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71.
目的探讨预防及控制硬膜外麻醉并发的寒战的最佳药物.比较几种预防及控制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280例,ASA I-II级,随机分成四组,每组70例.在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第一组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第二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  相似文献   
7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eb日志的挖掘用户浏览偏爱路径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单元数组存储结构(存储矩阵)基础上建立以浏览兴趣度为基本元素的会话矩阵和路径矩阵.然后,在会话矩阵上采用两个页面向量夹角余弦作为相似用户的页面距离公式进行页面聚类,求得相似用户的相关页面集.最后,利用路径选择偏爱度在相似用户的路径矩阵上挖掘出相似用户的浏览偏爱路径.实验证明此方法是合理有效的,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偏爱路径.  相似文献   
73.
近年,肥胖患者越来越多.由于其病理生理的改变使得肥胖患者手术时所需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肥胖患者的麻醉与术后镇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CSEA)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条件相同单胎足月无产科并发症的初产妇90例,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宫口开至3cm时,A组产妇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2.5mg+芬太尼20μg,B组产妇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2.5mg,A、B两组产妇当觉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时,硬膜外输入0.1%罗哌卡因+2#g/mL芬太尼混合液;C组单纯用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观测疼痛评分、肌张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和罗哌卡因用量,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观察镇痛期间的副作用。结果:镇痛后A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和P<0.01);罗哌卡因用量A组小于B、C组(P<0.05和P<0.01),3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镇痛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各产程时间、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3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加用小剂量芬太尼行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CSEA分娩镇痛,具有起效更快、镇痛效果确切、罗哌卡因用药量少、运动阻滞轻、可行走、可控性强等优点,对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产妇镇痛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4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F、FD组,每组20例。F组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FD组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缝皮前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观察气管拔管后1、2、4、8、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FD组VAS评分在各时点均低于F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可提高镇痛质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由于血液流变学特性是影响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而妊娠期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为此研究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贺斯)对剖腹产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剖腹产手术患者40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开放前臂静脉,以10mL/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输平衡液500mL后开始硬膜外腔注局麻药,并根据继续补液性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平衡液组(B组,n=20)和贺斯组(H组,n=20).监测记录HR、MAP、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尿量.并于输注治疗药前后采输注治疗药对侧前臂肘静脉血样5mL, EDTA抗凝,送检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全血低、中切粘度,H组与B组比较降低明显;而血浆粘度B组有明显降低,但H组无明显变化.H组与B组全血还原低切粘度均有明显降低,但H组比B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全血还原中切粘度、血沉方程K值变化在B组不明显,H组则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两组均见明显降低,但H组比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纤维蛋白原数量B组与H组均有非常明显减少.结论 贺斯改善剖腹产患者术中血液流变学功能方面优于晶体液——平衡液.剖腹产手术患者适当应用胶体液——贺斯,有利于血液流变学改善,从而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7.
前列环素血栓素含量和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 (TXA2 )含量及其比值与糖酵解产物血乳酸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可乐定对其的影响。方法 CPB下行择期心脏手术患者 30例,随机分为可乐定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分别于麻醉前、转流前、转流 30min、60min、90min、120min及转流停止后 30min各采集桡动脉血标本测定PGI2、TXA2 含量及血乳酸含量。以PGI2、TXA2 及PGI2 /TXA2 比值为自变量x1、x2 及x3,血乳酸为因变量Y,进行多元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并作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为Y=a+b1x1 +b2x2 +b3x3。结果 简单相关系数显示,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 01),两组之间相关系数比较,可乐定组rY. 1、r1. 3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rY. 3、r1. 2相关性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偏相关系数显示,两组的PGI2含量均与血乳酸含量(rY1. 2)呈极显著性意义负相关(P<0. 01);两组的TXA2 含量均与血乳酸含量〔rY2. 1〕呈极显著性意义正相关(P<0. 01),三个自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显示,PGI2 /TXA2 比值与PGI2〔r31. 2〕呈极显著性意义正相关(P<0. 01)、与TXA2 (r32. 1)呈极显著性意义负相关(P<0. 01),两组比较,可乐定组的rY1.2、rY2. 1相关性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01)。两组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效果检  相似文献   
78.
硬膜外麻醉术后较长时间的运动阻滞常导致病人焦虑和排尿困难,且由于病人不能活动而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通过采用能促进硬膜外麻醉消退的治疗措施来逆转或拮抗运动阻滞。笔者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观察硬膜外腔盐水冲洗是否可逆转或消除硬膜外麻醉术后的运动阻滞。硬膜外麻醉术后较长时间的运动阻滞常导致病人焦虑和排尿困难,且由于病人不能活动而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希望通过采用能促进硬膜外麻醉消退的治疗措施来逆转或拮抗运动阻滞。笔者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观察硬膜外腔盐水冲洗是否可逆转或消除硬膜外麻醉术后的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评价头皮神经阻滞、切口局部浸润麻醉、颈浅神经丛阻滞 3种方法用于开颅手术的术后镇痛效应 ,探讨适合脑外科手术的最佳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 6 0例幕上开颅术的患者 ,年龄 18~ 70岁 ,ASA ~ 级 ,随机分为 4组 :1对照组 (n=10 )。 2头皮神经阻滞组 (n=17)。 3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 (n=17)。 4颈浅神经丛阻滞组 (n=16 )。手术麻醉按常规方法进行。镇痛程序在头皮缝合完毕患者苏醒前进行。并于术后 4、8、12、16、、2 0、2 4、4 8h进行疼痛评估。采用 10 cm视觉评分表法 (VAS)。局麻药为 0 .75 %罗比卡因。结果 :3组的平均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1.6± 1.7,2 .8± 1.9,2 .6± 1.6 vs4 .4± 2 .1,P<0 .0 5 )。但头皮神经阻滞组的镇痛效应又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2 .8± 1.9,2 .6± 1.6 vs1.6± 1.7,P<0 .0 5 )。从镇痛持续时间上看 ,头皮神经阻滞组在整个研究时段上的 VAS与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于 12 h处 VAS明显增高 (2 .8± 1.9vs3.9± 2 .5 ,P<0 .0 5 )。颈浅神经丛阻滞组 VAS于 2 0 h处有明显差异(2 .6± 1.6 vs3.8± 2 .3,P<0 .0 5 )。结论 :头皮神经阻滞组镇痛效应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且镇痛持续时间长 ,是适合开颅术的一种术后镇痛方法。而其可能是通过一种优先机制在发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丙泊酚辅助小儿硬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下腹部手术患儿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丙泊酚 -硬膜外麻醉组 (DE组 ) ,以 0 .5mg/kg丙泊酚 1min静注诱导 ,接着以 2mg(/kg·h)持续微泵静注维持 ;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组(KE组 ) ,以 1.0mg/kg氯胺酮 1min静注诱导 ,以后视麻醉效果以每次0 .5mg/kg间断维持。观察围术期循环动力学、呼吸变化 ,记录牵拉反应、术中谵妄、恢复期躁动、清醒时间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注辅助药前比较 ,DE组在静注丙泊酚1min后血压下降 ,心率减慢 (P <0 .0 5 ) ,KE组在静注氯胺酮后血压和心率持续有增高表现 (P <0 .0 1或 0 .0 5 ) ,与DE组比较增高显著 (P <0 .0 1或 0 .0 5 )。两组呼吸和SpO2 变化不明显。KE组围术期谵妄、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E组 (P <0 .0 1或 0 .0 5 )。DE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E组。结论 丙泊酚辅助小儿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