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7篇
  免费   1645篇
  国内免费   1605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482篇
妇产科学   476篇
基础医学   1806篇
口腔科学   564篇
临床医学   4226篇
内科学   2520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684篇
特种医学   10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2986篇
综合类   9885篇
预防医学   1815篇
眼科学   1411篇
药学   3863篇
  33篇
中国医学   2707篇
肿瘤学   57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839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684篇
  2015年   799篇
  2014年   1287篇
  2013年   1331篇
  2012年   1801篇
  2011年   1917篇
  2010年   1698篇
  2009年   1804篇
  2008年   2393篇
  2007年   2019篇
  2006年   1748篇
  2005年   1867篇
  2004年   1497篇
  2003年   1463篇
  2002年   1279篇
  2001年   1253篇
  2000年   934篇
  1999年   788篇
  1998年   688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564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5例SSEH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1例,手术治疗14例:椎板减压血肿清除10例,其中行脊柱固定融合7例,血肿清除后椎板还纳1例,半椎板入路血肿清除3例。结果 首次发病9例,两次以上6例。1例保守治疗ASIA分级由入院时C级恢复至出院时E级,后来失访。手术治疗的14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4例术前ASIA分级A级中,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时仍为A级,随后失访;1例术后2年恢复至D级,2例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E级;术前ASIA分级B~D级的10例术后3个月全部恢复至E级。13例3个月以后随访没有再发病,MRI复查未见复发;X线检查未见脊柱畸形和内固定松动。结论 部分SSEH有反复发病的特点,尽早手术可改善病人预后,不同的病例应该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硬脊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采用PETD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资料。结果 236例中,3例发生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为1.3%(3/236)。2例术中诊断,其中1例术中转为显微镜下修补硬脊膜,1例术中未做处理;1例术后诊断,在显微镜下完成硬脊膜修补。3例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术前8.0分降至1.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82.1%降至17.8%,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改良MacNab评分2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 硬脊膜撕裂是PETD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应根据术中和术后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总结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EDAVF)合并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复合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SEDAVF合并SDAVF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首先经动脉途径进行ONYX胶栓塞,因胶弥散效果不佳,仅封堵供血动脉,瘘口及引流静脉仍可显影;然后,开放性手术烧灼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丛血管,但未剪开硬脊膜探查,术后7 d因并存SDAVF加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引起症状加重,再次行介入栓塞时处理SDAVF。术后6个月随访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大小便功能正常。结论 SEDAVF处理的关键在于闭塞瘘口及近端引流静脉,对于合并的SDAVF,可选择介入治疗。单纯SEDAVF,可选择开放性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迂曲的静脉湖;SEDAVF合并SDAVF,可先行介入栓塞瘘口,解除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及硬脊膜外静脉湖压迫症状;如仍末治愈,可行开放手术灼闭硬脊膜外扩张迀曲的静脉湖,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外动静脉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手术治疗的2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例因误诊2年,出院时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感觉障碍平面下降至胸12平面。另1例治愈。结论 硬脊膜外动静脉瘘临床罕见,易误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硬脊膜动静脉畸形(SDAVF)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6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应用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其中1例因未能完全栓塞,改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栓塞情况。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行Aminoff-Logue评分,判断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门诊随访的患者同时复查脊髓MRI,以判断栓塞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DSA显示,5例完全栓塞,1例瘘口残留。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例术中造影显示肋间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弹簧圈闭塞近端肋间动脉后复查胸椎CT,显示肋间肌内血肿形成,术后持续胸背部疼痛3 d后缓解。6例患者中,5例为门诊随访,1例为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5.5个月(4.0~22.0个月)。术后3个月,6例患者的Aminoff-Logu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2.0±0.7)分、(4.0±1.5)分,P<0.05];脊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术中因拔管困难而留置体内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无相关并发症。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出院后10个月行DSA随访,未见瘘口显影。结论初步推测近端血流阻断加压技术在SDAVF血管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右利手。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小时"于2017年7月8日入当地医院。患者于2017年7月8日15:00左右打完麻将回家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手开门拧钥匙困难,伴有颈部、后背部及右侧肋部疼痛,合并小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CT提示  相似文献   
79.
经典孟氏骨折的定义是尺骨骨折伴上尺桡关节脱位,如合并桡骨头后脱位,即肱桡关节后脱位时,称为后孟氏骨折。而对于不伴有上尺桡关节脱位者,不应笼统称为后孟氏骨折,可称为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对于伴有上尺桡关节脱位后孟氏骨折,临床相对少见,其冠突骨折通常粉碎,上尺桡关节遭到破坏,环状韧带及骨间膜损伤,治疗时在恢复骨性结构及处理外侧韧带复合体后,还须关注与处理上尺桡关节的稳定,预后疗效不确定。而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临床相对多见,其冠突骨折块通常完整,环状韧带及骨间膜完好,在治疗上以恢复骨性结构为主,同时处理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预后效果好。通过解剖基础、影像学特征、损伤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鉴别和区分后孟氏骨折与经尺骨近端骨折后脱位。  相似文献   
80.
《中国药房》2019,(10):1321-1327
目的:探究载骨碎补总黄酮磷酸钙骨水泥对骨缺损模型大鼠诱导膜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磷酸钙骨水泥(C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为载体,以强骨胶囊内容物(有效成分为骨碎补总黄酮)制备载药CPC和载药PMMA骨水泥。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载药CPC组、载药PMMA骨水泥组、未载药CPC组、未载药PMMA骨水泥组,每组16只。分离大鼠股骨并行截骨,以制备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骨水泥。造模4周后,各组大鼠切开并保护好诱导膜,取出骨水泥,植入自体松质骨。于造模后第4周对大鼠后肢骨进行X射线拍片;于造模后第4周和植骨后第6周时分别取大鼠骨缺损区诱导膜和新生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诱导膜组织形态学,并测定新生骨组织的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膜中人骨成型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新生骨组织中Smad1、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其余3组比较,载药CPC组大鼠骨缺损区的骨水泥降解更明显,且可见诱导膜组织形成,骨缺损区域更小;诱导膜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丰富、排列有序;新生骨组织中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诱导膜中BMP-2、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新生骨组织中Smad1、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载骨碎补总黄酮CPC具有促进骨缺损模型大鼠诱导膜成骨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激活BMP-2/Smad通路,从而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同时通过提高VEGF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加快形成毛细血管网,从而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