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0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9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1395篇
内科学   956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301篇
特种医学   3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74篇
综合类   3641篇
预防医学   673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2530篇
  10篇
中国医学   2330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787篇
  2008年   810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97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细胞凋亡变化及机制。方法:收集高压性病脾静脉(DSV)与曲张大隐静脉(VGSV)标本,分别以正常脾静脉(SV)、正常大隐静脉(GSV)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免疫荧光观察静脉管壁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各自的对照比较,DSV和VGSV管壁(内膜和中膜)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降低(均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Bax/Bcl-xl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DSV和VGSV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出现线粒体嵴模糊、髓样变、核染色质边集。结论:不同的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均存在相同的经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失调,这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状态下静脉管壁扩张和增厚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2.
目的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方法 68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最大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肢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等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结论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各项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隐丹参酮对DU145细胞中异黏蛋白(MTDH)表达及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及作用不同时间对DU145细胞中MTDH蛋白的表达影响;RT-PCR技术检测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12、24、48 h后细胞中MTDH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48 h后细胞中MTDH、AKT、p-AKT、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隐丹参酮能够明显抑制DU145细胞增殖,且抑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以10μmol/L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42±4.51)%、(55.07±5.67)%和(70.84±4.66)%,明显高于对照组(3.1±2.48)%(P0.05)。Western印迹和RT-PCR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MTDH的表达(P0.05),抑制AKT信号通路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TDH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并评价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剥脱术,应该大力推广这一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将其分为A组25例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和B组25例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术中单侧肢体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小腿局部麻、切口感染、浅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P<0.05)。A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基层医院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忍冬藤痛风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行检测。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13.88~48.58μg/m L,线性方程为:Y=41 313X+42 348,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87%)。结论:该法稳定、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忍冬藤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7.
腭隐裂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彤  马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38(2):132-134,I007
目的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 50例腭隐裂患者X线片测量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 ,观察软腭在形态学、运动能力以及腭帆提肌附着位置等方面的特点 ,进一步研究腭隐裂患者腭咽闭合不全的原因 ,为其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腭隐裂患者 50例 (年龄 4~ 51岁 ,平均年龄 1 1 9岁 ,男性 2 0例 ,女性 30例 ,男∶女 =1∶1 5)。对术前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共 1 0 0张 (每例静止及发“i”音各 1张 )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腭隐裂组的软腭相对长度较对照组短 ,患者的腭帆提肌附着点相对位置比对照组靠前 ,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较小 ,以上 3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两组间硬腭相对长度和发音时软腭伸长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通过测量所得指标(包括软腭相对长度、腭帆提肌附着位置及发音时软腭抬高角度 )是诊断腭隐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8.
早期近远中向隐裂牙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近远中向隐裂牙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个隐裂牙分为两组,治疗组42个牙采用综合治疗,修复组46个牙早期直接烤瓷冠修复,进行2年跟踪观察。结果:治疗组2年Ⅰ级疗效为21.4%,修复组Ⅰ级疗效为93.7%。结论:近远中向隐裂不易控制,早期烤瓷冠修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藏茴香中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含量,并验证该方法在藏茴香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方法 取藏茴香粉末(过三号筛)0.5 g,精密加入70%甲醇 20 mL ,超声处理(250 W、频率 53 kHz)30 min,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Phenomenex GeminiR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330 nm,体积流量 1.0 mL·min-1,柱温 30 ℃,进行专属性、供试品提取条件、检测波长选择、色谱条件、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方法学考察,建立异绿原酸A、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 B、异绿原酸 C成分含量检测的 HPLC法;以异绿原酸 A为内参成分,分别计算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 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3种不同色谱仪和3种色谱柱进行相对校正因子、相对保留时间耐用性考察,对藏茴香样品同时采用外标法与 QAMS 测定 6 种成分的质量分数,比较 2 种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建立的6种成分的HPLC检测方法的专属性、供试品提取条件、检测波长选择、色谱条件、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平均值分别是 1.362、1.257、1.335、1.470、1.134,3种不同色谱仪和 3种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相对保留时间均无明显影响;QAMS与外标法2种方法测定3批藏茴香样品中6种成分得到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建立的QAMS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藏茴香中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异绿原酸A、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通过提取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37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A组耳穴贴压联合股神经阻滞,B组耳穴贴压联合隐神经阻滞,C组塞来昔布联合股神经阻滞,D组塞来昔布联合隐神经阻滞。统计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第1、3、7天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 四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和7天,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比C组和D组低。A组和C组股四头肌肌力在术后第1和3天明显比B组和D组差。A组和B组术后第1、3、7天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C组和D组。A组和B组术后第1和3天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C组和D组大。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单次收肌管隐神经阻滞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促进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