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1篇
  免费   1524篇
  国内免费   356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634篇
内科学   408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93篇
外科学   606篇
综合类   6187篇
预防医学   1374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2123篇
  14篇
中国医学   18012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978篇
  2020年   1020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946篇
  2015年   977篇
  2014年   2011篇
  2013年   1850篇
  2012年   2081篇
  2011年   2104篇
  2010年   1836篇
  2009年   1466篇
  2008年   1441篇
  2007年   1278篇
  2006年   1191篇
  2005年   1213篇
  2004年   1206篇
  2003年   1188篇
  2002年   1004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604篇
  1998年   584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强度的TEAS或电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4组术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血清IgG的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48 h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的水平均低于电针组(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CD8﹢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血清Ig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慢性咽炎患者86例,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联合组和药物组,各43例。药物组给予甘桔冰梅片、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炎症介质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症状总积分低于药物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慢性咽炎有效率高,能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缓解患儿咽部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8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出血基本停止、血肿区域无扩大后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外治,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治疗4周后颅脑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脑血流动力学、颅内压(IC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au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临床结局。结果 2组治疗2周、治疗4周后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ICP及血清IL-1β、tau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Vm)和血清BDNF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GOS评分、Barthel指数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显著促进HICH患者颅内血肿吸收,改善颅脑血流动力学,降低颅内压,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脑神经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调控IL-1β、BDNF、tau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分级法比较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疗效、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P0.05);2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I及GQOL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偏瘫可以加快患者肢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探索养气调血护理法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产后缺乳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予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60例。观察对比患者的乳房充盈度评分、乳汁粘稠度、乳汁淤积程度。结果:实验组在乳房充盈度评分、泌乳量评分、乳汁瘀积程度、乳汁粘稠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这种养气调血护理的方法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推拿和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按编号单双数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黏度(CP)、免疫学(lgA,lgG,lgM)、神经缺损(NDF)、运动功能(FMA)、临床痉挛指数(CS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CP、HCT、IgA、IgM、Ig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NDF、CS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中药熏蒸法联合推拿、针灸可改善中风患者血循环状态和免疫调节,促进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120例均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熏蒸组(A组)、体外冲击波组(B组)、联合组(C组),每组40例,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0天后的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结合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前VAS、JOA评分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VAS、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C组VAS、JOA评分的改善率优于A、B组(P<0.05)。治疗后3组改良MacNab疗效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优良率(92.5%)最高。3组治疗前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VAS、改良MacNab疗效均无相关性。治疗过程中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活动,但对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8.
梅-罗氏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MR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黏膜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面瘫、唇面肿胀、皱襞舌三联征[1].MR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既往有遗传学说,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2].本病属中医学"面瘫""口僻"的范畴,其发生多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经筋失用,感受邪气,痹阻经脉,气血不能上荣,经筋进一步丧失濡养,弛缓失用,导致相对未受邪的一侧经筋功能亢进,牵引太过,口眼歪斜;邪气痹阻经脉,气血稽留于经脉,血涩而不行,气壅而不通,久而积热化痰生瘀,导致上唇部肿胀色红,发为本病.笔者结合针刺、穴位注射和中药治疗MRS 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睾丸及附睾炎性病变患者体表牵涉痛分布区与治疗该类疾病相关穴位的关系,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对比相关内脏器官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关系。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临床体查确定的体表痛敏点进行总结分析,将其分布部位与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进行对比;动物实验部分观察雄性SD睾丸炎模型大鼠(n=8)、对照组(n=3)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后体表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和相关穴位对比。结果:临床观察93例睾丸、附睾炎患者体表痛敏点大多分布在下腹部及下肢内侧,腰部及会阴部也有部分分布,痛敏点分布范围与大部分治疗该类疾病常用穴位所处位置在同一区域,并有部分重叠;动物实验观察到体表Evans Blue渗出点与临床痛敏点分布情况高度相似。结论:睾丸、附睾炎性病变引发的体表痛敏点多数与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穴位所处位置重叠或邻近,提示这些疾病状态下的体表敏化点可能是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中药敷肚脐防治化疗所致胃部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化疗患者,依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治疗治疗,实验组予以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中药敷肚脐治疗,对比两组恶心、呕吐程度以及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胃肠激素MLT和GAS水平。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程度、治疗5 d后MLT以及GAS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中药敷肚脐可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程度,调节胃肠激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