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9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505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68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409篇
口腔科学   319篇
临床医学   1926篇
内科学   1105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93篇
综合类   6158篇
预防医学   1151篇
眼科学   332篇
药学   7098篇
  31篇
中国医学   1410篇
肿瘤学   45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630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645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34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353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170篇
  2008年   1173篇
  2007年   1206篇
  2006年   1045篇
  2005年   1093篇
  2004年   954篇
  2003年   887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 探讨2013—2020年江苏省海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特征及耐药的变化趋势。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海安市某医院消化科就诊的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耐药性监测部门档案统一表格收集Hp感染者姓名、性别、年龄、内镜诊断结果、疾病类型、Hp耐药试验结果等数据并完成整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海安地区2013—2020年Hp感染病例1 756例,病例年龄18~73岁,45~73岁感染者占57.74%。男女性别比为1.18∶1,疾病类型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主,占68.96%。Hp对甲硝唑耐药菌株1 033株,耐药率为58.83%,对克林霉素耐药667株,耐药率为37.98%,对阿莫西林耐药30株,耐药率为1.71%,对四环素耐药5株,耐药率为0.28%,其中单耐药1 233株,单耐药率为70.22%,双重耐药457株,双重耐药率为26.03%,多重耐药66株,多重耐药率为3.76%。不同年份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4.00%~66.94%,对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1.35%~63.3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0.00%~2.92%,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0.00%~2.02%,不同年份Hp对甲硝唑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检测结果显示从2015年开始检出Hp对阿莫西林耐药,从2017年开始检出Hp对四环素耐药。结论 海安地区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双重耐药率较高,检出多重耐药菌。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检出Hp对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耐药,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AZM)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Tablets,ACPT)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AO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AO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予以ACPT治疗)和观察组(n=53例,采用AZ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阳性率改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阳性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52,P0.05)。观察组恶心、皮疹、稀便、荨麻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ZM治疗AOM患儿的疗效与ACPT相当,但是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究小儿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9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采用阿奇霉素的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红霉素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1.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的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随即选取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烧发热、过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现差异并不明显。结论: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时会使患者出现发烧发热、过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等一些不良反应,对此医务人员应及早的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加重,造成严重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6.
庄宇亮 《吉林医学》2014,(15):58-59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8例急性肠炎患者,采用双盲法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推注1次阿奇霉素0.5 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晚加服1次自拟中药。治疗3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止泻和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3.33%和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和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27.51±3.09)h和(62.54±7.1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6%(P〈0.05)。结论: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可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例进行了分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只采用奥美拉唑为患者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和20.4%,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疗效方面,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针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展开临床用药研究,了解阿奇霉素相对于乳酸红霉素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共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用乳酸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临床表现,了解阿奇霉素是否存在优越性。结果 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仅为85.3%,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3.6%,二者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表现方面,观察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治疗方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优。结论 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调节体温,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状态,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阳霉素注射使瘢痕呈现苍白色,实验组立即以点阵CO2于瘢痕疙瘩处烧灼(Superficial+deep模式),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仅注射。1个月后重复,治疗方法同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疙瘩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PYM)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病变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种脉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采用PYM和地塞米松联合病变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200例(225个瘤体)5~7d注射一次,3~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200例患者治疗1~5次后,经过6~36m随诊,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为86.5%,好转为11%,总有效率达97.5%。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混合性畸形、微静脉畸形的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分别为91.4%、80%、90.5%、36.3%,而动静脉畸形应用PYM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基本无效,2.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溃疡,3.5%出现发热副反应。结论 PYM和地塞米松联合瘤内注射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法,疗效高,安全可靠,但应对脉管畸形病变进行正确分类,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