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7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528篇
内科学   492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5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01篇
综合类   2901篇
预防医学   909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56篇
  3篇
中国医学   531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757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孙家祥  李艳  叶敏 《吉林医学》2015,(9):1724-172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几率及原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 05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梅毒抗体进行初筛,阳性者再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查。并以15 224例青年筛查对象为对照。结果:6 058例老年人ELISA法共检出235例梅毒阳性,TPPA法确诊仅145例,假阳性率为1.49%。与青年组比较,ELISA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PPA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梅毒检测ELl SA法易出现假阳性,阳性者应用TPPA法进行确认,以提高梅毒检出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72.
<正>由于作者本人疏忽,在统计过程中将率比(RR)自然对数的标准误输入错误,导致干扰素-β(IFN-β)治疗后年复发率的假阴性结果。特申请将我刊2014年第14卷第9期"干扰素-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系统评价"[1]一文第775页中文摘要第17行"但在年复发率方面,INF-β治疗无效。"改为"此外,还显示出INF-β在降低年复发率方面的疗效。",第776页英文摘要第20行"However,the pooled results showed no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annualized relapse rate."改为"In addition,Meta-analysisshowed a treatment effect of IFN-βin reducing the annualized relapse rate."。将第782页左栏第13行"有3项临床试验(1457例  相似文献   
73.
在原有的Th17细胞发挥促炎性作用及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理论基础上,近年来,探寻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多项针对两种细胞的致病机制的研究表明,Th17细胞和(或)Treg细胞表达量的失衡可用来解释部分免疫性肌肉病的发病。本文从总结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分化来源及相互作用的功能入手,对两种细胞在肌肉病免疫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CT影像学对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术后病理学检验证实为肺炎性假瘤疾病的患者80例,对肺炎性假瘤疾病CT诊断与病理检验的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等进行统计。结果 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符合率为71.25%,漏诊率为15.00%,误诊率为13.75%。结论 CT影像学技术对肺炎性假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误诊和漏诊率略高,术后病理学检验仍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一例复发切除的足部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点,对患者复发后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组织镜下主要由肥胖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泡状核和多少不等的核仁,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似横纹肌母样细胞,排列成疏松或片状,间质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FLi-1弥漫强阳性,CD31特征性线性胞膜阳性,CK灶性 ,CD34、Des和S-100蛋白阴性。患者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为一种发生青年人中间型罕见转移的特殊类型肿瘤,以单侧肢体不同组织面多灶性生长为特征,可侵犯骨组织,其组织学与生物学行为等同于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并认为两者为同一种肿瘤。免疫表型具有诊断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76.
患者男性,53岁,因1个月前出现劳作后右下腹隐痛,休息半小时缓解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可扪及球形肿块,边界清楚,位置不固定,可推动。CT检查示:右下腹回盲部有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径6 cm,增强后见强化,边界尚清,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为右下腹回盲部占位,提示间叶来源肿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块位于回盲部,与盲肠阑尾及回肠末端粘连紧密,遂行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检查眼观:回盲部结节状肿块,境界清楚,大小6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我院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诊断特征及表现进行回顾。材料与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由术中组织切除,通过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中选取15例,分别对其进行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病理组织检测。结果:1肿瘤可分为囊性结构和实性结构两部分,CT平扫实性结构主要表现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其动脉期呈现为轻度的强化,而门静脉期则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强化,在增强扫描前后,其囊性部分均表现为低密度;210例患者的囊性与实性结构对比基本一致,1例患者则表现为以实性结构为主,另4例患者表现为囊性结构为主;34例患者表现出侵袭性,其肿瘤的包膜非常不完整,11例患者则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包膜;4大部分的肿瘤均来自胰腺,且表现为椭圆形、圆形,多有较为完整的包膜,在经过增强处理后,可观察到有明显的强化,并且与胰腺有较为清晰的分界。结论:在CT诊断中,可观察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表明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注意与囊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8.
<正>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激素的使用,真菌感染在临床感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近几年对临床真菌感染的报道很多,同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也进行了调查,但对口腔真菌感染的详细调查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患者全部来自我院2012-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患者,真菌培养全部阳性。菌株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假瘤的临床特点及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证实的脱髓鞘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例脱髓鞘假瘤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异常或视力障碍,发病年龄为7~58岁。MRI检查均提示病变表现为局限性肿块,12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7例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长T2信号,18例弥散受限。1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9例为开环状强化,2例为斑片状强化,2例呈结节样强化。2例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检查,提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出现Lac峰。MR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PWl)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及峰值时间延迟。1例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提示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未受损。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提示病灶区可见扩张的小静脉血管影。5例激素治疗后MRI复查病变范围缩小,2例误诊为胶质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脱髓鞘假瘤。结论 :脑内脱髓鞘假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临床遇到占位病变不典型时应考虑到脱髓鞘假瘤的可能,对疑似病理可以进一步行高级影像学检查以帮助鉴别诊断,如波谱、灌注等,必要时经临床治疗后观察,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对患者造成不可复的损伤。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SPTP)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镜下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形成假乳头状,并见出血、坏死、黏液变性及胆固醇沉积;细胞异型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示抗胰蛋白酶(α-1-AT)、波形蛋白( Vim)、孕激素受体( P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细胞角蛋白( CK)、CD56、CK8阳性,S-100局部阳性,CK7、嗜铬素( CgA)局部弱阳性;突触素(Syn)、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阴性,ki-67<5%。病理诊断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 SPTP属胰腺外分泌肿瘤,临床罕见,组织病理学特征有助于诊断。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