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29篇
  免费   4957篇
  国内免费   3784篇
耳鼻咽喉   449篇
儿科学   1477篇
妇产科学   1004篇
基础医学   7506篇
口腔科学   478篇
临床医学   10607篇
内科学   10208篇
皮肤病学   1124篇
神经病学   698篇
特种医学   15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2篇
外科学   2309篇
综合类   26017篇
预防医学   13538篇
眼科学   418篇
药学   9562篇
  70篇
中国医学   5515篇
肿瘤学   2839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246篇
  2022年   1451篇
  2021年   1698篇
  2020年   1879篇
  2019年   1836篇
  2018年   968篇
  2017年   1674篇
  2016年   2012篇
  2015年   2327篇
  2014年   3983篇
  2013年   3961篇
  2012年   4954篇
  2011年   5536篇
  2010年   5018篇
  2009年   5095篇
  2008年   5912篇
  2007年   5680篇
  2006年   5224篇
  2005年   5225篇
  2004年   4232篇
  2003年   3768篇
  2002年   2863篇
  2001年   2692篇
  2000年   2177篇
  1999年   1978篇
  1998年   1697篇
  1997年   1771篇
  1996年   1643篇
  1995年   1389篇
  1994年   1219篇
  1993年   947篇
  1992年   766篇
  1991年   725篇
  1990年   589篇
  1989年   605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 HIV相关淋巴瘤是常见的HIV相关肿瘤之一,在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ART)出现之前,其治疗效果极差。在cART时代,HIV相关淋巴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为挖掘治疗新靶点提供了依据,使优化HIV相关淋巴瘤的诊治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HIV相关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EIF5 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4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取胃癌病理标本分别检测病理特征、HPV 16阳性率、HPV载量以及EIF5 A2表达水平,根据是否合并HPV 16感染将患者分为HPV组和非HPV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EIF5 A2表达水平与HPV 16感染的关系。结果 147例胃癌患者合并HPV 16感染82例(55.78%),其中HPV组年龄高于非HPV组(P<0.05);HPV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弥漫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EIF5 A2表达水平与非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PV 16载量增加,EIF5 A2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样本相对发光单位(RLU)/标准阳性对照临界值(CO)100~1 000和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1和RLU/CO 1~100的患者,同时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 100~1 0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HPV 16载量为胃癌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V 16感染率较高,且HPV 16感染与肿瘤生长、浸润和分型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PV 16感染可促进EIF5 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基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对感染细胞内病毒的转录活性进行区分。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分离PBMCs细胞,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PBMCs细胞内HIV-1总DNA和RNA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两者比值(Ratio)。根据Ratio值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另外选择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基因转录组表达谱检测以及人口特征差异性检验,并对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对3组样本病毒转录活性区分的准确性。结果从60例感染HIV-1患者的PBMCs样本中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10例)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11例),另外选择6例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转录活跃组样本Ratio值为165.2~738.93,平均为(339.27±189.68);相对非活跃组Ratio值为4.67~42.39,平均为(17.65±11.78)。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间的CD4+T细胞计数(P=0.049)和Ratio值(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样本年龄(P=0.989)和性别(P=0.650)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样本的PBMCs基因表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HIV-1感染者(包括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区分明显。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有部分样本重合,同时结果也显示当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时,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健康人接近。结论基于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及两者间比值可以较好地区分PBMCs内病毒转录活性。HIV-1感染细胞内部病毒的不同转录激活状况可导致其基因表达谱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65.
陈科第 《传染病信息》2022,35(2):135-140
[摘要] 目的 探究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血清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12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B1, 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HBV-ACLF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3例)和死亡组(6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清miR-122、HMGB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PA、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the 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score, MELD)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122和HMGB1水平对患者的死亡预测价值,获得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的生存率。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ALB、球蛋白、TBIL、ALT、AST、LDH、PT、PTA、HBV DNA、miR-122、HMGB1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并发症、病情分期、MELD评分、TBIL、PT、PTA、miR-122、HMGB1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均<0.05)。miR-122、HMGB1水平分别与TBIL、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TA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miR-122和HMGB1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1.42和14.56 μg/L。A组患者预后3年内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结论 miR-122和HMGB1水平与HBV-ACLF患者的病情和死亡预后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在HBV-ACLF的诊断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在鼻咽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的人群中,筛查出鼻咽癌高危和低危人群14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行EBV-DNA检测、鼻内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鼻咽癌的确诊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BV-DNA、鼻内镜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筛查出高危人群452例,低危人群1002例.无论是高危人群还是低危人群,EBV-DNA检测阳性率与鼻内镜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危人群的EBV-DNA检测阳性率与鼻内镜检查阳性率均高于低危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中EBV-DNA检测的灵敏度为81.25%,鼻内镜检查的灵敏度为76.25%,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9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检查的特异度为98.92%,高于联合检测的9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DNA检测和鼻内镜检查可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二者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7.
黄昕  樊东升 《北京医学》2021,43(5):431-433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其中呼吸受累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原因,通常采用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FVC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来评估患者肺功能.近年研究认为,慢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可更好地反映ALS患者病情进展,预测患者生存和预后.本文对SVC在AL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研究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各100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分别在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和粪便,对血清CD4+T细胞和黏膜微生物群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结果显示,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术前不存在差异(P>0.05),手术后3 d和7 d存在显著差异(P<0.01);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在术前术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术后HIV患者血清中的CD4+T细胞水平较阑尾炎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高,而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黏膜微生物变化较HIV和阑尾炎患者高;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与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存在一定联系,不同种类微生物则存在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69.
姜绍芳 《全科护理》2021,19(32):4539-4542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慢性肾病腹膜透析病人104例,根据生命网健康教育实施时间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前)收治的52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后)收治的5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导管维护依从率、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心理舒适性、健康责任等)、肾病及透析相关生存质量简表(KDTA)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慢性病"生命网"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慢性肾病腹膜透析病人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导管维护依从率,降低病人腹膜透析期间不良事件及再入院率,提高病人透析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冯秋月  郭凌  陈建云 《全科护理》2021,19(33):4617-4621
目的:旨在了解我国中医药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演变路径,以期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获取符合研究主题的363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年发文量、被引次数、论文下载次数、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维度进行阐释.结果:根据发文量、被引次数和论文下载次数3个指标变化曲线将中医药治疗HPV感染文献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峰值呈现上升趋势,而持续时间有所缩短.第一阶段(2000年—2010年):研究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和保妇康栓为主;第二阶段(2011年—2017年):研究以宫颈上皮内瘤变、带下病、中医体质、中药内服和外治法等为主.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紫草素和细胞增殖等.研究核心机构主要有南京中医药大学(12篇)、北京中医药大学(4篇)、广西中医药大学(4篇)等,高产作者前3位为任青玲(10篇)、张淑芬(4篇)和张蔚玲(4篇).结论:预测我国中医药治疗HPV感染研究在未来3~5年极有可能迎来下一个高峰,建议围绕HPV感染相关疾病、中药内服、外治药物和药物作用等热点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