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孙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标准操作规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颈椎病是骨伤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屈颈机会的增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对本病的治疗,临床多采用保守疗法,而手法治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悠久历史。虽然手法对本病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但标准化操作尚欠规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法在临床上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笔者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资助下,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首席研究员独特的颈椎病治疗方法,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通过孙氏手法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质量控制以及验证措施研究,初步建立了孙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标准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72.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中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几年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部分文献进行综述,对有关中医中药疗法从推拿手法、中医药、针灸、针刀及综合等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显示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推拿手法、中药成药和复方、针灸、针刀及综合疗法;选用两种或多种疗法合用较为普遍.手法加中药治疗较为常用.结论: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但不论手法或中药治疗在安全性、规范性和针对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颈椎病的分型牵引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颈椎病是伤科临床常见的疼痛综合症.据近几年抽样调查证明,发病率平均为7.3%,一些特殊人群高达11.7%[1、2],且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于本病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手法和颈椎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近几年对手法治疗的研究颇多,但对牵引治疗颈椎病以及临床对该病的分型研究较少,本文兹根据有关文献对颈椎病的分型及牵引治疗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4.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俗称"岔气",属中医学称之"骨错缝"[1]的范畴,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患.我科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采用端提法[2]及俯卧双掌按肋复位法[3],配合预备手法及善后手法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With the highest morbidity rate, cervicalspondylosis of the nerve root type is mostcommon among various other types. It is fromthis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at peoplebegan to know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this type of cervicalspondylosis has been adopted by modernmedicine for most patients, while surgicaltreatment has also been used for a smallnumber of patients who were conservatively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颈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生物力学实测方法测量同一操作者对51例患者施行揉捻和旋转手法过程中的力学参数,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手法治疗后的软组织张力情况、旋转手法扳动过程所产生的时间及力量大小.结果:根据不同痛阂值分组后,旋转手法作用力偶的力学参数平均值分别如下:痛阈值在(0.22~0.30)×3.33kg时,预加牵引力5.42±1.85(kg),预加牵引时间1142±56(ms);扳动力14.12±4.06(kg),扳动时间368±20(ms);痛阈值在(0.31~0.38)×3.33kg时,预加牵引力5.62±1.69(kg),预加牵引时间1153±50(ms),扳动力15.35±3.85(kg),扳动时间373±19(ms),痛阈值在(0.39~0.46)×3.33kg时,预加牵引力6.46±1.73(kg);预加牵引时间1160±56(ms),扳动力15.66±4.12(kg),扳动时间375±21(ms).结论:颈项部肌肉紧张度的改善可以作为疗效评价的辅助指标.测量局部痛阈值和肌肉紧张度,为临床诊断病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力学标准,同时也为实施旋转手法的操作奠定了安全基础.对旋转力参数的测量,使得手法的力学参数得到量化,为进一步进行离体的模拟手法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弯腰挺立法治疗腰骶关节紊乱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0例确诊腰骶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7例):治疗组行弯腰挺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外用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比较。结果:治疗l周后,试验组治疗显效率达98.41%,对照组显效率为80.6%。说明在总体疗效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腰骶关节功能活动、疼痛的改善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弯腰挺立法治疗腰骶关节紊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旋转手法对颈椎髓核内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模拟不同旋转手法,测量新鲜人体颈椎标本髓核内压力的变化。方法:选取6例新鲜男性颈椎标本,利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对标本进行力学加载。加载方案为:模拟头部重量及颈伸肌力加载100N压力(5s),然后分别以150、200、300N力量对标本进行不同顺序的牵引和旋转以及扳动。加载状态有A、B、C3种。A状态:对标本先牵引,再加载旋转至最大角度,再向后扳动15°;B状态:对标本先加载旋转至最大角度,再加载牵引力,再向后扳动15°;C状态:同时加载牵引和旋转至最大角度,再向后扳动15°。力学加载同时利用微型压力传感器采集标本C3,4、C4,5、C5,6和C6,7髓核内如下指标的变化:模拟头部重量及颈伸肌力加载100N压力(5s)后髓核内压力变化;加载不同牵引力后对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加载不同顺序牵引和旋转力后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加载不同状态后进行扳动时髓核内压力的变化;加载不同力量的扳动时髓核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模拟头部重量及颈伸肌力加载100N压力(5s)后,C5,6,C6,7较C3,4,C4,5髓核内压力高(P0.05);加载不同牵引力后,标本髓核内压力可随牵引力的增加而下降(P0.05);加载不同顺序牵引和旋转力后,所有标本髓核内压力均出现升高,A状态髓核内压力随着加载牵引力的增加,压力升高的数值越小(P0.05),加载B状态髓核内压力值随加载力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加载C状态髓核内压力均升高不明显(P0.05);加载不同牵引和旋转顺序后的扳动,所有标本髓核内压力均出现一过性地升高(P0.05),A状态髓核内压力明显高于B、C状态(P0.05);加载不同力量的扳动后,所有标本髓核内压力均出现一过性地升高(P0.05),150N扳动后髓核内压力明显高于200、300N(P0.05)。结论:在临床进行旋转手法操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先旋转后牵引的手法,以避免造成髓核进一步突出的危险;同时应配合足够的牵引力来降低因旋转和扳动带来的髓核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79.
孙树椿教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树椿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孙老的学术思想逐渐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尤其对老师的手法治疗特点初步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今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0.
刺激颈交感神经对家兔心脏功能活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越峰  张军  孙树椿  邵忠  庞伟 《中国骨伤》2003,16(5):278-280
目的 探讨颈椎性类冠心病时颈交感神经受累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30只,显露双侧颈上、颈下交感神经节及心下神经,对各部分逐一给以电刺激,采用生理多导仪分别记录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ST段(Electroccardiogram-ST,ECG-ST)、左心室内压(Left Ventricle Pressure,LV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eveloped pressure/Developed time max,Dp/Dt max)的变化情况。结果 刺激颈上交感节后ECG-ST、LVP、Dp/Dt max均无变化;刺激颈下交感节和心下神经后LVP、Dp/Dt max值明显下降,ECG出现明显的ST-T改变。结论 下位颈椎病变可能更易刺激交感神经而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并可影响心肌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