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5篇
  免费   653篇
  国内免费   524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661篇
口腔科学   355篇
临床医学   1192篇
内科学   813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3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2629篇
预防医学   997篇
眼科学   330篇
药学   1440篇
  8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53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真核生物的线状染色体与环状DNA相比具有可以进行快速重组和基因分配的优势 ,但同时在遗传过程中有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进化过程中 ,在染色体两端出现了一种特殊的DNA结构 ,由串联的重复序列 (5 TTAGGG 3)组成 ,称为端粒 (telom ere)。端粒可以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或出现端-端融合并由此保证染色体的完整性。不同种属生物的端粒的长度范围有显著差异。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细胞。甚至相同组织的不同细胞 ,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命时相 ,端粒的长度也不尽相同。体细胞无论是体内分裂或是体外传代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缩…  相似文献   
62.
复方阿胶浆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啸  张淹  刘晓云  王宇  刘越  董英  宋若兰  于啊香  马嘉慕  折改梅 《中草药》2021,52(20):6226-6233
目的提升复方阿胶浆质量标准。方法基于中药复方制剂"整体鉴别"新模式,对复方阿胶浆中植物来源中药采用一板多鉴法,红参、党参使用同一供试品溶液、同一展开剂,采用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双对照(红参使用人参皂苷Rg_1对照品和红参对照药材;党参使用党参炔苷对照品和党参对照药材)进行鉴别;熟地黄、山楂使用2种供试品溶液、同一展开剂,采用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双对照(熟地黄使用毛蕊花糖苷对照品和熟地黄对照药材;山楂使用牡荆素鼠李糖苷对照品和山楂对照药材)进行鉴别。对复方阿胶浆中动物药阿胶建立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4种氨基酸含量测定。并采用一测多评法,以L-羟脯氨酸为内标,确定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含量。结果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植物药鉴别的"4-3-2-2"模式,即4味中药,3种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2种展开剂,2种对照物的双对照方法,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动物药阿胶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15批样品中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73~3.37、4.61~6.99、2.64~3.97、3.58~4.46 mg/mL。以L-羟脯氨酸为内标建立的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51、0.958、0.857。采用t检验、相对偏差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2种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5批复方阿胶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含量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了复方阿胶浆中植物药来源中药鉴别的"4-3-2-2"模式。对处方中动物来源中药阿胶建立了4种氨基酸的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通过"一板、一测",达到"多鉴、多评"整体药味质量控制的目的,科学合理地提升复方阿胶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血管活性肠肽及食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和食管腹内段长度(EL)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正常对照者中的差异性,为GERD诊断以及寻找有价值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点牵拉方法测定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VIP,应用体表超声仪测定空腹状态下EL。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LESP显著下降、VIP升高、EL缩短(P<0.01),且LESP与VIP呈显著负相关,与EL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GERD患者血浆VIP浓度升高,EL缩短是GERD发病的重要机制,体表超声检查是诊断GER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眶下神经管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计算机断层成像(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头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以显示眶下神经管;测量眶下神经孔至眶下缘距离、眶下神经至正中平面距离、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直径;观察眶下神经管的CT表现.结果 眶下神经孔至眼眶下缘垂直距离平均(8.3±2.7)mm;眶下神经管长度和中段平均直径分别为(24.6±3.0)mm、(2.1±1.0)mm;眶下神经孔至正中线距离平均为(27.0±1.7)mm;双侧眶下神经孔基本对称.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三维重组技术可多方位显示眶下神经管,并可进行形态学测量,熟悉其正常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诊断和术前评价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5.
双腔气囊尿管插管长度改进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适宜的插管长度。方法508例需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各254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导尿法,改良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两组均以有无出现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传统法导尿组出现注水后疼痛22例,尿道出血2例,尿液引流不畅6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改进双腔气囊导尿管插管长度后,避免了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减少了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53例,插入胃管长度为55~65 cm,当插至45~55 cm时,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 cm,使其到达幽门部.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拔出导引钢丝,再次用注射器快速从胃管注入温开水10~20ml,使胃管在胃内不盘曲后固定.对照组52例,按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长度为45~55 cm.两组的鼻饲液均使用营养科自配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出现呛咳,无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此4个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发生腹泻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后,食物直接刺激幽门部,可促进体液调节,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高原人体运动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在海拔3,700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380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服药前(对照组)后(实验组)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运动结束检测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海拔3,700m和5,380m负荷运动,实验组较对照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lt;0.01或0.05);红细胞高切相对指数和低切相对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gt;0.05)。海拔3,700m时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海拔5,380m时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西地那非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8.
陈星 《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61-761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 aratrophy)是一种常染色体隐陛遗传病。本病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的退变而引起广泛的肌肉萎缩和弛缓性瘫痪,临床上比较少见。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肌电图检查。肌肉活检给予肯定诊断。近年来国内已有报道采用错配PCR法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该病进行基因诊断。但对该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脑诱发电位的表现报告不多。现将已明确诊断的7例患者的脑诱发电位结果并与8例正常儿童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白素珍 《全科护理》2008,6(33):3042-3043
高压氧(HBO)疗法是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脑病和后遗症的首选方法,也是颅脑损伤及伤后脑功能障碍等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些以脑和心脏受累最为严重的疾病常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等HBO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正确处理这对矛盾,需要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促使心率加速后,及时进行HBO治疗,以免延误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我院从2000年3月2005年5月安全治疗了34例并发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随着围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年提高,从而使其生后的肠道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来说,经口喂养是最好的营养途径,但对于吸吮、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的早产儿则需要管饲喂养,鼻饲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喂养方法,而对早产儿鼻饲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教科书没有明确描述,临床上一直沿用成人的“发际-剑突”测量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按此测量法留置的胃管往往达不到胃体内,以致一部分患儿有胃残留抽不出,使胃食道反流、呕吐、腹胀等喂养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增多,针对这一问题,我科自2004年开始对“发际-剑突”、“发际-脐”、“印堂穴(两眉连线中点)-脐”3种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一种测量方法与胃管插入深度均适宜早产儿的最佳测量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