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71.
肾虚证择时用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周  王庆松  刘妍  王蕾 《安徽医药》2009,13(9):1009-1011
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长足发展,人们也从时间医学角度对中医之“肾”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中医学择时用药的理论根据、肾虚证的时间节律及补肾择时用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肾虚证择时用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7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阿魏酸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前景。方法 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应用阿魏酸钠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60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连用14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影像学变化(MRI弥散加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 05)。实验室检测: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变化。影像学检查示:观察组在MRI弥散加权(MRDW)上高信号面积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性剧烈头痛2年伴视物双影半年于2010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发作性剧烈头痛,以右枕、颞部为著,发作时呈针刺、紧绷样感觉,无恶心呕吐,易在夜间被突然吵醒时发作,每次发作持续一至数小时,发作间期仍有较轻头痛.头颅CT未见异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紧张性头痛,给予相应治疗(具体不详)后可以好转,但仍反复发作,近期加重.  相似文献   
74.
王庆松 《家庭健康》2009,(12):24-25
“小中风”是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称为小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引起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如2~3分钟),产生半身麻木,一侧手和胳膊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能出现言语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丘脑、基底节单灶卒中后的言语流畅性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具有单一卒中病灶的丘脑、基底节损害患者63例与健康对照者34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言语流畅性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其言语流畅性。结果:皮质下单灶卒中患者的言语能力有显著损害,主要表现在言语流畅性损害。言语流畅性损害差异存在于列举的"动物"、"水果"和"蔬菜"的总正确数和0~15s的正确数。左右侧卒中对比中也发现在言语流畅性上差异有显著性,左侧丘脑卒中者具有显著的言语流畅性损害,左侧基底节卒中者相对较好,丘脑、基底节区卒中具有一致的言语流畅项目损害。结论:丘脑或基底节受损后言语流畅性广泛受损,以左丘脑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反复惊厥阈下电刺激海马对大鼠情感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频率25Hz,波宽1ms,串长10S,串隔7min,强度100uA的恒流,单脉冲电流,连续5天反复刺激Wistar大鼠海马CAI区,结果;成功诱发了实验动物较长时程的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过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躲藏逃避反应等多种情感行为异常,以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结论: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可基本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7.
78.
无明显惊厥发作表现的亚临床痫样放电(SED)发生率高。50%以上频繁 SED患者可出现反应时间延长、言语迟缓、阅读效率下降、学习和记忆能力减退等多种短暂认知受损(TCI)表现,但目前对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在建立Wistar大鼠额区、海马不同电刺激部位SED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情感行为观察、Morris水迷宫训练、蛋白质免疫印迹、流式细胞仪、荧光标记术、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等技术,结合海马组织病理学研究,探讨了SED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损害及相关神经生物学致病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SED可引发实验…  相似文献   
79.
大鼠海马惊厥阈下电刺激PTSD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灾害后精神及行为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具有发病率及患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特点 ,严重影响了临床救治 [1]。由于目前尚缺少理想的PTSD动物实验模型 ,严重影响了对其致病机制的探讨[2 ] 。本文拟通过边缘系电刺激的方法 ,建立能较好显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动物模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6~ 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4 4只 ,实验起始体重(180± 2 0 ) g ,12h光亮 /黑暗条…  相似文献   
80.
捕食应激对大鼠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建立较理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动物实验模型.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捕食应激组(单纯组,n=15)、加强捕食应激组(加强组,n=15)和对照组(n=12).单纯组鼠仅与猫无生理伤害性接触10min(即单纯捕食应激);加强组鼠则在与猫接触后1周被再次被置于实验环境中5min(即加强捕食应激).结果在1个月的观察时间内,加强捕食应激可致实验动物旷场活动性明显减少[(10.2±2.4)分,P<0.05],拒俘反应性明显增强[(2.67±0.51)分,P<0.01].实验后第3天,加强组鼠Morris水迷宫训练潜伏期明显延长[(58.6±11.7)s,P<0.01];空间觅向能力测试时在水迷宫的四个象限中无目的漫游.结论加强捕食应激成功诱发了实验动物较长时间的活动习性改变、警觉水平过高、惊恐行为、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躲藏逃避反应等多种行为异常,以及短暂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可基本满足PTSD的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