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母细胞瘤有深化认识的必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母细胞瘤的认识至今未一致。有谓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 ,如神经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肾母细胞瘤等〔1〕。而上海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讲义则谓来自胚胎母细胞之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一般用来命名真性胚胎性肿瘤如肾母细胞瘤 ,肝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近来 ,陈光华等〔2〕对常见于儿童的 7种母细胞瘤作了全面的阐述 ,颇受启迪。因作者对母细胞瘤也曾给予注意〔3~ 5〕,深感对母细胞瘤有深化认识的必要。现围绕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病理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1 母细胞瘤的命…  相似文献   
62.
唐福婷  章宜芬  徐慧  丁洁 《江苏医药》2022,48(1):68-71,封3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7(CK7)、CK20、绒毛蛋白(Villin)、MOC-31和Ber-Ep4在浆膜腔积液中判断肿瘤性质及来源的价值。方法收集188例浆膜腔积液细胞蜡块;其中,腺癌91例,非肿瘤性积液97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蜡块切片中的CK7、CK20、Vill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 Villin、MOC-31和Ber-Ep4在腺癌与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Villin、MOC-31和Ber-Ep4诊断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9.0%、28.6%、53.8%、98.9%和53.8%,特异度分别为4.3%、100%、95.7%、94.8%和100%。CK7+CK20+Villin以及CK7+CK20同时阳性表达均最常见于胃腺癌;CK7+Villin同时阳性表达最常见于胆管腺癌;CK20+Villin同时阳性表达最常见于结肠腺癌。结论 CK7、CK20、Villin、MOC-31和Ber-Ep4这组抗体不仅能有效鉴别浆膜腔积液中的腺癌,同时对判断肿瘤来源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IFTP)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NIFTP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基因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41~58岁。3例无明显症状,1例表现为气道轻度受阻。B超示甲状腺结节,TI-RADS 3-4B类。甲状腺细针穿刺涂片示可疑甲状腺乳头状癌。大体肿瘤最大径为0.1~7.4cm,边界清楚或有完整包膜。镜下部分滤泡上皮细胞呈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核特征,可见"喷洒征",未见脉管及包膜侵犯。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不同程度CK19、cyclinD1、HBME-1、galectin-3(+)。K-RAS、N-RAS及B-RAF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后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NIFTP是一种交界性甲状腺肿瘤,具有极低度恶性潜能。该肿瘤多为无意中发现的结节,组织发生及相关预后仍处于争论中。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肠道PEComa病例的资料,光镜下观察HE、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切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TFE3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主要位于肠道黏膜下层和肌层,界限较清,细胞呈上皮样或胖梭形,2例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巢状,1例排列成显著的腺泡状,部分肿瘤细胞围绕厚壁血管向外周呈放射状排列。灶性肿瘤细胞显示异型性,未见坏死,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组织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及黑色素源性免疫标志物,其中1例肿瘤组织表达TFE3并经FISH检测证实有TFE3基因断裂重组。结论发生于肠道的PEComa罕见,需与多种肿瘤鉴别,认识到它的存在、熟悉其特征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5.
肾原发性平滑肌肉瘤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于肾脏的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组织发生及预后诸因素,方法:2例均行B超,CT或MRI检查,均进行病肾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失访,另1例术后未进行任何治疗,对2例肾平滑肌肉瘤进行常规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未进行任何辅助治疗的患者于手术1年后死亡。2例显微镜下表现,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平滑肌源性肿瘤的特点,结论:肾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少见,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有其病理特征,依靠肾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配以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确诊,复习文献,该肿瘤恶性度高,且位置深,一般发现已属晚期,故预后甚差,化疗,放疗效果均不理想,手术切除病肾是唯一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转移至膀胱的BML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8岁,体检发现子宫和膀胱均有占位,手术中见子宫底部2处肿瘤;膀胱右前方膀胱肌层内见一肿瘤,境界清楚,与子宫无关系。子宫肿瘤与膀胱肿瘤镜下观察形态相似:肿瘤细胞均由呈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束组成,显示典型的平滑肌分化的特征,细胞无异型,子宫肿瘤中核分裂像偶见,膀胱肿瘤中核分裂像未见,肿瘤中均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子宫和膀胱的肿瘤细胞均阳性表达SMA、Desmin、ER及PR,Ki-67增殖指数均约3%;肿瘤细胞均不表达CD10、CD34、CD117、Dog-1及HMB-45。结论 BML罕见,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良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最常转移至肺,转移至膀胱的BML国内外均未见报道。BML的发生机制可能类似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BML要结合患者子宫平滑肌瘤病史及肿瘤特殊的免疫表型,并需与其他一些形态学与免疫表型有交叉的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中Her-2/neu蛋白表达情况。建立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并检测肿瘤细胞中Her-2/neu蛋白的表达。方法培养PC-3M细胞,制作细胞蜡块。将前列腺癌PC-3M细胞接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成瘤后切除肿块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形态,肿块及PC-3M细胞蜡块均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er-2/neu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蜡块免疫组化示PC-3M细胞表达Her-2/neu蛋白。裸鼠接种PC-3M细胞后成瘤率达100%,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示分化差的恶性肿瘤形态,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Her-2/neu蛋白。结论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接种裸鼠成瘤率高,移植瘤模型保留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表达Her-2/neu蛋白免疫表型,为研究Her-2/neu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受体 (Flk 1 )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了解术前化疗对乳腺癌VEGF、Flk 1和MVD的影响。方法 对 44例术前化疗的乳腺癌和 32例未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标本 ,进行VEGF、Flk 1和CD34免疫组化标记 ,并进行微血管计数 (MVC)。结果 术前化疗组和未化疗组VEGF阳性率分别为 45 5 % (2 0 / 4 4 )和 53 1 % (1 7/ 32 ) ;Flk 1的阳性率分别为 38 6 % (1 7/ 4 4 )和 56 3 % (1 8/ 32 ) ;两组MVC分别为 2 4 5± 1 2 5 ,2 6 1± 1 1 3 ,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化疗组VEGF及Flk 1、未化疗组Flk 1的表达与否 ,其MVC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未化疗组VEGF阳性和阴性病例 ,MVC分别为 30 4± 1 1 6、2 1 6± 1 3 3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常规术前化疗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也未显示出VEGF和Flk 1表达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CASTLE)的细胞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将1例CASTLE患者术中新鲜标本制作细胞印片、冰冻切片,术后固定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所有切片均进行光镜下分析,对照诊断。结果 CASTLE细胞印片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呈小片状及簇状分布,背景中见良性的小淋巴细胞散在分布。肿瘤细胞核质比大,胞质少,嗜双色性,细胞界限不清,部分细胞大小不一,异型明显;核呈圆形及卵圆形,空泡状,可见明显的小核仁,偶见大核仁及核分裂。结论细胞学检查对诊断甲状腺CASTLE有帮助,但其细胞学特征与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性淋巴上皮瘤样癌相似,在诊断时需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膀胱肉瘤样亚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复习l例膀胱肉瘤样亚型尿路上皮癌的常规HE染色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膀胱肉瘤样亚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膀胱左侧壁近三角区孤立性外生性巨大肿块.显微镜下见肿瘤组织内多量骨样基质及黏液样背景,其内见短梭形细胞弥漫片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示这些细胞表达CK(++)、CK7(++)、EMA(+)、vimentin(+++)、Osteonectin灶性(+)、Desmin灶性(+)、MyoDl灶性(+)、Myoge-nin灶性(+).肿瘤表面见乳头状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示CK(+)、CK7(+)、ENA(+)、vimentin(-)、Osteonectin(-)、Desmin(-)、MyoDl(-)、Myogenin(-).结论 膀胱肉瘤样亚型尿路上皮癌罕见.形态上有恶性上皮和间叶两种成分,可有异源性成分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及横纹肌肉瘤等.术前尿脱落细胞检查及膀胱镜活检有诊断意义,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超声、CT及MRI对分期有帮助,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放化疗反应不敏感,预后不良,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