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2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478篇
内科学   1330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8篇
综合类   2070篇
预防医学   1513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798篇
  8篇
中国医学   181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打折”这个词想必今天再也没有人会觉得陌生了。但是,当我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口中听到这个满天飞的商业用语时,竟不由自主地眼前一亮,想要重新品味、揣摩一下“打折”的滋味。 我是在一档娱乐节目中看到这位老人的。在座的六位嘉宾中,数他的年龄最大,也数他看起来最年轻。当有人问他的保养秘诀时,他笑了笑说:“将年龄打八折。”闻听此言,再看他硬朗的身板、睿智的谈吐,我明显感受到一颗跳动的、不服老的心。  相似文献   
72.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延缓脾脏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TA)在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体内 ,对脾脏指数和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在建立D 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 ,注射双歧杆菌LTA ;然后测定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小鼠的脾脏指数 ,并以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脾脏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对照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受到了较严重的损伤 (P <0 .0 5 ) ;用双歧杆菌LTA处理后 ,试验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显著抑制衰老小鼠脾脏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 ,这可能与双歧杆菌抗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73.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相结合技术,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生后4天、15天、30天、90天、300天和760天6组大鼠孤束核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NT-LI)成分的生后发育和衰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光镜下孤束核内NT-LI胞体和终末主要分布于最后区平面,多见于背侧亚核、内侧亚核和连合核内。电镜下内侧亚核内可见NT-LI胞体、树突、轴突及终末。6组大鼠孤束核内NT-LI细胞均数和内侧亚核内NT-LI终末密度及其突触密度均以生后4天至15天间增长最快,NT-LI细胞数在生后15天达到最高,NT-LI终末及突触密度在生后90天达到最高。三者在生后300天时均明显减少。发育期内侧亚核内NT-LI终末构成的突触以Gray Ⅰ型为主,至老年期则变为Gray Ⅱ型占优势。发育期内侧亚核内以含清亮囊泡伴颗粒囊泡的NT-LI终末为主,老年期此类终末明显减少。只含清亮囊泡的NT-LI终末从生后至老年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4.
大鼠小脑皮质内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及年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研究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在Wistar大鼠小脑皮质的分布及年龄变化,结果显示:小脑皮质内的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呈板层分布,各层之间的 产物密度差异很大;在三个年龄组,小脑V,Ⅶ叶分子层突触素P38免疫反应产物校正光密度值以青年组最大,成年组次之,老年组最小,各组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5.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了大鼠杏仁中央核内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的增龄性变化,血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杏仁中央核的外侧亚区,外囊亚区内亦有少量分布,偶见于内侧亚区和腹侧亚区。  相似文献   
76.
冰寒 《医食参考》2021,(4):41-41
每天早上起来要用粉底遮遮遮,晚上又要卸卸卸,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毛孔粗大。解决毛孔粗大,首先要对毛孔粗大的类型进行正确分类。毛孔粗大分为非器质性毛孔粗大和器质性毛孔粗大。非器质性毛孔粗大又可细分为单纯性毛孔粗大、衰老性毛孔粗大和炎症性毛孔粗大。  相似文献   
77.
论督脉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中医延缓衰老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虚损和瘀毒方面 ,而对督脉的作用较少论及。由于生命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过程 ,所以衰老为有关的生理病理因素因果交替引发恶性循环而成 ,是综合性而非单一因素所致。有鉴于此 ,作为指导抗衰老治疗的整体调节理论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文献的记载和中医理论 ,提出在衰老过程中督脉的作用 ,以期指导临床对衰老的治疗。1 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内容1 .1 督脉循行部位( 1 )起点 :《素问·骨空论》 :“督脉者 ,起于少腹 ,以下骨中央” ,说明督脉脉气产生于小腹部 ,这是“丹田”和“脐下…  相似文献   
78.
甲状腺激素与人的衰老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飞屏  刘广钊 《广西医学》2001,23(3):523-525
衰老是人的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 ,其中甲状腺激素 ( TH)更是与人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 ,随着对甲状腺生理和 TH药理学的进一步认识 ,TH在衰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衰老过程中甲状腺解剖及生理学的改变  近来解剖学的研究表明 ,随着人的衰老 ,甲状腺会出现纤维化、细胞浸润、滤泡变化及结节形成 ,甲状腺重量减轻。有学者(1) 从动物研究中发现 ,在与衰老有关的 F3 44 鼠的甲状腺 ,其重量、组织学、形态学及激素浓度均有明显改变 ,他们从 9周观察到1 0 9周 ,在 2 0周时首先观察到有滤泡囊肿的发生 …  相似文献   
79.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大类因神经元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疾病的统称,衰老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是大脑最小的功能单位,能够调节脑血流供应并维持大脑稳态。NVU细胞的加速衰老直接损害NVU功能并且导致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NVU细胞衰老内在机制十分复杂,涉及氧化应激损伤、蛋白稳态丧失、DNA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自噬障碍等。近年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神经血管单元衰老,发挥脑保护作用。故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中药调节相关蛋白、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DNA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自噬等抗衰老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抑制NVU细胞衰老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衰老的表观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研究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近年来衰老领域若干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衰老的表观遗传学,本篇综述阐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表观遗传在细胞和器官衰老中的角色,衰老的表观遗传失调节,几种与衰老相关分子的表观遗传学,如PASG、EZH2、PcG和端粒酶,另外还阐述了衰老过程中的印记异常,以及肾脏衰老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