/108)。术后并发症以腹痛、穿孔及出血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6.67%(18/108)、7.41%(8/108)及6.48%(7/108),穿孔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他均自行缓解。结论肠道SEMs成功率高,可以有效缓解结直肠恶性梗阻,不仅可以作为姑息性治疗的手段,还可以作为外科手术的桥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空腔样骨折与无空腔样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54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PKP治疗。其中27例伤椎呈空腔样骨折(A组),27例伤椎无空腔样骨折(B组)。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善情况。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及CT,比较分析2组伤椎高度、局部Cobb角、骨水泥的注入量及渗漏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均得到明显改善,2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水泥注入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1.1%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2种类型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空腔样骨折,PKP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的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75.
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创伤性颅内血肿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常发生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神经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术式。本研究目的是评估钻孔数目与术后硬膜下血肿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并行钻孔引流术。术前以及术后通过CT及MRI进行评估。钻孔数量主要决定于术者选择.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个月。结果183例患者中,128例行单孔引流术治疗,其余55例患者行双孔治疗。整体术后复发率为4.3%。单孔引流术复发率为2.3%,双孔引流术复发率为9%。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双孔引流术治疗的复发率高于单孔引流术者(P〈0.05)。结论与以往研究相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对于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本研究显示,单孔引流术可能更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排除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外泌体circRPPH1在结直肠癌(CR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对GEO数据库GSE126094进行分析,筛选并验证CRC组织差异表达circRNA。SW620和SW480细胞转染circRPPH1 shRNA(sh-circRPPH1)后,MTT、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将转染Oe-circRPPH1质粒和sh-circRPPH1的SW620和SW480细胞(供体细胞)分别与未经处理的SW620和SW480细胞(受体细胞)共培养,qRT-PCR检测供体细胞、细胞外泌体及受体细胞circRPPH1表达。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并验证circRPPH1的靶miRNA及其下游靶基因。结果:circRPPH1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高表达;敲除circRPPH1可抑制SW620和SW48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SW620和SW480细胞可通过外泌体将circRPPH1传递给周围癌细胞。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ircRPPH1在CRC细胞中起miR-330-5p海绵作用,miR-330-5p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NRAS是miR-330-5p的下游靶基因,在CRC肿瘤组织和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结论:circRPPH1在CRC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海绵miRNA发挥调控作用,提示外泌体circRPPH1在CRC中起致癌作用,可能是CR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近、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1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2例,女99例;年龄15~81 (59.51±11.90) 岁。Ⅰa期149例、Ⅰb期50例、Ⅱa期14例、Ⅱb期13例、Ⅲa期5例。腺癌152例、鳞癌41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3例、腺鳞癌5例、大细胞癌4例、其它癌6例。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近、远期的生存率。 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60~370 (199.14±51.04) min,出血量10~2 300 (168.19±176.39) ml。围术期发生并发症37例,包括肺漏气、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皮下气肿等,上述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或好转。清扫淋巴结 (11.14±5.49) 枚,淋巴结站数3.66±1.52。有51例(22.08%)患者术后分期较术前有所提高。术后住院时间3~36 (10.79±5.13) d,术后肺漏气、肺部感染、术前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及中度至重度肺功能障碍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随访22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0.83 (22~82) 个月,3例失访。228例患者各分期5年总生存率:Ⅰ期85.78%、Ⅱ期52.54%、Ⅲ~Ⅳ期32.70%;5年无瘤生存率:Ⅰ期80.00%、Ⅱ期45.37%、Ⅲ~Ⅳ期20.99%。 结论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不仅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而且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生存率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相类似,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完成解剖意义上的肿瘤彻底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必将成为肺部疾病治疗的标准手术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78.
酒糟鼻是皮肤科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分为4种亚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肥大型、眼型)和1种变异型(肉芽肿性酒槽鼻)[1],发病与高血压、精神因素、遗传、感染、热和阳光有关[2].既往治疗早期酒糟鼻方法,如外用硫磺洗剂、甲硝唑霜、过氧化苯甲酰及口服四环素类、甲硝唑、异维A酸等药物,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疗效甚微或无效,有创物理治疗和激光治疗后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且恢复时间长,影响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获得组织工程化自体血管,观察体外静态培养条件下犬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组织学及形态学的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6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院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雄性杂种犬,3个月龄,体质量8~12kg。②实验方法:贴块法及酶解法对犬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及扩增,将第Ⅱ代平滑肌细胞以1×109L-1的密度种植于胶原膜上培养13d,再将第Ⅱ代内皮细胞接种于生长平滑肌细胞的胶原膜上2d。③实验评估: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同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在胶原载体上联合培养后的形态。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见平滑肌细胞较均匀的分布于支架材料表面及内部;扫描电镜下,平滑肌细胞可以在胶原载体材料上生长,增殖明显并在短期内形成多层细胞。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2d就可在平滑肌细胞层表面获得连续的单层内皮细胞层。结论:在短期静态培养条件下犬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可以在胶原载体材料上形成具有两层细胞结构的组织工程化动脉血管组织片。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Foxp3-mRNA表达特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h1/Th2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为COPD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及其相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定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接诊并在该院接受后续治疗的COPD患者95例,同时选可比对照85例作为本研究的受试对象;采用PCR法扩增Foxp3-mRNA片段,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受试者血清中Foxp3-mRNA表达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Th1/Th2免疫应答系统表达测定的指标:包括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所得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PD病例组的IFN-γ、IL-2、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82、5.996、7.380、4.835,P值均<0.05),病例组中不同年龄患者的IFN-γ、IL-2、IL-4、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37、16.943、45.386、31.831,P值均<0.05),病例组中不同病程患者的IFN-γ、IL-2、IL-4、IL-10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226、30.096、29.353、34.300,P值均<0.05)。病例组在592 bp左右位置处可见清晰条带(组1~组5),而对照组(组6)及DNA marker组(组7)基本无条带;Foxp3-mRNA表达量与IFN-γ、IL-2、IL-4、IL-10水平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614、0.493、0.529、0.501,P值均<0.05)。结论Foxp3-mRNA在COPD患者中发生特异性表达的理论依据成立,Foxp3-mRNA表达特征与Th1/Th2免疫应答特征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正相关性,但考虑到我国COPD的流行病学特征,该结论还需要结合COPD患者的环境流行病学因素进一步验证Foxp3-mRNA表达特征与Th1/Th2免疫应答特征在机制层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