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5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正>胃肠道息肉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大型操作,但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置入的患者是否可以安全地行高频电息肉治疗,是很多临床医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既往对此无特别的研究,也无专科内的相应指南或共识可供参考。2016-2018年,笔者对6例置入心脏起搏器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了高频电息肉切除,经密切监护随访显示,行高频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弓形虫排泄一分泌抗原(excreted/secreted antigens,ESA)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粘膜及系统免疫应答,确定适宜免疫剂量。方法40只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用5、10、20和30μg ESA滴鼻免疫小鼠2次,间隔14d,对照组用20μl/只PBS滴鼻。于末次免疫后第14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法检测鼻咽冲洗液和小肠冲洗液sIgA、血清IgG抗体水平,分离并计数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 inal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IEL)、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mesenteric lymph node lymphocytes,MLNL)及脾淋巴细胞。结果实验期间,小鼠健康状况良好。随鼻内免疫ESA剂量的增加,特异性抗体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MLNL、iIEL及脾淋巴细胞也显示不同程度的增生性应答。其中,30μg组小鼠血清IgG、脾淋巴细胞数量与10μg组、5μg组和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0μg组小肠冲洗液sIgA、鼻咽冲洗液sIgA、iIEL和MLNL数量,20μg组小肠冲洗液sIgA和MLNL数量与5/2g组及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0μg组血清IgG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μg和30μg ESA鼻内免疫能有效诱导粘膜及系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速殖子超声裂解物(TSo)和IFN-γ鼻内免疫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后,脾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将6~7周龄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分别用10μlPBS、20μgTSo、500UIFN-γ和20μgTSo 5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2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分别于攻击后第7、10、13、16、19天处死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脾CD4 、CD8 T细胞亚群。结果攻击后第16、19天TSo IFN-γ组脾CD4 T细胞比率较第10天升高(P<0.05);脾CD8 T细胞第10、13、16、19天呈现较高水平;CD4 /CD8 比值第10、13天出现倒置。结论TSo联合IFN-γ鼻内免疫小鼠可激发系统免疫反应,提高其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增强脾CD8 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抵抗弓形虫感染。鼻黏膜免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初始治疗行全子宫切除病理升级浸润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HSIL,初始治疗行全子宫切除的165例患者,根据绝经年限分为未绝经组(52例)与绝经组(113例),根据病理分为浸润组(26例)与未浸润组(139例),研究影响病理升级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理特点。  结果  165例HSIL中浸润癌26例,总发生率(26/165,15.8%)。未绝经组病理升级率(6/52, 11.5%)与绝经组病理升级率(20/113,1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6,P=0.385);未绝经组单因素分析:病变点数≥3点、病变累腺、行人工流产≥2次为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点数≥3点及病变累腺为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组单因素分析:病变点数≥3点、病变累腺、绝经年限≥5年为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3个因素同样也是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未绝经组浸润癌6例,4例ⅠA1期;2例ⅠA2期中1例淋巴脉管浸润;绝经组的20例,16例ⅠA1期,其中有1例出现淋巴脉管浸润,4例ⅠA2期。  结论  绝经与否在HSIL患者中直接采用全宫切除对病理升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SIL患者,不论是否绝经,病变点数≥3点及病变累腺都需要警惕浸润癌的发生;绝经年限≥5年者病理升级率会升高;HSIL患者行全宫切除后病理升级患者均为早期浸润癌。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三门峡地区妇女阴道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探讨其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用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胺试验对妇科门诊患者的白带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细菌性阴道炎574例(33.1%),念珠菌病389例(22.4%),滴虫病120例(6.9%),淋病7例(0.4%)。结论三门峡地区妇女阴道炎中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远高于真菌、滴虫感染,应加强对妇女的卫生健康教育及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7.
2003-09~2006-09我科收治创伤(外伤或手术)后卧床患者895例,其中发生肺栓塞(PE)12例,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多发性骨折1例,下肢长骨单发骨折2例,广泛软组织挫伤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加压套筒鹅头顶内固定术1例,股骨头置换术3例,膝关节置换术4例。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检测弓形虫感染孕鼠胎盘分泌的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含量和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表达,分析弓形虫感染对孕鼠胎盘激素水平和胎鼠发育的影响。方法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0.2ml/只(含50个速殖子)感染孕8d小鼠,分别于感染后12、14、16和18d处死,取胎盘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F-Ⅱ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β-HSD2的表达。未感染孕鼠做健康对照。结果健康对照组孕鼠胎盘组织IGF-Ⅱ含量随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弓形虫感染组IGF-Ⅱ含量先降低后升高。IGF-Ⅱ含量不同妊娠天数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妊娠天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β-HSD2含量,不同妊娠天数健康对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天数弓形虫感染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4d、16d、1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鼠孕中期,胎盘IGF-Ⅱ含量及11β-HSD2表达降低,可能影响胎盘血管形成及糖原合成与转运及进入胎儿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从而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讨环境空气中尼古丁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被动式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内标法定量.该方法环境空气中尼古丁的测定范围为0.085 9~16 μg/m3,回收率为84.8%~88.1%,RSD(n=6)为4.2%~5.8%.该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满足环境空气中尼古丁浓度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0.
经口感染弓形虫诱导小鼠黏膜免疫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诱导黏膜免疫的动物模型。方法BALB/c小鼠分别灌胃接种5×103、5×104、5×105、5×106个RH株速殖子,观察小鼠的体况、病理变化;检测肠道分泌型IgA(SIgA)和Peyer’spatches(PP)淋巴细胞及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经口接种5×104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使小鼠出现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SIgA水平升高;黏膜诱导部位的CD4 T亚群及效应部位的CD8 T亚群水平升高。结论5×104个弓形虫RH株速殖子灌胃接种小鼠可以诱导机体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