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79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382篇
综合类   572篇
预防医学   147篇
药学   239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的1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了解传导束(锥体束)受损或移位情况,指导手术入路.9例桥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经第四脑室底部手术摘除,3例累及中脑和桥脑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经颞下入路手术摘除,术中行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 12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均作显微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9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3例神经功能缺失加重,但在术后2个月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年复查已明显改善.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平均随访(32.0±23.4)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定,其中5分(恢复良好)3例,4分(轻度病残)8例,2分(重度病残)1例,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尤其是反复出血者,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行MRI的DTI检查有利于手术入路的选择,适时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运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完全切除肿瘤,术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柴胡皂甙d对肝癌SMMC-7721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氧合酶2(COX-2)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或抑制COX-2的激活及其活性,可抑制包括肝癌细胞在内的许多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近年研究表明,柴胡皂甙d(SSd)可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观察SSd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及COX-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可能机制,为开发应用柴胡皂甙防治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柯萨奇 腺病毒受体 (CAR)在不同年龄、性别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 ,半定量分析胚胎期 18d ,生后 1d ,4、8、12周雄性小鼠及 4周雌性小鼠心肌组织中的CAR含量。结果 :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示胚胎期 18dCAR表达最高 ,生后 1d(新生鼠 )及 4周龄 (幼年鼠 )表达量依次降低 ,8周龄 (成年鼠 )基本不表达 (P <0 .0 5 ) ,12周龄 (老年鼠 )低表达 ,与 8周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并且 ,4周龄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相比 ,CAR表达量雄性高于雌性 (P <0 .0 1) ,Western Blot ting结果示CAR表达变化趋势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结论 :小鼠心肌组织中CAR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时序性 ,而且性别对CAR的表达有影响。  相似文献   
74.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氨基酸作为重要的神经递质,对正常大脑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脑缺血时,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是引起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除谷氨酸具有损伤效应外,甘氨酸(Gly)也有协同作用,其释放增加能扩大脑缺血损害。γ-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或对抗氨基酸毒性。因为对神经元的作用各有侧重,所以综合分析它们的浓度变化和相互关系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死亡的本质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为脑保护治疗的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基因转染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通过真核表达载体转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用Griess法测定转染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观察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缺氧诱导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本实验分别于正常(对照)及缺氧(缺氧组)环境培养C6细胞,利用蛋白印迹和RT-PCR技术检测CypA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RNA干扰技术和MTT技术检测抑制缺氧环境所诱导的CypA蛋白表达对C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缺氧环境诱导C6细胞CypA mRNA和CypA蛋白表达上调,缺氧环境培养1h开始上调,12h达到顶峰;用CypA-siRNA干扰C6细胞CypA表达48h后,C6细胞CypA蛋白水平明显被抑制,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本研究表明,缺氧可诱导C6细胞CypA表达水平上调,抑制CypA表达则可降低C6细胞的增殖能力。由此提示,CypA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7.
COX-2和VEGF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脑膜瘤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探讨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人脑膜瘤和20例非肿瘤脑组织的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进行测定,COX-2和VEGF的表达用评分表衡量.结果 COX-2在人脑膜瘤巾的中度及以上表达(50/72,69.4%)、VEGF在人脑膜瘤中的中度阳性表达(37/72,51.4%),显著高于其在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2/20,10%及1/20,5%),并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人脑膜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对肿瘤的血管生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背景: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导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口服耐受是研究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模式。 目的:探讨骨髓移植前供鼠经口服受鼠脾淋巴细胞诱导耐受是否能增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受鼠对供者移植物的免疫耐受,从而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并与目前常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抑制药物比较作用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8-12在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供鼠为雄性纯种近交系小鼠C57BL/6J(H-2b),受鼠为雌性纯种近交系小鼠BALB/c(H-2d)。 方法: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小鼠共分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①口服耐受组:移植前口服受鼠脾淋巴细胞相当于10 μg蛋白,隔天1次,共3次。②雷帕霉素组:1.5 mg/(kg•d)灌胃,从移植后第1天(+1 d)开始用药。③环孢素A+甲氨蝶呤组:环孢素A 1.5 mg/(kg•d)腹腔注射,从移植后+1 d开始用药,当小鼠的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改为环孢素A 5 mg/(kg•d)灌胃,甲氨蝶呤0.4 mg/(kg•d)腹腔注射,移植后+1,+3,+6,+11 d用药。④空白对照组:移植后未用药。⑤辐照不移植组:照射后未予骨髓移植。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出现情况及免疫耐受指标差异。 结果:移植后小鼠出现典型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空白对照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14~18天,死亡率接近100%。口服耐受组、雷帕霉素组和环孢素A+甲氨蝶呤组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延长(P < 0.05);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病理表现减轻,口服耐受组病理变化少于其他各组;流式细胞仪监测CD4+/CD8+比值增加,CD4+CD25+细胞增加,口服耐受组增加明显;ELISA检测移植物抗宿主病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减低,且口服耐受组明显减轻。MTT结果显示,口服耐受组免疫耐受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降低。 结论:口服耐受可以显著抑制体外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增强小鼠对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延长平均生存时间;与目前常用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抑制药物比较,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cystamine, a tissue transglutaminase (tTG) inhibitor, on the development of rat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Methods One hundred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20), hepatic fibrosis group (n=40) and cystamine group (n=40) . Liver fibrosis model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Cystamine (112 mg·kg-1·d-1) was administer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2 days before injec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weeks 4 and 8, and the liver tissues and serum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TG, smooth muscle-alpha (α-SMA), collagen-Ⅰ and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were detected by real time PCR.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TG and α-SMA, liver function and content of hydroxyproline in liver tissue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iver was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The fibrosis conditions of rat liver in each group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semi-quantita-tive scoring system.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way ANOVA. Results Eight weeks after the injec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obvious injury of the liver in liver fibrosis group was observed. The levels of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total bile acid, total bilirubin, hydroxyproline, tTG, α-SMA, collagen-Ⅰ and TIMP-1 were (1313±157)U/L, (99.9±18.5)μmol/L, (10.9±1.6)μmoL/L, (55±12)μg/g, 145.6±51.2, 130.3±44.6, 211.3±75.1 and 162.4±53.5.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ystamine, the levels of ALT, total bile acid, total bilirubin, hydroxyproline, tTG, α-SMA, collagen-Ⅰ and TIMP-1 were (378±87) U/L, (61.0±12.7) μmol/L, (9.8±1.7) μmol/L, (70±14 ) μg/g, 48.6±12.3, 40.7±12.3, 63.9±16.0, 59.2μ23.4. Conclusion Cystamine can alleviate the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rat liver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TG pathway.  相似文献   
80.
胆胰肠结合部术中损伤的合理治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auses of iatrogenic injury in choledo-cho-pancreatico-duodenai junction include iatrogenic factors, anatomic factors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T-tube, methylthionine chloride and fiber choledochoscopy are useful methods for early diagnosis. Accurate exploration of the injury site and reasonable choice of management were significant in dealing with the iatrogenie injury and can lead to a satisfactory result. Choledo-chojejunostomy and Oddi sphincteroplasty are not recommended unless the patients had distal bile duet stricture or the stones can not be remove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injury site, evaluation of the severity, and proper choice of the surgical method are important for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