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61.
R软件是一款免费使用且功能强大的统计软件,常用的Meta分析程序包有Metafor、Meta、Rrneta等.Metafor程序包可以方便地进行Meta分析,包括二分类及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Meta回归、累积Meta分析及对发表偏倚的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等,以及绘制森林图、漏斗图、星状图、拉贝图、Q-Q正态分位图等图形.此外,Metafor程序包是R软件Meta分析程序包中唯一可以进行混合效应模型(包括单个、多个分类或连续性变量)拟合运算的,还可以检验模型系数并获得可信区间.本文结合实例对应用Metafor程序包进行Meta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3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5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26例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术,B组17例行后路经椎弓根钉椎体楔形截骨术,c组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3组术前及术后Cobbs角、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并通过Frankel分级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8a,3组手术后Cobbs角、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时患者Frankel分级改善明显。结论根据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病情选择前路、后路或前一后路联合3种手术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神经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8例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38.7岁。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8例,C3型6例。对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成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9.8个月,平均5.1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未出现鹰嘴截骨的相关并发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63~98分,平均(87.4±5.3)分,优9例,良7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屈曲80°~145°,平均(129.2±13.8)°,伸直5°~40°,平均(18.4±8.2)°;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优1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具有显露充分、直视下良好整复关节面、内固定坚强可靠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108只,体重150~2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7):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NC-siRNA)组(NS组)和CXCL13-siRNA组(CS组).NP组、NS组和CS组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L5脊神经,但不结扎.NS组和CS组分别鞘内注射NC-siRNA慢病毒和CXCL13-siRNA慢病毒10μl.分别于术后3、7和14 d时测定机械痛阈,然后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和Neun的共表达情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XCL13和GFAP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CXCL13和GFAP的mRNA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NS组和C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下降,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CS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升高,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NS组各时点机械痛阈、脊髓CXCL13和GFAP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CXCL13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CEA术的4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G组)20例采用单纯全麻,观察组(GL组)20例采用颈丛复合全麻。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用量等。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观察患者术前1 d、术后1 d、3 d、6 d变化,初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方法】G L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均明显小于G组( P <0.05),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亦明显低于G组( P <0.05);G组苏醒时间、镇痛药用量显著多于GL 组( P <0.05)。与术前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的MMSE值均明显降低( P <0.05),且G组MMSE值较GL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3 d和术后6 d两组的MMSE值与术前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镇痛药用量少,术后对神经功能影响小,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提高麻醉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麻醉学系2007级麻醉本科学生96人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8人,在讲授《临床麻醉学》部分章节时,甲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乙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表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问卷调查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甲组学生相关章节的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乙组学生(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及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67.
Meta分析系列之二:Meta分析的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Meta分析(Meta-analysis)已被公认为客观评价和合成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研究证据的最佳手段,被视为最高级别的证据,成为循证决策的良好依据[1]。上一篇文章我们对Meta分析的类型进行了介绍[2],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需要,多种Meta分析软件被开发出来了。  相似文献   
68.
<正>儿童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小儿损伤,多是高能量损伤,以往较多采用垂直悬吊皮牵引,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骨牵引,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等,以上方法或存在护理麻烦,不能早期活动,住院时间长,成角畸形不易矫正;或存在创伤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给予认知疗法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护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并对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实施认知疗法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3周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以及满意程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在给予认知疗法护理后,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加快病患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设计一种与胫骨平台后外髁解剖形态匹配的钢板,比较其与5孔T型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将18具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的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根据胫骨平台后外侧剪应力骨折的形态学特征建立后外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n=6):A组采用前外侧5孔T型LC-DCP固定,B组采用后外侧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固定,C组采用新设计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测量三组骨折模型在轴向载荷为500、1000、1500 N下的垂直位移、失效载荷.结果 A、B、C三组骨折模型在500 N载荷下骨折块的相对位移平均分别为(0.898±0.073)、(0.418±0.092)、(0.203±0.027) mm,在1000 N载荷下骨折块的相对位移平均分别为(1.658±0.059)、(0.801±0.037)、(0.536±0.166) mm,在1500N载荷下骨折块相对位移平均分别为(2.271±0.073)、(1.518±0.109)、(0.780±0.058) mm.在同一载荷下,三组模型骨折块相对位移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模型失效载荷平均分别为(1817.7±52.7)、(2399.2±162.6)、(2827.5±71.3)N,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使用新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形态,较5孔T型LC-DCP和7孔直型重建接骨板的生物力学设计均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