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动态增强与DSA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经兴  李勇  洪国斌  骆江红  陈耀庭  许林锋  梁碧玲 《癌症》2008,27(11):1186-1189
背景与目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其影像学诊断仍有因难.本研究拟探讨FNH的MRI动态增强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以提高FNH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MRI和DSA影像资料.MRI检查26例,其中,平扫后普通增强扫描11例,动态增强扫描15例;DSA检查10例.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15例18个病灶动脉期呈显著强化,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11个病灶显示中央瘢痕.中央瘢痕在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18个病灶均为动脉期迅速升高,门脉期至延长期缓慢下降,呈速升-缓降型.DSA检查10例13个病灶表现为动脉血供丰富.8个病灶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发散.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更能敏感显示FNH中央瘢痕组织信号.FNH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特征表现为速升-缓降型.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发散.MRI动态增强和DSA检查可提高FNH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2.
18世纪,英国海员中曾经出现因缺乏维生素C而引起的坏血病,先后死亡了大约1万人。但研究发现喝了柠檬汁的海员却安然无恙。后经医生实验证明:柠檬中的维生素C能够治疗坏血病,人体只要摄入一定数量的柠檬汁,就不会患坏血病了。从此,英国有关部门规定,海员每天喝1杯柠檬汁,不备足柠檬的船不准启航。  相似文献   
7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jointderengmentsyndrome,TMJDS)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TMJDS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TMJD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1]。本文旨在通过37...  相似文献   
74.
影响中晚期胰腺癌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胰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两组间的生存率曲线比较的假设检验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临床分期和化疗方式与中晚期胰腺癌的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临床分期和化疗方式可作为判断中晚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基本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初诊的鼻咽癌148例,全部经鼻咽部及颈部MRI扫描,颈部淋巴结的分区引用鼻咽癌08分期标准,比较各分区之间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原发部位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在各区分布特点及跳跃性转移情况。结果 148例鼻咽癌其中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37例,角化型鳞状细胞癌10例,基底细胞型鳞状细胞癌1例。病灶局限左或右侧壁18例,局限顶后壁9例,同时累及侧壁及顶后壁的广泛病灶112例,原发病灶不明显9例。143例(96.6%)伴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转移124例(83.8%),颈部淋巴结转移117例(79.1%),其中26例(17.6%)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19例(12.8)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98例(66.2%)为咽后及颈部淋巴结均有转移。在各区的分布是Ia区0组,Ib区7组,IIa区94组,IIb区105组,III区62组,IV区25组,Va区11组,Vb区14组,咽后区202组,腮腺淋巴结转移7组。2例(1.3%)出现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1例,多处骨转移1例。2例(1.3%)发生跳跃性转移。结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咽后淋巴结、颈上深组(II区)淋巴结转移最多见。淋巴结转移首站与早期局限性病灶位置有关,原发或累及顶后壁病灶比单纯侧壁病灶的咽后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局限于鼻咽部单侧病灶可出现双侧或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转移路径与解剖上鼻咽部的淋巴回流路径一致,跳跃性转移率低。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迭代算法是实现CT低剂量成像的有效工具,其特点是在降低图像噪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但对于扫描条件过低噪声过大的图像,过度的迭代重建有可能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损失解剖结构的细节.因此,如何能针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成像、使放射剂量达到可处理的最低水平是在临床实施CT低剂量成像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 3D)进行个体化超低剂量胸部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从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进行过首次常规剂量胸部CT平扫检查并且明确诊断的病人中,连续收集需要在1个月内进行CT平扫复查的病人共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13~84岁,平均年龄48.27±17.63岁,BMI为15.62~30.85,平均21.62±3.38.这48例病人首次常规剂量检查时采用普通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扫描,其目标噪声值SD为12.5,并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进行重建.复查时进行个性化超低剂量胸部CT成像方案扫描,扫描条件采用整合迭代算法(AIDR 3D)的AEC技术,设置目标噪声值为SD25,其他扫描参数和重建参数保持和常规检查一致,得到的数据分别进行AIDR算法和FBP算法重建.两次检查总共得到三组数据,分别为常规剂量FBP组(A组)、低剂量AIDR组(B组)和低剂量FBP组(C组).3组分别用相应的过滤函数显示肺窗和纵隔窗.对三组数据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对比:客观评价用图像噪声值进行量化(用CT值的标准差表示),主观评价由两名医师采用3分制(3-优,2-可,1-差)进行独立盲法评分.为了评估结合了AIDR 3D的AEC技术调控管电流的效果,把胸部分成上、中、下部分别进行评价.数据统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Friedman检验,将上、中、下评分均≥2分的病例定义为可诊断,计算可诊断率.扫描的放射剂量则通过记录机器上显示的CTDI和DLP数值,计算有效剂量ED(k=0.014),将复查和首次扫描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3组肺窗图像的噪声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比C组大幅降低噪声值(上66.58%;中39.62%;下48.55%),而B组和A组相比,上肺和下肺噪声分别降低15.67%和15.26%,而中肺噪声值则增加9.33%.3组的纵隔窗图像的噪声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比C组噪声值显著降低(上66.58%;中39.62%;下48.56%),而B组比A组噪声值有轻度增加(上39.95%;中79.43%;下76.35%).主观图像质量评价:B组的肺窗上、中、下部之间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纵隔窗的上、中、下评价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肺窗图像的可诊断率(上、中、下均在2分或以上)都达到100%,优、良、差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纵隔窗图像的可诊断率有显著差异,C组的可诊断率明显较低,B组和A组的可诊断率相同(95.83% vs 95.83% vs 56.25%,P< 0.05).放射剂量方面,复查扫描(B/C组)和初次扫描(A组)相比有效剂量降低87.05%(0.715 vs 5.524 mSv,k=0.014).结论 采用整合AIDR 3D的AEC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人群的胸部个性化超低剂量CT成像.  相似文献   
77.
糖皮质激素治疗髓鞘发育不良的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瘫新的治疗方法,提高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就诊的56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对其中16例表现为髓鞘发育不良的患儿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髓鞘发育不良组经激素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对MRI显示有髓鞘发育不良病灶的脑瘫患儿,临床上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lice orientation on the popliteomeniscal fasciculi (PMF) MR imaging and its normal MRI appearances. Methods Volumetric MRI data of 40 kne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acquired using an isotropic 3D turbo spin echo (TSE) MR sequence. The posterior tangential line to both femoral condyles was used as the reference line, and the long axis sectional images of the popliteal hiatus region were reformatted at 0°, 15°, 30°, 45°, 60°, 75° and 90° to the reference line. The MRI appearances of the PMF were scored respectively and classified. The final scores of the PMF at each slice angl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a repeated measure ANOVA. Results At 0°, 15°, 30°, 45°, 60°, 75° and 90° slice angles: scores of the anteroinferior fasciculi were (1.7±0.7), (1.8±0.6), (1.9±0.6), (2.0±0.7), (1.9±0.7), (1.8±0.8) and (1.0±0.5),respectively. Scores of the posterosuperior fasciculi were (1.5±0.7), (1.9±0.7), (2.1±0.6), (2.2±0.6),(2.2±0.6), (2.0±0.8) and (1.7±0.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scores at each slice angle for both anteroinferior fasciculi (F = 29.744, P = 0.000) and posterosuperior fasciculi (F = 19.770,P =0.000). The anteroinferior fasciculi and the posterosuperior fasciculi had highest average scores at the angle of 45°. The percentage of type A, B and C of anteroinferior fascicali were 20.0% (8/40), 75.0% (30/40) and 5.0% (2/40), respectively. The percentage of type A, B and C of posterosuperior fasciculi were 37.5% (15/40) ,62.5% (25/40) and 0% (0/4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anteroinferior fasciculi and the posterosuperior fasciculi can be well depicted at the angle of 45° slice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菲立磁(Feridex)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颈总动脉移植后MRI上肝、脾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30只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标记组及未标记组;均经颈总动脉移植MSCs.标记组MSCs以硫酸鱼精蛋白为载体进行Feridex标记,标记后行可行性及安全性检测.移植后对两组进行MR检查,测量肝、脾与肌肉的信号强度比,并取病理标本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 MSCs的Feridex标记率达100%,标记与未标记MSCs的台盼蓝拒染率、MTT染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7~2.06,P>0.05;F=0.025~0.322,P>0.05).标记组MSCs大鼠FFE T1WI上肝脾信号减低,移植后第3 d,标记与未标记组肝脏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72,P>0.05).移植后第7 d时,标记与未标记组脾脏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9,P>0.05).普鲁士蓝染色示标记组肝、脾内可见较多蓝染铁颗粒,随时间逐渐减少.结论 菲立磁标记大鼠MSCs安全有效,经颈总动脉移植后标记MSCs较多分布于肝、脾内.  相似文献   
80.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行性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dGEMRIC用于诊断膝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OA组30例退变膝关节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马根维显后步行10 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 h接受dGEMRIC扫描;对照组27个正常膝关节.于T1时间图中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T1值,对照组同时测量软骨浅深层的T1值.对照组与OA组、对照组浅层与深层的T1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OA组的T1值为(359.10±41.64)ms,对照组为(426.42±39.8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23, P<0.05);对照组髌骨软骨浅层T1值为(411.39±41.50)ms,深层为(468.40±45.0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38, P<0.05).另于OA组5例患者的软骨T1时间图中发现低信号区.结论 dGEMRIC通过定量分析关节软骨中GAG含量的变化来判断关节软骨是否有组织成分的丢失,是可用于诊断关节软骨早期退变的有潜力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