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较快的领域.基因治疗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轴突再生中亦可望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1~4].  相似文献   
62.
对11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致伤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60-94岁资料完整的老年颅脑损伤病人117例,旨在从致伤原因中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6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住院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63例在急诊抢救室初步抢救成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住院病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共56例,其中去骨瓣减压术34例,均早期康复治疗。采用GOS结果分析及半年随访,1级7例(人院后2h死亡2例,术后死亡5例),2级6例,3级15例,4级16例,5级19例。结论:急诊室抢救、积极手术及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分子模拟疫苗对C6/SD大鼠胶质瘤模型治疗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混合同种异基因型的9L胶质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与同基因型的C6胶质瘤细胞裂解物配制分子模拟疫苗.以C6胶质瘤细胞植入SD大鼠颅内建立动物模型.39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万治疗组、20万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3只).造模后8d皮下接种疫苗,观察生存时间.造模后7、14、21、28、35、70 d行MRI检查并计算肿瘤体积.造模后20 d,每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Fascin、HS1、MMP-2、Podoplanin、CD4、CD8的表达.结果 10万治疗组和20万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9.0 d、47.5d)较对照组延长(18.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呈先增大,再逐渐缩小.在造模后的14 d和21 d,2个治疗组肿瘤的平均体积[14 d为(220.68 ± 45.92) mm3、(164.98 ±45.36)mm3;21 d为(426.48±39.69) mm3、(376.23±43.89) mm3]均小于对照组[14 d为(265.30±40.57) mm3、21 d为(515.64±15.28)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个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0d,治疗组胶质瘤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治疗组Fascin、HS1、MMP-2、Podoplan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CD4、CD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子模拟疫苗能诱导荷瘤大鼠产生针对颅内胶质瘤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侵袭力,延长大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替莫唑胺(TMZ)与替莫唑胺联合肿瘤治疗电场(TTF)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ce、Embase、Ovi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谷歌学术自建库至2020年4月5日的文献,筛选TMZ和TTF+TMZ进行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把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结局指标,最后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篇研究,共1091例患者,其中单纯TMZ组381例,TTF+TMZ组710例。TTF+TMZ组的平均OS (26.9个月)和平均PFS (14.7个月),优于单纯TMZ组的平均OS (12.63个月)和平均PFS (5个月)(P<0.01)。结论 TTF+TMZ治疗GBM的有效性优于单纯使用TMZ的患者。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血管内介入栓塞对Ⅲ级颅内动脉瘤(IA)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Ⅲ级IA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超早期手术组50例,早期手术组50例。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昏迷状况,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两组手术前(P 0.05)。超早期手术组手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早期手术组手术后(P 0.05)。两组手术后GCS评分高于两组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低于两组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早期手术组手术后GCS评分高于早期手术组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早期手术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早期手术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6.00%高于早期手术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早期手术组并发症率10.00%低于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能有效的改善Ⅲ级IA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硬膜成形)对Chiari畸形Ⅰ型伴脊髓空洞症(CMI-SM)患者疗效及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枕大池成形手术治疗CMI-SM患者40例,术前24 h及术后12个月患者均行核磁共振相位对比序列(PC-MRI)检查及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比较患者中脑导水管、脑桥腹侧、C3腹侧层面脑脊液动力学指标及JOA评分的变化. 结果 术后没有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死亡,JOA评分从(7.89±3.52)分提高到(12.53±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RI扫描显示患者术后枕大池成形良好,脊髓蛛网膜下腔通畅,30例患者脊髓空洞明显缩小;与术前24h比较,患者术后12个月脑脊液每搏输出量(SV)、平均流量(MF)均增加、头端和尾端最大峰值流速(Vma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可以增加病变区脑脊液流量,减缓脑脊液峰值流速,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脊髓空洞,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局部脑血流(rCBF)表现,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141例海洛因依赖者静脉注射99mTc-ECD 740MBq,30min后行局部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结果:141例海洛因依赖者136例(96.5%)见rCBF减低。46例(33%)显示1处rCBF减低,68例(48%)为同时存在2处rCBF减低,17例(12%)为同时存在3处rCBF减低,3例(2.1%)为同时存在4处rCBF减低,2例(1.4%)为同时存在5处rCBF减低。海洛因依赖者rCBF减低主要见于顶叶、额叶、枕叶和颞叶。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可能存在顶叶、额叶和颞叶功能低下,rCBF检测对海洛因依赖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3在泸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普通级两三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1h组和戒断3h组(后两组合称戒断组),每组6只。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吗啡依赖动物戒断反应。具体方法为每天两次在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首日10mg/kg,隔日每次增加10mg/kg,至第6天末次注射50mg/kg。吗啡依赖组末次注射后6h麻醉下灌注固定。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组大鼠于末次注射吗啡6h后,以盐酸纳洛酮5mg/kg皮下注射激发戒断症状,1h和3h后,同吗啡依赖组处理实验动物。对照组大鼠按照同期平行对照的原则,以相同方式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大鼠在正常及实验状态下的活动状况。同时取大鼠海马CA1区分别作苏木精-伊红和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组织化学,测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吸光度。结果:整个实验过程未出现大鼠异常死亡,吗啡注射的所有动物均成功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形态改变: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海马CA1区出现结构松散、神经元萎缩和坏死等改变。②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轻度阳性,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数均增加,各组阳性细胞主要是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各组阳性细胞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83±3.54),(17.50±2.88),P<0.01];[(38.83±4.62),(17.50±2.88),P<0.01];[(58.17±6.62),(17.50±2.88),P<0.01]。而吗啡依赖组与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3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3±3.54),(38.83±4.62),P>0.05]。吗啡依赖组和戒断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吸光度增加,各组阳性细胞吸光度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0.3780±0.0094),(0.3108±0.0010),P<0.01];[(0.3999±0.0120),(0.3108±0.0010),P<0.01];[(0.3855±0.0066),(0.3108±0.0010),P<0.01],吗啡依赖组与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3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780±0.0094),(0.3855±0.0066),P>0.05]。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1h组与戒断3h组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吸光度差异有显著性[(0.3999±0.0120),(0.3855±0.0066),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了吗啡依赖和戒断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药物依赖形成中的脑损伤初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03例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方式的改进。结果103例患者中88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术前激素异常75例,术后激素恢复正常34例,下降29例,不变12例。术前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60例,术后视力好转51例。一过性尿崩29例,电解质紊乱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9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