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男,84岁,因“间断左下腹隐痛1年,加重1周”于2018年1月4日入院。病程中无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明显不适,12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下腹腹股沟区见长约5 cm斜行手术瘢痕。肠镜(图1)示:距肛门20~22 cm乙状结肠见黄褐色团状异物堵塞,可见细网状改变,异物嵌顿处可见椭圆形异常开口,直径约1 cm,周边可见肉芽隆起,可疑异物嵌入肠腔,伴结肠瘘。腹部CT(图2)示:乙状结肠腔内见高密度影,待除外异物或粪石。初步诊断:乙状结肠瘘、结肠内异物,考虑与既往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有关。  相似文献   
62.
患者,男,75岁,因"上腹部饱胀感15 d,加重伴发热9d"入院.查体:急性病容,腹部平坦,未见胃型及蠕动波,右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血常规WBC:12.34×109/L,N:0.75.彩超检查显示右上腹部囊性肿物.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结果显示:左侧上腹部可见1个12.5 cm×13.5 cm×15.0 cm囊袋样影像,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下方,囊内可见宽大液气平面,并可见黏膜征象,立位时可见气、液、钡分层征象(图1).诊断为十二指肠水平段巨大憩室合并感染.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在横结肠系膜处可见1个肿物,大小为12.0 cm×12.0 cm×11.0 cm,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将肿物切开予以减压,吸出含有食物残渣及血性浑浊液体200 ml.暴露整个"憩室"囊壁,基底部较宽,有1个小孔,直径约为1.0 cm,与肠腔相通,囊壁水肿,质地硬(图2).术中诊断:十二指肠憩室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CSP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CSP妊娠物清除+瘢痕修补术。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期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治疗成功率及预后随访指标(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妊娠例数等)。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清除CSP妊娠物,并同时行子宫切口瘢痕修补,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β-HCG下降80%以上。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CSP微创术中手术效果确切,可完整切除妊娠病灶并行瘢痕处修复,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在宫颈鳞癌细胞中筛选出ΔNp63α显著调控的miRNAs,并探讨其对宫颈癌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miRNA芯片技术筛选出ΔNp63α过表达的SiHa细胞株(SiHa/p63)中差异明显的miRNAs,并进行qRT-PCR验证;通过qRT-PCR在沉默ΔNp63α的ME-180细胞株(ME-180/Shp63)中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并选择差异较显著的hsa-let-7b-3p作为研究对象;向SiHa细胞中转染hsa-let-7b-3p 刺激剂,通过生长曲线、Western blot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hsa-let-7b-3p对SiH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结果 (1)在ΔNp63α过表达的SiHa细胞株中,筛选出10个变化较显著的miRNAs;(2)在ΔNp63α沉默的ME-180细胞中,筛选出5个与上述变化趋势一致的miRNAs;(3)hsa-let-7b-3p过表达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4)hsa-let-7b-3p过表达促进SiHa细胞的凋亡。结论 宫颈癌细胞株中,miRNA hsalet-7b-3p的表达与ΔNp63α的表达呈正相关,且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健步虎潜丸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健步虎潜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健步虎潜丸联合小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equesne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虎潜丸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6.
文题释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为临床上常用的骨科植入材料,具有很大的抗压能力,抗压缩能力为97 MPa,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987年Galibert等首次报道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来治疗椎体血管瘤,并将此技术称之为经皮椎体成形。1970年Buchholz首次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控制关节感染,目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为抗生素的缓释载体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及骨髓炎的治疗。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多肽,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大量存在于骨组织与血小板中,可以刺激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抑制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也促进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诱导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试图通过改变植入材料的种类和形貌、改良诱导膜厚度、光滑程度等机械化学性能来促进植骨生长。 目的:比较大鼠股骨骨缺损处不同表面粗糙程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形成的诱导膜在膜内血管化程度和部分成骨因子表达的差异。 方法:取48只雄性SD大鼠(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立大鼠临界尺寸股骨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分别在股骨骨缺损处植入表面粗糙度<1.5 µm、1.5-2.0 µm、5.0-7.0 µm、14.0-20.0 µ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占位器。植入6周大鼠体内诱导膜形成后取出骨水泥周围的诱导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诱导膜病理组织形态结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诱导膜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1101006。 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4种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骨水泥均可以形成较为规则的诱导膜,4组诱导膜之间血管化程度和细胞的数量大体相似;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显示,各组诱导膜内骨形态发生蛋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平均含量基本相似(P > 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各组诱导膜内骨形态发生蛋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阳性表达基本相似(P > 0.05);④结果表明,骨水泥表面粗糙程度改变对诱导膜的组织形态结构和骨形态发生蛋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6周时无明显影响。 ORCID: 0000-0003-1405-0765(李树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LND)对早期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早期MOG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分为两组,30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LND组,22例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患者为Non-LND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复发率,探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MOGCTs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30例行LND患者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除8例Ia期无性细胞瘤患者不需化疗外,其余44例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LND和Non-LND组的复发率(10%与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LND组和Non-LND组的5年总生存期(OS)(100%与100%)、5年PFS(90%与95.45%)、10年OS(96.66%与100%)、10年无进展生存期(PFS)(90%与90.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LND及病理类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MOGCTs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对生存及预后无明显影响,早期MOGCTs患者术中可不行LND。术后规范化化疗,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应于化疗期间应用GnRHa进行卵巢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小窝蛋白3(CAV3)在人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斑蝥素对于CAV3表达的影响,阐明斑蝥素防治结直肠癌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取30例手术切除的CRC组织,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V3在人CR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将人CRC HCT-116 细胞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 PCR法检测CAV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C 组织中癌细胞核染色较深、排列紊乱。30例CRC组织中22例CAV3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3%;正常对照组呈阴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RC组织中CAV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HCT-116 细胞中CAV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法,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斑蝥素组HCT-116 细胞中CAV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CAV3蛋白在大多数人CRC组织中呈高表达,斑蝥素可能通过下调CAV3表达抑制CRC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9.
陈泽华  王毅  申震  李俊毅  欧梁 《中医正骨》2024,(2):17-22+31
目的:观察共培养条件下肌卫星细胞C2C12对软骨细胞ATDC5活性的影响。方法:(1)将肌卫星细胞C2C12分为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地塞米松组采用地塞米松干预,通过CCK8法和BCA法测定地塞米松对C2C12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的影响,以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观察地塞米松对C2C12细胞修复和迁移能力的影响。(2)采用Transwell小室将正常肌卫星细胞C2C12(共培养组)和经地塞米松预处理的肌卫星细胞C2C12(预处理组)分别与软骨细胞ATDC5共培养,对照组Transwell下层小室内接种ATDC5细胞、上层小室内为无细胞的常规培养基,采用CCK8法和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荧光探针检测ATDC5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1)C2C12细胞增殖率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地塞米松组C2C12细胞增殖率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78.402±5.401)%,(100.000±3.096)%,t=8.498,P=0.000;(5 080.367±296.657)μg·mL-1,(5 775.577±150.476)μg·mL  相似文献   
70.
盆腔器官脱垂对下尿道功能影响的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不同部位器官脱垂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与无前盆腔器官脱垂组相比,前盆腔器官脱垂组年龄大、绝经患者比例高、阴道分娩次数多、剖宫产比例低、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比例少,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患者强烈排尿欲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初始排尿时逼尿肌压力和残余尿量均增大,平均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明显降低,排尿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而与无中后盆腔器官脱垂组相比,中后盆腔器官脱垂组绝经患者比例高、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比例少且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残余尿量明显增大,排尿时间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前盆腔器官脱垂明显增加了尿道阻力,是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