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使用中草药“拔毒生肌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22例,治愈21例,认为此药有解毒、散瘀、去腐生新、长皮收敛的作用。且药源广、价廉、使用方便,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告我院1970年1月~1981年11月所收治的410例重度、特重度烧伤病人休克期治疗的体会。一、抗休克:我们对小儿休克期补液的计算和成人一样:伤后第一个24小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重组生长激素 (rhGH)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 ,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rhGH对PD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PDGFR)、Ⅰ、Ⅲ型胶原、组织形态学和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变化的影响。【结果】用rhGH治疗 5、10d后 ,其创面PDGF、PDGF α受体、PDGF β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 ,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rhGH组血IGF Ⅰ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提前 3d。【结论】rhGH可通过增加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4.
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核酸对增生性瘢痕作用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寡聚核苷酸对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方法选择120只裸鼠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将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6只)、RPMI1640组(R组,6只)、反义寡聚核苷酸1(ASONs1)治疗组(54只)及反义寡聚核苷酸2(ASONs1)治疗组(54只),后两组又分为25,50,100μg/100μl三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又分为治疗7,10,14d3组;分别合成位于Ⅰ型前胶原基因5'端翻译区域21bp的ASONs1和位于第1个外显子与第1个内含子之间22bpASONs2,用微注射法分别将两基因片段作用于动物模型,通过测定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含量变化、瘢痕体积变化以及运用光、电镜研究不同剂量反义寡聚核苷酸的抑制作用。结果ASONs1和ASONs2能使瘢痕体积缩小,在治疗10,14d后,瘢痕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降低,与C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光、电镜下见瘢痕结构疏松,胶原纤维变小,成纤维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减少,而C组和R组无明显变化。结论ASONs1和ASONs2能够有效抑制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瘢痕增生。Z  相似文献   
75.
积雪草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积雪草甙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光镜、电镜、3H-TdR、3H脯氨酸掺入及MTT比色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核DNA合成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积雪草甙不仅能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且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结论】积雪草在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组织工程皮肤能作为理想的合适的皮肤覆盖物,以满足临床严重烧伤病人的需求,其中原因之一是未找到合适的种子细胞.通过对皮肤发育生物学研究发现,表皮干细胞在皮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皮肤的多层表皮结构通常是由表皮干细胞再生而来,因此,表皮干细胞可能成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种子细胞,但目前我们对它还了解甚少.现就表皮干细胞的有关生物学行为包括一般特性、分布位置、表面标志物、可能的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背景:研究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然而其在促进创面愈合的同时是否会引起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导致瘢痕增生已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和降解的调控作用.方法:增生性瘢痕组织取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行瘢痕整复术的患者,组织块法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2代细胞,采用氯胺T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0~5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及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合成和分泌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羟脯氨酸及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均无促进作用.低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增高趋势,以50,100,500μg/L组增高最显著(P<0.05或P<0.01).同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在细胞与上清中变化一致.说明高质量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通过增加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合成来促进胶原蛋白降解,从而避免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  相似文献   
78.
目的:烫伤创面给予解毒烧伤膏治疗后,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愈合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9/11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取广东产成年杂种猪8只,用自制恒温恒压水浴循环烫伤仪建立猪深Ⅱ度烫伤模型,于猪背部两侧以98℃热水烫12s,各制作一个直径8cm的圆形创面。一侧为解毒烧伤膏治疗侧,创面外用解毒烧伤膏,1次/d,另一侧为空白对照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数据分析,分别在烫伤后第1,3,5,7,9,11天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纳入猪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猪深Ⅱ度创面烫伤后不同时间两侧的大体观察:解毒烧伤膏治疗侧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空白对照侧提前[分别为(8.0±0.4),(10.3±0.6)d,P<0.05]。②猪深Ⅱ度创面烫伤后不同时间两侧的病理学观察结果:伤后第1天解毒烧伤膏治疗侧开始有基底层细胞增生,第5天可见明显增生的表皮细胞,细胞胞体较大,排列紧密,由单层上皮细胞向复层上皮细胞转化,并以毛囊区附近增生活跃。而空白对照侧第2天开始有局部细胞增生,至第7天增殖明显,细胞体积较小,分布疏松,以单层上皮细胞为主。③猪深Ⅱ度创面烫伤后不同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肿瘤坏死因子α在解毒烧伤膏治疗侧和空白对照侧于伤后的表达均有两个高峰,空白对照侧高峰时间分别为伤后第3天和第9天,解毒烧伤膏治疗侧的第1个高峰也是伤后第3天,峰值略低于空白对照侧(17.71±3.32,17.79±3.43,t=1.37,P>0.05),第2个高峰则位于伤后第7天,较空白对照侧明显提前(P<0.01)。早期肿瘤坏死因子α主要表达在中性粒细胞,后期主要表达在单核细胞,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亦见表达。④猪深Ⅱ度创面烫伤后不同时间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解毒烧伤膏治疗侧在伤后第1天开始表达(7.32±1.79),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第5天显著表达(18.18±3.46),第7和9天维持高水平表达。空白对照侧在伤后第1天基本无表达(2.31±1.12),第3天表达较弱,细胞数量少,于第7天表达出现高峰(18.26±3.56),并于第9和11天维持高水平表达。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解毒烧伤膏治疗侧的表达明显早于空白对照侧(t=2.21~3.95,P<0.01)。结论:解毒烧伤膏能够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的早期表达,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在创面修复后期的过度表达,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9.
胶原蛋白海绵在多种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在不同类型创面上有无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患有不同类型创面的患者,用胶原蛋白海绵敷贴于取皮区、Ⅱ度烧伤、慢性溃疡创面上或填塞于压疮所致的窦道的底部为实验组.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愈合的经过、愈合的时间,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4例取皮区创面使用胶原蛋白海绵的愈合时间是(2.86&;#177;0.86)d,对照组为(4.14&;#177;0.86)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愈合时间是(6.75&;#177;1.39)d.对照组为(10.63&;#177;1.19)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肉芽创面、慢性溃疡创面、压疮创面总显效率83.3%,总有效率100%;组织病理:对照组肉芽组织中可见较多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簇及扩张的新生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散在新生的纤维母细胞。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胶原纤维排列无序,部分融合。实验组早期及中期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的时期较对照组早,胶原纤维的产生增加,排列更有序。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对创面修复及愈合,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慢性溃疡和压疮创面生长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有一定促进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愈合作用的解毒烧伤膏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微血管生成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4-12在中山大学动物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取10只小香猪,制作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随机分为解毒烧伤膏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分别在伤后第3、5、7、9天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标记物法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13的表达,在400倍光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以胞浆或(和)胞核着棕色者为阳性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以CD34-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先后在低倍镜(10&;#215;10)下全面观察切片,以确定组织血管密度最高处,再在高倍镜(10&;#215;40)下计数并记录5个视野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值。记数微血管密度。羟脯氨酸法检测每克组织胶原含量。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转化生长因子β的阳性表达率,创面微血管密度计数及胶原含量测定。结果:纳入动物10其,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观察组烫伤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11.0&;#177;1.5),(14.0&;#177;2.5)d,t=4.08,P〈0.001]。②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主要在炎症细胞和毛囊上皮细胞,伤后第3、5天,观察组转化生长因子β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0&;#177;7.5)%,(11.0&;#177;4.6)%;(45.7&;#177;8.3)%,(24.6&;#177;7.4)%,t=3.61,6.34,P〈0.01];观察组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高峰早于且强于对.照组。④第5天微血管密度记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0.6&;#177;2.4),(32.6&;#177;2.4)个,t=2.69,P(0.05]。④观察组第7、9天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4.5&;#177;0.72),(1.97&;#177;0.15)g/mg;(3.51&;#177;0.46),(2.85&;#177;0.13)g/mg;t=3.61,6.79,P〈0.01]; 结论:解毒烧伤膏能促进烫伤刨面的愈合,可能与早期提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促进血管增生和后期胶原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