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22篇
  免费   2662篇
  国内免费   2848篇
耳鼻咽喉   351篇
儿科学   545篇
妇产科学   599篇
基础医学   4221篇
口腔科学   501篇
临床医学   8212篇
内科学   6191篇
皮肤病学   614篇
神经病学   939篇
特种医学   13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2266篇
综合类   15834篇
预防医学   4409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6479篇
  42篇
中国医学   3018篇
肿瘤学   2891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781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1080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960篇
  2016年   1144篇
  2015年   1272篇
  2014年   2065篇
  2013年   2017篇
  2012年   2452篇
  2011年   2760篇
  2010年   2610篇
  2009年   2701篇
  2008年   3264篇
  2007年   2977篇
  2006年   2848篇
  2005年   3652篇
  2004年   3062篇
  2003年   2837篇
  2002年   2456篇
  2001年   2195篇
  2000年   1843篇
  1999年   1538篇
  1998年   1436篇
  1997年   1294篇
  1996年   1185篇
  1995年   1102篇
  1994年   957篇
  1993年   684篇
  1992年   602篇
  1991年   537篇
  1990年   464篇
  1989年   451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35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蛋白Z以及凝血因子Ⅷ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Fbg,观察分析两组凝血功能、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蛋白Z明显比对照组低,且凝血因子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高凝状态,检测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活性变化便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防以及诊治。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齐拉西酮组(给于齐拉西酮治疗),并以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血浆IL-2、IL-6及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PAN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IL-2、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水平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4,P0.05)治疗后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 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 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肾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存在显著的关系,且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可作为预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67.
Background: Diagnostic microbial isolates of bio-safety levels 3 and 4 are difficult to handle in medical field camps under military deployment settings.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of such isolates is challenging due to restrictions by the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An alternative option might be inactivation and sequencing of the pathogen at the deployment site with subsequent sequence-based revitalization in well-equipped laboratories in the home country for further scientific assessment. Methods: A literature review was written based on a Pub Med search. Results: First described for poliovirus in 2002, de novo synthesis of pathogens based on their sequence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well-established procedure in science. Successful synthese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for both viruses and prokaryotes. However, the technology is not yet available for routine diagnostic purposes. Conclusions: Due to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diagnostic sequencing and sequence-based de novo synthesis of pathogens, it seems worthwhile to establish the technology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ver the intermediate term.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resource-restricted deployment settings, where safe handling of harmful pathogens cannot always be guaranteed.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小儿大叶肺炎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肺炎患儿,其中普通肺炎60例,大叶性肺炎60例,另选取健康组60例。干预前后空腹抽血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通过临床、体征及支气管镜镜下表现进行其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分析。对所有患儿进行血浆D-聚体检测,并对大叶肺炎组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普通肺炎组、大叶肺炎组、健康组检测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普通肺炎组和大叶肺炎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的质量浓度越高,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越重,支气管镜镜下表现肺损伤重,肺部感染重,提示其对小儿大叶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转复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与P波离散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阵发性孤立性房颤患者60例为房颤组,测定血浆BNP水平,房颤转复后24 h内查12导联心电图,追踪随访6个月,根据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亚群(28例)和未复发组亚群(32例);另选取同期经体检、生化、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既往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史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P波离散度。结果复发组亚群和未复发组亚群患者转复前血BNP值高于转复后和对照组(P0.05),复发组亚群转复前血BNP值高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复发组亚群转复后血BNP值高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复发组亚群P波离散度大于未复发组亚群(P0.05)。房颤组血BNP与P波离散度呈正相关(r=0.811,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BNP与P波离散度呈正相关,血BNP有望成为预测房颤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0.
《现代医院》2015,(8):4-6
目的研究碱基切除修复酶OGG1对PM2.5造成肺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集湛江市附属医院附近的PM2.5颗粒物,培养肺上皮细胞beas-2b,并转染OGG1过表达载体,以PM2.5 100μg/ml 24 h分别染毒正常和OGG1过表达的beas-2b细胞,DCFH染色后流式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水平。结果OGG1过表达后能显著抑制PM2.5造成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升高,并能显著抑制PM2.5造成的beas-2b细胞DNA损伤。结论 OGG1能修复PM2.5造成的DNA损伤,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S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