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1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探讨龙牡壮骨颗粒防治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新出生的健康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AD滴剂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龙牡壮骨颗粒预防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2组婴儿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血液生化指标、骨骼检查、中医症候总积分、随访情况、安全性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5-(OH)D3、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6、9、12个月随访观察,观察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可用于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在降低患病率、血清学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李瑞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63-2664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以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80例小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例,占20%)、上呼吸道感染(20例,占25%)、支气管肺炎(18例,占22%)、支原体肺炎(12例,占15%)等为主。结论对于小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的患者,一定要结合临床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明确诊断,以免造成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儿常规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10天为1疗程。对照组70例仅采用一般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皮肤、关节、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有无肾脏损害的合并症。结果:治疗组皮肤、消化道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肾脏的损害少。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效果,能迅速消除皮肤紫癜、缓解消化道出血和减少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早孕流产的蜕膜、绒毛中整合蛋白 (Integrin)β3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 1 )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测定了 1 0例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妇女的蜕膜与绒毛组织中整合蛋白β3和 ICAM 1水平 ,并以 1 0例负压吸引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结果显示 :蜕膜与绒毛组织整合蛋白 β3和 ICAM 1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蜕膜组织整合蛋白 β3与 ICAM 1分别为 1 9.1± 5.0 1 %和 2 0 .6 1± 6 .51 % ,对照组分别为 2 9.3 1± 5.2 6和 2 6 .6 9± 6 .1 1 ;实验组绒毛组织整合蛋白β3与 ICAM 1分别为 2 1 .3 2± 4 .3 8%和 2 0 .2 9± 6 .4 9% ,而对照组则为 3 1 .3 1± 7.85和 2 8.6 9± 7.98。结果提示整合蛋白β3及 ICAM 1可能与维持早孕有关 ,米非司酮影响蜕膜、绒毛组织中整合蛋白 β3及 ICAM 1的表达 ,可能参与药物抗早孕机制。  相似文献   
75.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37例Ⅰ型糖尿病(IDDM)病人经胎儿胰腺及胸腺联合移植治疗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从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等证实,本组7例中5例显效,1例有效,1例手术后2周发生排异反应。应用彩超于术后7-15d开始追踪观察,并定期复查,追踪观察3-18个月,结果表明移植供体存活良好的声像特征是:移植供体呈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有包膜,团块内为实质均质低回声;团块内可见点状和成条状彩流,Doppler频谱显示为动脉及静脉血流,此外,还可见由团块边缘进入团块的胃网膜动脉;团块内血流阻力指数自0.79降至0.67,呈下降趋势。发生排异反应的移植供体团块内回声逐渐减低至出现液暗,彩色血流信号消失,作者认为,CDFI是监测胰腺及胸腺联合移植术供体存活情况的一种有效而无创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6.
VitC/Fe2+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瑞华  李瑞珍  海春旭 《医学争鸣》1999,20(9):S054-S056
0 引言 正常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产生和清除是处在平衡状态的,外界环境中的自由基易与体内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与内源性自由基一起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及死亡过程[1~4],但不同实验的结果存在一些差别,甚至矛盾的现象,如过氧化氢可刺激细胞生长或引起细胞凋亡,这提示我们对自由基作用于细胞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12月及2016年2—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健康体检者,200例亚健康体检者。两次体检项目一样。并为再次体检的体检者提供体检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检效果。结果再次体检后,两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检时间均较2015年的总体检时间少,2016年研究对象对于医院体检的满意程度高于201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体检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9.
本院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9月经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 6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31(2 4~ 4 3)岁。均以上腹部伴腰背部持续性疼痛就诊。其中 5例有溃疡病史 ,1例上腹部可触及一 3cm× 4cm包块。1.2 方法 应用ATL超 8和PHILIPSSD 80 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 .5~ 7.5MHz。检查前禁食 8~12h ,扫查时取仰卧位 ,对上腹部尤其是胰头右上方进行纵、横、斜多切面扫查。发现包块后 ,先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周围边界及其与周…  相似文献   
80.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是指子宫内膜癌经系统的初始治疗完全缓解一段时间后 ,临床又发现癌灶 ,且组织病理类型与原发灶完全一致。文献报道 ,子宫内膜癌治疗后复发率为15 4 % [1] 。近年来研究发现 ,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 )对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 ,放射治疗 (放疗 )和手术可使部分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缓解 ,预后改善。现就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一、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一 )复发的相关因素1 年龄 :多年来 ,多数学者认为年龄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2 ] ,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