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科学   158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42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5年33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及活检确诊率为44.4%。免疫分型以B细胞为主(90.9%)。全组患者有30例经手术治疗,2例仅行Hp根除术,1例确诊后放弃治疗。术后:单纯手术者21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19例(90.5%);手术加化疗者9例,2年及以上生存者6例(66.7%)。在1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有2例胃MALT淋巴瘤行抗Hp治疗,肿瘤消退或缩小;9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未复发。结论PGIML早期诊断较困难,可采取多种诊断手段综合诊断,手术治疗作用尚未肯定,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2.
静脉注射地尔硫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3.
目前认为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sase,CD)是遗传易感者受环境因素作用而发病的,其发病符合多基因病的遗传规律,其遗传易感性主要表现在家族聚集现象及双胞胎共患CD上。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多基因病研究及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已发现了人类CD的第一个易感基因——NOD 2基因,现命名为CARD 15基因。本文就NOD 2基因及其与CD易感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测试用的培养基和抗疟药涂药板为材料,用实验室连续培养多年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及恶性疟现症病人含虫血进行测定,观察其各种影响因素。结果4℃保存,安瓿封装液体培养基和冰冻干燥培养基分别在2个月和1年内效果不变,超过上述时间,培养基支持疟原虫生长发育的能力将下降。氯喹板2年内、哌喹板6个月内效果稳定,咯萘啶板和青蒿琥酯板保存期超过3个月,效果将会变化。密封涂药板的胶带纸只可1次启封使用,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制作涂药板的塑料应选择对疟原虫生长发育无影响的原材料。4℃保存的药液超过2wk其浓度会发生变化。用于测定的疟原虫应为同步环状体阶段疟原虫,密度以1000~80000个/μl血为宜,含虫血室温保存不超过1h,4℃保存不超过48h。操作技术需熟练,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涂药板、培养基、密封胶带纸、疟原虫及操作技术等均可影响体外微量法测定结果。为体外微量法所用材料及操作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光镜、电镜下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的改变及其与P物质(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P物质受体(SPR)阳性细胞的关系,探讨其在IBS病理生理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黏膜标本取自19名正常人和22例腹泻型IBS(D-IBS)患者、20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SP、SPR进行染色,并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关系。结果 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P<0.01),乙状结肠MC无明显变化,IBS患者MC存在显著变异;IBS患者肠黏膜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表达增强(P<0.01);S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与MC靠近或毗邻,有些存在“膜膜”接触,增强的阳性纤维强度、面积与MC的面积、密度密切相关;部分肥大细胞呈SPR反应阳性。结论 MC与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及其相互作用在IBS内脏高敏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对40例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血浆载脂蛋白A-1(ApoA-Ⅰ)及B(ApoB)的水平,研究Apo与冠状动脉病变(CAD)严重度之间的关系。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用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poA-Ⅰ水平下降是临床上诊断CAD的较佳指标;ApoB/ApoA-Ⅰ比值增大对判断CAD严重度较可靠;ApoB/ApoA-Ⅰ=0.98~1.00作为有无发生早期CAD的一个“临界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78.
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监测停止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 ,在停用氯喹后不同时间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结果 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97.9%降至 1997年的 2 6.7%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由 10.46±7.14 pmol/μl 血 降至 1.63± 1.47pmol/μl 血 (P<0.0 1) ,用较高药浓度 (>6.4pmol/μl血)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所占比例由 83.3 %降为 6.7% (P<0.0 1)。体内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84.2 %降为 1997年的 18.4% (P<0.0 1) ,三级抗性 (RⅢ )占抗性病例的比例由 5 3.1%降为 14.3 % (P<0.0 1) ,血中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由 72.0± 2 1.6 h变为 5 0.7± 16.1 h。2 0 0 1年三亚市雅亮乡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 5 9.8% ,平均抑制药浓度 3.5 6± 2.12 pmol/μl 血 。 2 0 0 3年乐东县福抱乡体内法测定抗性率为 62.5 % ,RI、RⅡ和RⅢ分别占抗性病例 50 %、30 %和 20 % ,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 5 6.9± 17.2 h。云南省勐腊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97.4%降至 1999年的 77.8%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由 17.2± 12.6 pmol/μl血降至4.4±3.1 pmol/μl(P<0.01)。2002年景洪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70.4%,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为4.0±3.3 pmol/μl 血。 结论 减少或停止使用氯喹后,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呈降低趋势,逐渐恢复了对氯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9.
本文目的是通过随访29例经皮注射酒精(PEI)治疗小肝癌患者来评价PEI的疗效和耐受性。材料和方法:29例活检证实的小肝癌(<4cm),经CT和血管造影确定为单一病灶。其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岁。全部患者均合并肝硬化,20例因肝功能损害不适合手术治疗,另外9例拒绝手术或因合并其他疾病而禁忌手术。每次注入无水酒精的量取决于病灶大小和注入病灶后的弥散情况,一般2~3天重复一次,以6次为第一疗程,这一疗程结束后15天,甩B超、CT、动态CT和针吸活检来判断治疗的效果。如果肿瘤仍存在,则开始第二个疗程,注射的次数取决于剩余肿瘤大小,最多  相似文献   
80.
困难ERCP治疗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养高水平的消化内镜专科医师,规范消化内镜操作,由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张齐联教授、于中麟教授和李兆申教授以及香港分会曹世植教授共同倡导的“ERCP手把手”学习班于2006年4月24日在南京鼓楼医院举办,同时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江苏省培训基地在南京鼓楼医院正式宣布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